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孩子不想上學,初中畢業的爸爸這樣做,連老師都誇讚方法好

2019-09-19     鹿媽育兒

導語:這是發生在鹿媽身邊的一個真實例子,希望對那些孩子不好好學習,沒有動力學習的家長有所啟發。

14歲的小志今年剛升入初二,成績屬於班裡的中下等,開學沒幾天他就偷偷跟爸爸說不想上學了,沒跟媽媽說,是因為媽媽脾氣不好,他怕媽媽罵他。

爸爸聽到兒子的話後愣了一下,並沒有責備他,也沒有立即發火,沉思了一會兒說:「如果不上學,你想過接下來做啥嗎?」

小志搖搖頭:「還沒想過,反正不想上了。」

「好,那就先跟老師請幾天假,先別跟你媽說,跟我去工作幾天試試,到時候再做決定也不晚。」爸爸想得很周到,答應的也很爽快,小志也有點吃驚。

第2天早上6點多,依舊像他們平時上班和上學的時間起了床,小志背著書包,爸爸帶著兩套髒衣服就走了。

爸爸以前是在工地上幹活,為了讓小志在城裡上學,他改做裝修工,這樣可以穩定下來,還在城裡租了房子。在城裡生活,一家人的開支很大,為了多賺點錢,除了貼瓷磚,活少的時候砸牆、砸地這些活他都會幹。

小志跟爸爸幹活的第一天就是砸地的,這家是暖氣改地暖,所以要把室內地面下挖,雖然有機器,但是現場的噪音和塵土,讓小志心煩。

砸下來一塊一塊的廢料,要用小車推到指定的垃圾堆里,爸爸讓小志推,剛裝了半車,小志就覺得太沉了,但為了表明自己不上學的決心,他還是堅持,拉了三趟,小志的手就磨出了泡。

中午休息,爸爸捨不得吃外面的盒飯,太貴了,而是從家裡帶了包子和水,爸爸一臉的灰,去外頭就著水龍頭洗個手洗了一把臉,坐在地上開始吃。

小志有點哽咽,心裡不是滋味,他只知道爸爸從來沒少過他的零花錢,從來沒有想到爸爸的工作環境是這樣的。

爸爸也看出了兒子的心事,跟兒子解釋:沒辦法,你爸初中畢業沒什麼文化,也沒有什麼大能耐,只能靠出點勞力幹活。現在掙錢不容易,好的環境好的工作,人家大學生都用不完,能用你?爸這已經不錯了,再過些年,這些活還不知道能不能幹,你現在就是想去給人看個大門,收個停車費,人家都不用你了,以後都是自動化了。

爸爸的話雖然樸實,但卻字字扎在小志的心裡,小志在想,自己現在什麼都不會,將來的工作環境能好到哪去?難道以後也要像爸爸這樣過一輩子嗎?

跟著爸爸乾了3天活,無論是砸地還是貼磚,都是又髒又累,而小志僅僅是爸爸乾的五分之一都不到,已經累到渾身酸痛,手上血泡。第3天回家的路上,小志就主動跟爸爸談,說他還要去上學。

這是鹿媽家裝修時,一個裝修工身上的真實例子,雖然這個爸爸沒什麼文化,但是他教育兒子的方式體現了他的高情商,讓我不得不佩服。

後來聽這個爸爸說,兒子最近學習特別用功,連老師都誇讚方法好,孩子像換了個人似的,前幾天的考試進步也很大。

想讓孩子主動學習,動力才是關鍵。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不願意上學,不好好學習,是因為我們家長對孩子保護得太好了,家長總想著自己承擔生活一切的苦,為孩子提供好的環境,讓孩子安心學習,孩子卻根本不懂得生活的艱辛,沒有了學習的動力。

責備不如溝通,講理不如實踐。

很多家長在聽到孩子不願意上學,不好好學習時,第一反應就是對孩子責備,嘮叨自己的不容易。這種做法,對處於青春逆反期的孩子來說,只會適得其反。

小志爸爸不責備兒子,不跟兒子講大道理,而是讓兒子體驗一下生活的不易,又平和地和兒子交心溝通,這樣才更容易讓孩子理解和自醒。

當孩子不願意上學,不好好學習的時候,不妨試試這種方法,鹿媽希望自己的分享能對迷茫當中的家長有所幫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t8gUG0BJleJMoPMlKC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