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的人,一般都有幾個「共性」,常喝一杯祛濕茶,健脾又祛濕

2019-12-13   養生雜誌

在現在的快節奏生活里,

大多數人都喜歡吹空調喝冷飲

不僅缺少運動,還時常加班熬夜

時間一長,起床時總會有一股倦意襲來;

頭髮和面部喜歡出油,

整個人看上去都油光滿面的。

這時候就要注意啦!

你的身體已經處於被濕氣困擾的亞健康狀態了!

敲黑板!

面色暗黃、長暗斑、虛胖、

易水腫、晨起乏力、小肚子明顯……

這些都是濕氣重的表現!

中醫認為,濕是六淫之邪之一,是非常纏人的一股邪氣,人一旦濕氣重,容易百病生,濕氣是萬病之源。

濕氣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人體的濕氣一是來自氣候和環境,二是來自自身。體外的邪氣總是和體內的濕氣裡應外合,糾纏不清。

外濕即外部濕氣。

例如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外部濕氣侵襲人體導致人體濕氣過重。特別是三伏天,雨水多、濕度大,因此南方的夥伴總是體內濕氣比較重。

而內濕即人體內內生濕氣,主要與脾有關。

中醫認為,在五臟六腑中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等,或者吃太多生冷、油膩,酗酒、貪涼、喜冷飲、吹冷空調等原因,脾就不能正常地「運化」而使「水濕內停」。脾氣虛弱更容易招來外濕的入侵,外濕也常困阻脾胃,導致體內濕氣加重。

濕氣對人體的影響主要有七個方面:

1、傷害關節:濕氣進入關節,引發炎症,導致關節疼痛的重要原因。

2、帶下病:女性出現白帶多,白帶有異昧等情況,嚴重時還會導致炎症。

3、月經不調:在經期前後會有四肢疲倦,低熱難退,月經量少,痛經等症狀。

4、陰道炎:對於屬於濕熱體質或愛上喜歡偏好些吃辛辣油膩等食物的人,容易造成內環境火大濕氣重,從而使誘發陰道炎或導致陰道炎反覆。

5、肥胖浮腫:濕氣入皮下,會影響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降低脂肪燃燒效率,從而導致肥胖。過多的濕氣帶了後留在體內,嚴重的可繼發全身浮腫。

6、影響排泄:濕氣過重,會造成「濕氣粘腸」,大便次數增多,且有拉不幹凈的感覺。 

7、影響性功能:濕氣影響腎氣的渲化功能,導致水汽停滯,造成腎積水,影響性功能。

除了上述危害外,體內濕氣重的人會有全身乏力,排便粘膩感等多種不適症狀,時間久了容易患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

中醫一杯祛濕茶,健脾又祛濕

事實上,很多人已經意識到濕氣的危害了,所以也會選擇一些方法來幫助祛濕。

我們常見的辦法就是拔!火!罐!我們常常會看到有些人背後印著幾個紅色的圓印,在皮膚上若隱若現。但其實,拔火罐太頻繁容易泄露陽氣,對身體有損害。

或者吃了健脾健胃之物,也服了利濕滲水之物,但是表症並不會在短時間內消除,經常中途放棄。

這也是為什麼一旦被濕氣纏身,很少有人能真正祛濕成功。

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的祛除濕氣呢?

《黃帝內經》中記載了一款食療袪濕的方子,以紅豆、薏米為主,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秘方。

於是一直到今天,很多人都知道要用紅豆薏米茶來祛濕。

你肯定要說了,就這麼簡單,我喝了很久紅豆薏米茶也沒見濕氣好一些啊,那麼養生君告訴你,你可能用錯了紅豆薏米。

很多人只知道紅豆薏米去濕,卻不知道最關鍵的一點薏米要經過炒制,這是因為薏米性寒必須使用炒過的薏米來減輕寒性,否則會傷脾。

此外,紅豆薏米粥里說的「紅豆」,是指赤小豆。紅小豆圓潤,而赤小豆則是細長的。赤小豆可以健脾利濕、消腫解毒。但是一般的紅豆則基本沒有祛濕效果。

而在這個祛濕方中,如果加上健脾材料,效果會好很多。因為脾虛就無法運化水濕,脾虛本來就是造成濕氣重的一大原因。因此,祛濕的同時,還要健脾。

健脾常用材料:

芡實:味甘澀、性平,補中益氣,健脾止瀉,和紅豆薏米一起食用,除濕效果翻倍。

而且芡實還可以固腎,腎好了,排尿功能就強,身體的水汽通過尿液排出去了,變得乾燥了,可以幫助祛濕。

在這個基礎上,鋪以苦蕎、橘皮、梔子、大麥,滋補脾胃、相輔相成。這樣食用,才能發揮真正的效果。

現代人工作繁忙,要自己動手炒薏仁選赤小豆實在麻煩,但是又想要達到祛濕的目的,可以選擇製作好的茶包。

每天泡上一杯,可以當做工作之餘的下午茶,工作養生兩不誤。

人體的循環周期是28天,若能連續喝28天,濕氣會大大減輕,濕氣重導致的虛胖、大便不成形、四肢浮腫、頭暈身沉、女性白帶過多、男性陰 囊潮濕等疾病都可以隨之解決。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了解更多」查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