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地球的邊緣——科羅拉多大峽谷

2019-10-18     風的旅者

曾經題詩於壁上,隨時間悄悄的剝蝕,鐾落詩消,連同著走過的痕。無論是泣血長唳還是默然低嘆,歲月把一切化作梵香燃後的灰燼已沒有了追詢的意義。其實,一切都在,詩在,痕在,壁也在,因為,泥土在!只是幻變了形態,成了層層的石岩,橫斷的地殼。感嘆吧!在現代文明不斷征服大自然的同時,卻仍然留下了如此壯麗的原始洪荒。

科羅拉多大峽谷的色彩,總是撲朔迷離而變幻無窮,彰顯出大自然的斑斕和詭秘;迷人的景色令人留連忘返,它那氣勢磅礴的魅力,留待人們自己去發掘和體驗。

有一位地質學家說:科羅拉多大峽谷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奇景。面前層層疊疊的山岩十分壯觀,那是「天斧」之作,將地殼的橫斷面削砍得如此神奇。從地質角度上來看,它非常有價值,因為裸露在峽谷石壁上的從遠古保留下來的巨大石塊,因其堅硬和粗獷而美麗。這些石層無聲地記載了北美大陸早期地質形成發展的過程那荒野而神秘的景色,讓人著迷;那險峻而富於特色的峭壁,讓人驚嘆。

這個可以容納250個曼哈頓的科羅拉多大峽谷,是科羅拉多河的傑作。幾千萬年甚至幾萬萬年中,科羅拉多河的激流一息不停地衝擊著它。在一片高原上雕刻出一道巨大的鴻溝,並賦予它光怪陸離的形態。

今天科羅拉多河曲折蜿蜒,但人們站在絕壁上,仍可想像出當年在幽深的河谷中,巨浪排空、波濤咆哮的壯麗景象確實,這樣雄偉險峻的大峽谷突兀地橫亘在人面前,實在很難讓人用常規的理由解釋它的存在。如果真的下到谷底,就會發現這裡又是另一片天地。在被稱作「地獄」的谷底深處,也未必就要忍受無間的痛苦,體驗的不過是當年西部牛仔馳騁荒原的生活。

每一次雲與霧的搭配,顯示科羅拉多大峽谷的每一種美,原始蠻荒蒼茫幽邃,壯美而神奇……大峽谷兩岸都是紅色的巨岩斷層,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創造力使這裡呈現出一副岩層嶙峋、層巒疊壇的景象,並且夾著一條深不見底的巨谷,卓顯出無比的蒼勁壯麗。

你的手夠得著千萬年前的岩石,而科羅拉多河在谷底綿延流淌。波光閃爍,仿佛是一條碧藍的彩帶。描繪大峽谷是十分困難的。很難用語言表達大峽谷的景色,只能在親臨大峽谷後,用心靈去感知它的莊嚴、靜穆和深邃,領略造物主賦予大峽谷的瞬息變幻和億萬年的寂寥。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站在大峽谷的峭崖之巔,極目天界,才會真正理解詩人李白這一千古絕句的深刻哲理。

站在大峽谷的邊緣,就有一種站在地球邊緣的感覺。大峽谷里最著名的是「老鷹峽」.這裡曾發生過一個美麗淒婉的愛情故事。坐在谷底小船的甲板上,就像掉進了地球的「縫」里,抬頭仰望,遙遠的地方是無窮上蒼…大峽谷以最赤裸的姿態,展現著自然界滄海變桑田的神奇,展現著時間的久遠。

閉上眼睛,夕陽下的峽谷、岩石邊的夕陽遠處隱約印第安人的笛聲、格羅菲《大峽谷》的交響曲,感覺這被掰開的大地赤紅的土、湛藍的天、白炙的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sCM520BMH2_cNUgmRO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