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l 逆劉而上(ID:yuanyuankaoshi)
01 把書念下去
唉,我最近因為讀別人寫的東西,哭了兩次。
第一次是因為那個博士寫的論文答謝。
我們寫論文,致謝部分都是套話,這篇文章不同,這位博士不同。
他在致謝部分,回顧了自己短暫的人生。
他說,「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將這份博士學位論文送到你面前。二十二載求學路,一路風雨泥濘,許多不容易。」
這並非虛言。
他說,自己出生在小山坳,十二歲時母親離家;十七歲時父親因交通事故離世;同年,婆婆病故,下葬時僅一副薄薄的棺材。
家裡還有老狗小花,為父親和婆婆守過墳,後因他進城上高中而命不知何時何處所終。
他學的計算機,啟蒙老師於他而言,如兄長一般,可惜沒看到他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師母對他同樣照顧有加,可也在不惑之前匆匆離開人世。
他家徒四壁,在煤油燈下寫作業或讀書,如果下雨,就用竹筍殼塞瓦縫防漏雨。
常因拖欠學費被約談,雨天濕漉著上課,夏天光著腳走在滾燙的路上,冬天穿著破舊衣服打著寒顫穿過長長的過道領作業本……
高中之前的主要經濟來源是夜裡抓黃鱔、周末釣魚、養小豬崽和出租水牛,但父親會把黃鱔偷偷賣掉,去買肉和酒。
他成績大抵不錯,考試後常能從主席台領獎金,順便能貼一牆獎狀。
他說如果不是這樣,他可能早就放棄,早就被無數個尊嚴脆弱的時刻壓垮。
我有時候覺得命運真的好不公平。
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羅馬,有的人摸爬滾打,「耗盡心力去爭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鬆平常的東西」。
但看完這個致謝我又覺得命運很是公平。
一個小山坳里的孩子,就這樣抱著「把書念下去,然後走出去,不枉活一世」的信念,扛住了一整路的壓力。
並且滿懷希冀道:「理想不偉大,只願年過半百,歸來仍是少年,希望還有機會重新認識這個世界,不辜負這一生吃過的苦。最後如果還能做出點讓別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這輩子就賺了。」
真的好有力量。
知乎高贊說,就該拍一部電影,不用請什麼「名貴的演員」,不要什麼華麗的狗血故事,也不需要狗尾續貂地搞什麼愛情故事。
就一個山區孩子,念書,一直念到博士,拿到博士畢業證書就可以了。
內容可能平淡,精神卻是驚濤駭浪。
02 活成別人的光
我想到了另一個人的驚濤駭浪。
他出生在貧困的小山村,然後四歲喪父,母親因悲切過度精神失常。
哥哥姐姐離家出走,留下十歲的他跟媽媽相依為命。
他一邊求學,一邊照顧媽媽,一邊撿廢品,一邊跟著大人們上山採藥、賣藥。
初中在學校附近山上,搭簡陋草棚,跟母親一起住;
高中租別人廢棄的豬圈,髒亂臭,夏熱冬冷。
生活會有多艱難,可想而知。
他想到「死」的一次是因為高考失利:考前感染了重感冒,也沒錢看病吃藥,最後以6分差距落榜。
他覺得好恨,好不公平,跑到父親的墳前,瘋了一樣咆哮:「你為什麼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你把我帶到這個世界,然後就離開了,不管不問,又不能保護我。」
好在,他崩潰過後,還是沒有放棄,求到了個復讀機會,考上了大學。
再往後,媒體報道他,說他是千里背母上學的貴州孝子,他覺得特傷自尊,花錢買下了好幾百份有他報道的報紙。
大學畢業後,有企業說要給他年薪55萬,他拒絕了,因為他知道對方看中的不是他的實力,而是噱頭,他不想靠同情賺錢。
不過他最為人所動容的事跡,不是背母上學。
是大學期間資助了三個一起撿過廢品的弟弟妹妹上學,並且當其中最小的一位妹妹想要放棄學業時,他深受震動,決定放棄城市的機會,回家鄉當老師。
彼時的他放下了自己的自尊心:
為了喚醒孩子們的夢想,一遍遍自揭傷疤,講自己的故事;
為了資助孩子們上學,他找人借錢,給人演講,直接間接地資助了2000個學生。
有人評價他:走在黑暗裡,然後活成了別人的光。
03 自助者天助
故事一里那位博士的名字,叫黃國平。
現在就職了騰訊的人工智慧實驗室,繼續博士期間確定的研究課題。
還給網友們寫了一封回信,祝願大家努力終有所成。
故事二里那位老師的名字,叫劉秀祥。
他努力教學了8、9年,2012年望謨縣的本科錄取只有70人,到2020年高考本科上線是1274人。
學生曬出了跟他的合照,配上大哭的表情說:我高中老師,人特別好。
就好感慨,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同樣的命運多舛,和同樣的不屈不撓;
同樣的貧窮,和貧窮掩蓋不了的自尊心;
同樣的沒有光的世界,和最後活成光的人。
莫名多了些直面生活困難的勇氣。
我們特別需要這些真實的人和事,來給予自己一個信心:你看,曾經有人做到過,穿過重重困苦孤獨,然後苦盡甘來。
這種信心會「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
再就是,越來越相信自助者天助。
黃國平堅持了那麼久,等來了高中時候的轉機:學校為他免去了學雜費,好心人一家為他解決了生活費。
然後大學,把計算機當成自己一生的事業和希望,與胃潰瘍和胃出血告別。
再然後遇到了很好的老師和同門。
他稱這為:命運的一絲憐惜。
劉秀祥同樣咬牙堅持了很久,有老師為年幼的他墊過學費,不求回報,說你來讀書就好。
有校長被他打動,允諾免除他的學雜費,讓他有機會復讀。
其實苦難並不會磨礪人,也不會成就人,苦難只是篩選出了那些本就堅韌勇敢的人。
最後想說,知識是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所以我們一遍遍地提:願你讀書習文,抱玉握珠。
ps:我第二次哭,是因為給孩子講書,講到《窗邊的小豆豆》,小豆豆作為一個問題兒童,被學校辭退之後送到了巴學園,在那裡,她遇到了可愛的校長和同學,度過了最快樂的幾年,結果因為太平洋戰爭,學校要解散。
在即將乘上疏散列車時,小豆豆忽然想到校長和她說,我們一定會再見的。校長反覆一遍一遍地和她說,你真的真的是個好孩子。
我就哭了。
不知道長大後的小豆豆,也就是作者黑柳徹子,有沒有見過她的巴學園校長。
本文來源:公眾號 @ 逆劉而上,作者劉媛媛。
每晚十點,更新思維乾貨,成長感悟,還附帶晚安電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xlu7ngBrsvY2_UuzfQ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