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的細膩與無厘頭,不浪漫的人,看不懂《海鷗食堂》的愜意

2019-11-11     家裡蹲看電士

日本電影似乎特別喜歡「食堂」系列,這裡集合了美食和故事,誰不愛呢?

《海鷗食堂》是2006年的電影,豆瓣8.3分。有人視為珍寶,有人認為過譽。

用理性思維可以找出很多漏洞的電影,充滿了現代魔幻主義。可如果你有浪漫的靈魂,便能體會海鷗食堂的愜意。

日本電影的細膩與無厘頭,不浪漫的人,看不懂《海鷗食堂》的愜意

幸惠獨自一人從日本來到芬蘭開餐廳,準確地說叫食堂。這個離日本最近的歐洲國家,有著與日本不同的慢節奏。
幸惠靜靜地等待客人上門,一個月了,她只等來了一個痴迷日本文化的芬蘭小哥。為了慶祝第一個客人,她決定以後免費為小哥提供咖啡。

聽起來是不是很佛系?

而小哥也不見外,既然咖啡免費,以後來食堂只點咖啡。

小哥詢問幸惠一首歌的歌詞時,幸惠突然想不起來。而這件事讓她記掛了很多天,突然她看到了一個日本女人,便上前詢問。她就是小綠。
而小綠作為漫無目的的旅行者,她跟隨幸惠回了家,成了她的室友,也成了食堂的幫工。

這裡的設計很有意思,幸惠一定要知道歌詞的那份執著,加上把陌生人帶回家的隨意,讓一個人物更加立體多面。

之後,一個叫正子的女人加入了她們。

正子的行李在中轉的時候丟失,她索性留在芬蘭等行李。這份倔強與她的「糊塗」是那麼不搭,因為她已經想不起來箱子裡裝了什麼。

三個女人一台戲,因為對純日式料理的妥協,肉桂卷迎來了第一批客人,隨後食堂生意越來越好。

如果用理性的思維去想,歌詞想不起來為什麼不上網找?為什麼不找資源再看一次?
小綠在地球儀隨便指一個地方旅行,一定很有錢吧。
幸惠的食堂不開張,她也不著急,她真的是來做生意的嗎?
正子的故事線更加奇怪,過於隨心所欲和莫名其妙。

但如果拋開世俗的價值觀去看這部電影,它就是平淡如水,讓人不知不覺就看完了。也許不至於像治癒電影那樣溫暖人心,但可以像白開水一樣純凈舒服。

電影中,小綠問幸惠,如果世界末日你要做什麼。幸惠答:我要吃很多好吃的。

有著家庭味道的食堂,演繹的正是日常生活的平淡。如果不用去思考金錢和壓力,《海鷗食堂》的生活難道不是純粹而窩心的嗎?

《海鷗食堂》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沒有宏大的場面。觀看這類型的電影不在品味,而在於心境。

​在習慣了快節奏之後,《海鷗食堂》顯然是沒有「效率」的電影。它沒有鋪墊,沒有高潮,只是人生際遇的集合與縮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_IjEWW4BMH2_cNUg-xP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