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全國各地哪個地方買的旅遊紀念品,最後發現9成以上,都來自浙江義烏這個神奇的地方。無論多麼謹慎,總是會防不勝防,艷遇的幾率都沒它高,哼!
每個城市都難免會有這樣賣旅遊紀念品的地方,覓姐也到曇華林、戶部巷和省博物館轉了轉,看看武漢這些旅遊紀念品,到底哪些是真正值得買的呢?
而今的曇華林,商業氣息已經有點重了。由於人氣很高,名氣很旺,很多來武漢玩的外地人,都會來這裡買點紀念品。
01
手繪地圖、地標的魅力
曇華林的明信片、書籤最多,有的店鋪還會幫忙郵寄明信片。蓋上獨有的郵戳,也滿足了一部分懷舊的情懷。
本地人來這裡,除了拍點文藝的照片,很少買東西,要買也是淘很久才淘得到自己心儀的。
....
在曇華林,會見到很多這種手繪,手繪地圖、手繪地標……相比各式各樣的明信片,這種會更有意思。
其實最早是武漢紅人張大水的鋼筆畫《武大地圖》火了,後面據說連盜版都要35一本了!
不過,能帶著一本武大的手繪地圖去逛最美大學武大,或者帶著武漢美食手繪地圖去尋美食,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02
滿眼泛濫的書籤、明信片
武漢水彩畫書籤
幾乎每走兩家,就會有賣明信片跟書籤的,多走幾家,甚至連門都不想進了。紀念品同質化嚴重,也是越來越多的人不想再買紀念品的原因之一。
看到這些各式各樣好看的明信片,你可能會很心動,但當你拿起手機,某寶上9塊9包郵的價格你會更心動!
讓人懵圈的是,上面寫的產地可能還不是武漢。
浙江金華產的武漢大學櫻花明信片
02
毫無本地特色的紀念品
這些全國各地都買得到的東西,大家看看就好。
還有這種看一眼就不會主動去買的,純賣情懷的東西,相信我,買回家基本不會用的。
03
漢繡周邊越來越6
覓姐一直覺得漢繡很好看,像毛筆畫一樣,精細有層次,繡的熊貓、老虎等,每根毛都是清晰可見的,視覺效果非常震撼。當然,可能漢繡的價格會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沒想到這次在曇華林看到了一些漢繡的周邊,書籤、小相框、零錢包、絲巾……從幾十塊到兩百多塊不等,讓喜歡漢繡產品的人也能為之心動了。
04
一些實用周邊可以pick一下
帶有城市地標圖案的冰箱貼、武漢方言撲克牌,以及一些有武漢元素的徽章等,還是可以買來留個紀念的,價格也不高,即使真的留在家裡積灰,也不會心疼,大概覓姐我心裡住了個會算帳的金牛座。
在一家店裡發現了這樣一面牆,把你的火車票放在店裡留作紀念,可以兌換一張明信片,覓姐以前就將從外地回武漢的車票放在了這裡。
波仔糕和攪攪糖快成曇華林的標配了,據說因為曇華林的商戶不可以出現明火,所以售賣的食物特別少,選擇少,這兩樣相對就很吸睛,大家自憑愛好看著買吧。
上次覓姐就提過,戶部巷除了可以吃小吃,還有一些美食是可以打包帶走的湖北特產,和「手作美食」。
01
到底該買什麼樣的特產
孝感麻糖、雲片糕、牛皮糖、黃石港餅……看起來品種繁多,價格便宜,但覓姐一閨蜜說,以前一次性買了好多,都不好吃,
而且超市基本都有售賣。
如果實在想買點什麼帶回去給朋友,鴨脖子、藕帶、櫻花糕這種,你可以考慮一下。
02
那些非遺值得買嗎?
除了美食,戶部巷後面還有一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小街,擺著很多小攤,賣一些手工製作品。
....
這些小玩意看著玲瓏剔透,小巧可愛,是不是很想來一個?三思,三思……一定要拉住你的女朋友,不要衝動,鬼知道買回去是不是就放在某個抽屜被遺忘了。
像這種泥人、蛋殼雕塑和編織的小人,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買。
每次來省博逛,看到這些紀念品,心裡想著,大概都是那些貴重又不太實用的東西,就不會仔細去看看了。
這次認真看了看,對部分紀念品還是動心了的。
01
不知道買回去可以幹嘛的紀念品
....
這種博物館展品同款的擺件,以及貴重的石頭和書籍的紀念品,千里迢迢搬回家只為了體現你有男票而且力氣大嗎寶寶?
02
有點迷的紀念品
比較有內涵的姓氏書籤,看這售賣後空下來的位置,看來這一套還是很受歡迎的。
也有很多保溫杯、馬克杯、眼鏡盒等比較實用的周邊,覓姐看中了那套小編鐘,希望有一天,有人願意為我買下來。
03
適合帶給朋友的
很耐用的中國風書籤
12生肖造型的木勺子還是很酷的
U盤、鋼筆、書籤,日常送禮三件套
這些小東西都是可以買一點帶給朋友的,特別是這個蓋郵戳的地方,買紀念品就是要這種獨一無二的感覺啊!
有媒體報道稱:「除去質量太差、價格虛高、坑蒙拐騙這些最基本的問題,大多數紀念品毫無亮點,很難戳心。說到底,旅遊紀念品的品質根本沒有跟上旅遊業蓬勃發展。」
覓姐覺得很有道理。旅遊紀念品,本質上是一種文化設計。做不出創意的紀念品,並非當地文化不夠多,而是人對文化的挖掘不夠深。
不然,為什麼故宮博物館的周邊,每次上新都會在網上遭到瘋搶呢?
大家對旅遊紀念品的期待,莫過於這幾點:
01
新奇的:腦洞越大越有趣
「要麼創新,要麼死亡。」美國管理學大師托馬斯·彼得斯如是說。好玩新奇的東西人人都愛,而且也有成功的例子在前。
蘇州博物館把「鎮館之寶」五代秘色瓷蓮花碗做成了抹茶曲奇;四川三星堆推出了古蜀面具餅乾;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文物系列餅乾更是不重樣:西漢皇后之璽玉印、漢代長樂未央瓦當、唐代開元通寶貨幣、盛唐時期的著名銀器舞馬銜杯銀壺。
對於吃貨而言,把枯燥的文物做成好吃的,遠比冷冰冰地擺在桌上的復刻品更討喜。
02
實用的:用起來才有生命力
擺件註定只能供人觀賞,如果把這些傳統文化的元素,植入到日常的生活用品中,才能有更長的生命力和鮮活的意義。
比如馬克杯、三腳架、紅酒塞、筆記本、滑鼠墊、相機包等,除了夠實用,也要有設計師的精心設計,保證其美觀度。
最後,如果你實在愁不知道買什麼
還是建議買點好吃的!
後期製作
編輯 | 覓姐
圖片 |何威
主編 |王晴
武漢覓食記原創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