匠匠將在 6月4日19:00直播,
各種美食福利抽獎環節,
搬好小板凳準時來看我哦~
給你一堆樂高積木,你能拼出什麼?汽車還是飛機?你可能會驕傲的表示:我能拼出超大機器人!
不過,在下面這位「樂高大神」的面前,還是顯得有些小兒科了...
來自寧波的G.S和很多人一樣,是樂高的忠實粉絲,看完他的樂高作品,你絕對會驚嘆不已,在他的手下,你可以在上海石庫門感受舊弄堂的風韻:
在嘉興的月河古街一睹江南水鄉的優雅:
來到山西五台山的顯通寺無梁殿,這種明清時期的特殊建築樣式彙集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還可以去寧波的天封塔轉轉,這座宋代風格的佛塔高聳入天,十分威嚴:
還有西歐哥德式風格的寧波江北天主教堂可以緩解你的審美疲勞:
你沒有看錯,這些精美的建築全是又一個個細小的樂高積木組合而來,房梁,石板路,燈籠和綠植,樂高在G.S的手下好像有了生命一般,變成一個個地標性建築。
比如位於浙江省嘉興市的 月河古街,這裡是嘉興市市區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最能反映江南水鄉城市居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區域之一,這裡集中了大量的清末民初建築群:
G.S將其做成了樂高版:
大量小型淺灰色的零件與白色牆面穿插,牆面上的斑駁和歲月感一展無餘:
樓房門面採用一門二吊窗,門楣上飾以精美浮雕,窗欞以鏤空花格裝飾,建築藝術粗中藏細,緊湊整齊,充分展現江南水鄉"枕河而居"的民居建築文化:
京杭運河的支流由此穿行而過:
喂,那個拿著大甜筒的遊客!天氣太熱,快點吃小心融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適合絕大多數人的話同樣適合G.S,因為興趣所致,2013年的時候他接觸並玩起了樂高:
(G.S早期的樂高作品)
很快,他不再拘泥於拼那些已經存在的東西,既然這些積木能拼出那麼多種花樣,不如自己也來創作一下?於是在15年的時候,G.S開始嘗試MOC。
(MOC是My Own Creation的縮寫,是指自己用樂高的磚進行SET創作)
在G.S之前,其實有不少國外的藝術家都會用樂高來進行自己的創作,瀏覽遍了網上能找到的MOC建築題材作品。
G.S發現基本都是西方建築, 「為什麼不嘗試一些東方文化的作品?」,作為中國人的G.S決定自己創作一些中國建築。
一開始,他從自己家鄉寧波選了一些特色中式建築開始MOC,比如 寧波鼓樓:
這座建築始建於唐長慶元年(821年),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
它是寧波歷史上正式置州治、立城市的標誌,是寧波市僅存的古城樓遺址,同時還是國家文物重點保護的古建築之一。
登上鼓樓,可一覽寧波城之全貌。樂高版的鼓樓意外有些可愛:
從顏色到結構,都幾乎完美還原:
樓上的人在旅行看風景,路上的人在通勤謀生活,市井氣息滿滿:
再比如位於寧波市老外灘的 江北天主教堂(又名聖母七苦堂或者老外灘教堂):
這座教堂建於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增建鐘樓。
整座建築是典型的西歐哥德式風格,但同時加入了中式抬梁的建築工藝,採用中式的小青瓦和筒瓦為屋面材料,堪稱中西合壁的藝術精品。
江北天主教堂是國家級優秀近代建築物,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寧波三大地標建築之一:
樂高版:
各個角度360°無死角:
由於教堂內部無法拍攝,所以做的過程中並沒有100%還原,G.S做了一部分的改動,以敞開的方式讓大家可以欣賞到教堂的內部:
樂高小人傾情出演寧波市民:
再來感受一下局部的細節:
教堂的窗戶可以說是非常寫實了:
這些看起來就很複雜的作品往往需要花費G.S不少時間。
這些建築作品大多基於樂高人仔比例來設計,首先需要繪製草圖確定大概的尺寸和比例,然後計算所需要的大概零件數,通過軟體做些預設計,一切準備就緒後,採購零件開始搭建。
搭建,正是最最困難,也是問題最多的一步。
下圖為G.S製作的楓涇古鎮牌坊,看起來毫不簡單,但已經算是他的中國建築系列中最不複雜的一個作品了:
1932年,樂高由丹麥人發明,因為是西方人發明的積木,絕大多數零件比較擅長表現西方建築的特點,想用來做東方的建築特色就變得非常難。
再加上中國古代建築本來就複雜的特性,比如屋頂、飛檐這些,就需要G.S自己想辦法用其它零件組合來表現。
比如下面這座位於寧波的 天封塔,6面塔的特殊結構一度讓G.S發愁該如何用樂高拼出來:
即使上網搜,全球類似的六邊形參考搭建方法也找不到幾個,更不要說這種中國特色建築。
於是G.S不得不開始自己摸索,在一次次的嘗試後,總算完美解決,樂高版精緻的天封塔新鮮出爐:
塔下的景區按比例來的話占地面積很多,G.S在搭建過程中將景區內的涼亭、綠化、水池重新做了一次整合、精簡:
細節部分處理的依然相當完美:
讓我們感謝,樂高小人再次友情出演旅人&寧波市民:
G.S熱愛旅行,旅行中的所見所聞也是他靈感的主要來源,中國廣袤的疆域上分布著各個年代,各種風格的建築,比如山西五台山無量殿:
無梁殿建築是我國特有的建築形式,整體用青磚拱券、壘砌、雕刻而成,不施樑柱構件,故俗稱「無梁殿」。
後來寺院僧人借用佛經中「六情不能量故名無量」的諧音,又雅稱為「無量殿」。
五台山顯通寺無量殿位於山西五台山中心區台懷鎮北側,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由妙峰法師奉敕修造。
這座漢白玉石砌成的無梁殿,整體磚石砌成沒有用一根柱子,結構奇特,是中國古代磚石建築藝術的傑作:
那時在旅行中的G.S第一眼就被吸引到,旅行一結束,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倒出樂高開始著手進行無量殿的創作。
大殿正面:
大殿背面:
由於沒有測繪圖,在樂高化的過程中G.S只能靠幾張照片來測定,所以在比例上有一定的妥協:
另外讓G.S比較遺憾的一點是因為樂高的牆紋磚沒有白色,目前的普通白色零件無法展示出原來漢白玉石牆面的質感:
不過依然影響不了這件作品的精緻,感受一下這個細節:
咦?還偶遇一位推著小孫子旅遊的奶奶:
還有上海最具代表性的石庫門建築,太平天國起義時期,戰亂迫使江浙一帶的富商、地主、官紳紛紛舉家擁入租界尋求庇護。
外國的房產商乘機大量修建住宅,中西合璧的石庫門住宅應運而生,這種建築大量的吸收了江南地區民居的式樣,以石頭做門框,以烏漆實心厚木做門扇,這種建築因此得名石庫門:
為了真實還原石庫門建築,G.S專門前往上海新天地北里二十五號,中共一大會址邊上的上海石庫門屋裡廂博物館採風,然後製作出了下面這個樂高版石庫門建築:
為了方便了解到整個建築的內部布局,一側的牆特意沒有做:
整個建築的還原到底有多逼真呢?整個建築的布局和房間的分布全部被G.S製作了出來,一層分別是天井、客堂間、書房、老人房/長輩臥室、和灶披間:
二層分別是亭子間、女兒房、主人房、兒子房、曬台:
在G.S的作品裡,你能感受到最傳統老上海的弄堂風情:
2017年6月,在美國芝加哥舉辦了"Brickworld Chicago 2017"展會,Brickworld是世界上最大的樂高展覽之一,這一年的參展作者超過1000人,是歷史最大規模的。
在這次展會之上,也出現了G.S的作品:
他獨特風格的樂高作品不光吸引了外國人的關注,還吸引了很多在美的華人和華裔,這件作品也許勾起了不少人對家鄉的想念:
當時去參加展覽的就是下面這件作品: 中國風的徽派建築代表—— 皖南民居,四水歸堂式建築。
四水歸堂是安徽江南民居獨有的平面布局方式,其建築風格理念來源於徽州文化傳承天人合一的理學思想,布置緊湊,院落占地面積較小,以適應當地人口密度較高,要求少占農田的特點:
住宅的大門多開在中軸線上,迎面正房為大廳,後面院內常建二層樓房。
由四合房圍成的小院子通稱天井,僅作採光和排水用,因為屋頂內側坡的雨水從四面流入天井,寓意水聚天心,稱四水歸堂:
同樣其中一側牆G.S特意沒有做,這樣方便觀看廳內的布局,也能更好展示徽派建築的特色:
樂高積木,也許在很多人眼裡,這也許只是個玩具,但G.S卻將它玩出了新的高度,新的花樣,以及新的意義。
「其實經常上網看些大神的作品,就不會感覺樂高不僅僅是消遣的玩具,它也可以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法,我想做的就是用樂高來描繪中國特色建築。」
(G.S製作的中國江南水鄉街景)
豪華城堡,機甲戰士...五花八門的樂高作品真的太多;好看,精美,有創意...很多人都會用這些形容詞來描繪這些樂高作品。
但G.S卻帶給我們一些新奇的同時又非常熟悉且親切的作品,這些建築也許就在你家附近,也許去年你才去旅遊過...
又或者在外地工作上學的你,也許怎麼也想不到,竟然在一個樂高積木拼出的玩具中,意外偶遇了思念已久的家鄉。
感謝藝術家G.S本人接受採訪
圖源藝術家G.S站酷主頁
發現更多生活之美
藝非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_UecwXkBsW8LPvSMUd8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