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種常用製冷劑,卻有4種是易燃易爆

2019-07-22     CS舒適系統媒體

製冷劑又稱製冷工質,是製冷循環的工作介質,利用製冷劑的相變來傳遞熱量,既製冷劑在蒸發器中汽化時吸熱,在冷凝器中凝結時放熱。當前能用作製冷劑的物質有80多種,最常用的是氨、氟里昂類、水和少數碳氫化合物等。以下六種也是最常用的型號,但注意,卻有四種是易爆炸的製冷劑,使用時一定小心。

1、R22

R22製冷劑也屬於氟里昂製冷劑,化學名稱是二氟一氯甲烷,化學分子式為CHF2Cl 。

R22製冷劑也是中壓中溫製冷劑,沸點溫度為-40.8℃,凝固點為-160℃,臨界溫度為96℃,臨界壓力為4.974MPa 。R22不燃燒不爆炸,毒性小,但參透能力很強,並且泄漏難以發現。R22的單位容積和氨製冷劑差不多。雖然能製取的最低溫度可達-80℃,但不經濟。

2、R410A

R410a是由R32和R125兩種工質按50%和50%的質量分數混合而成的HFCs類製冷劑。R410A相變溫度滑移小於0.2°C,因此冷媒泄露不必重新放掉充注。410a製冷劑的容量和壓力高於R22,運行壓力高出50%-60%。R410a的運行噪聲比R22壓縮機明顯地低2-4個分貝。

由於R401A的高壓、高密度允許製冷劑管徑減小許多,壓縮機尺寸及排量也可大大降低;同時R410A液相的熱導率高,粘度低使其具有明顯優於R22的傳輸特性。

3、R32

R32是二氟甲烷的簡稱,R32無色、無味、輕微燃燒(A2級別),在空氣中燃燒極限為14%~31%,遇明火會燃燒爆炸。

另外R32還具有較低的粘性係數和較高的導熱係數。雖然R32優點多多,但是R32是易燃可爆的製冷劑;空調安裝維修本來就是危險性的工作,現在再加上R32的不確定因素,安全問題不得不考慮。

注意!R32製冷劑需要抽真空,需要禁明火!

4、R290

R290(丙烷)又稱冷煤,是一種新型環保製冷劑,主要用於中央空調、熱泵空調、家用空調和其它小型製冷設備。R290作為一種碳氫製冷劑,ODP值為0、GWP值小於20,且與R600a、R134a&R404A相比,在製冷性能上有著突出的優勢。由於其易燃易爆的特性,灌注量受到了限制,安全等級為A3級。

注意!R290要抽真空,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一定要明火!

5、R600a

R600a,異丁烷,是一種性能優異的新型碳氫製冷劑,取自天然成分,不損壞臭氧層,無溫室效應,綠色環保。其特點是蒸發潛熱大,冷卻能力強;流動性能好,輸送壓力低,耗電量低,負載溫度回升速度慢。與各種壓縮機潤滑油兼容。 在常溫下為無色氣體,在自身壓力下為無色透明液體。R600a主要用於替換R12製冷劑,現在多用於家用冰箱設備。

R600a同樣是易燃氣體,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與氧化劑接觸猛烈反應。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6、R717(氨)

R717(氨)製冷劑,氨是中溫製冷劑,純氨對潤滑油無不良影響,但有水分時,會降低冷凍油的潤滑作用,在氨製冷系統中對管道及閥件均不採用銅和銅合金。R717(氨)合成工藝成熟,製取容易,價格低廉,不破壞臭氧層,無溫室效應。但氨的蒸氣無色,有強烈的刺激臭味。氨對人體有較大的毒性,當氨液飛濺到皮膚上時會引起凍傷。

當空氣中氨蒸氣的容積達到0.5-0.6%時可引起爆炸。故機房內空氣中氨的濃度不得超過0.02mg/L。氨在常溫下不易燃燒,但加熱至350℃時,則分解為氮和氫氣,氫氣於空氣中的氧氣混合後會發生爆炸。

早期的製冷劑,幾乎多數是可燃的或有毒的,或兩者兼而有之,而且有些還有很強的腐蝕和不穩定性,或有些壓力過高,經常發生事故。十九世紀中葉出現了機械製冷。雅各布.帕金斯在1834年建造了首台實用機器。它用乙醚作製冷劑,是一種蒸氣壓縮系統。二氧化碳(CO2) 和氨(NH3)分別在1866年和1873年首次被用作製冷劑。

二十世紀初,製冷系統開始作為大型建築的空氣調節手段,位於德克薩斯聖安東尼奧的梅蘭大廈是第一個全空調高層辦公樓。1930年代出現了—氯氟烴CFCs與含氫氯氟烴HCFCs製冷劑。20世紀30年代,一系列鹵代烴製冷劑相繼出現,杜邦公司將其命名為氟利昂。這些物質性能優良、無毒、不燃,能適應不同的溫度區域,顯著地改善了制冷機的性能。

關注公眾號:舒適系統,免費領取電子雜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yAbdG0BJleJMoPMtT9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