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逛了廣州 3 家時裝買手店,餘額瞬間少了一半

2020-07-11     Steppy潮流周志

原標題:今天逛了廣州 3 家時裝買手店,餘額瞬間少了一半

作者:Zaza

每家店鋪的誕生都有著不同的契機和故事,可能是源於一個突如其來的想法,或者是充當私人收藏品的存放空間,又或許裝載著畢生追求的夢想。當然,它們會根據背後主人的品味、審美、喜好等而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和性格,就像窺探店鋪主人的一面放大鏡,架子上陳列的不光是商品,更是值得細品的人生閱歷。這也是為什麼明明有網店但我還是喜歡往實體店裡跑的原因。

這次 Zaza 去了廣州 3 家時裝買手店: SET HOUSECOMA WHITEA BRICK by LABELHOOD,風格各不相同,卻都是我的私藏寶地。可能已經有很多朋友去過,也不妨透過視頻和小採訪,再了解一下它們的另一面。

SET HOUSE

SET HOUSE 位於東山口的國民老宅里,共有三層,一層開放給客人購物,其餘則是店主 Steven 的辦公區域。Steven 本身是室內設計師,而收集時裝是他的愛好。從 Paul Harnden、Elena Dawson,到 COMME des GARÇONS、Maison (Martin) Margiela,再到 Lamaire、Jil Sander,店內的新老衣服都是根據他自身的喜好選擇而來。

「古著會以外套為主,因為我們會在意穿著者的感受,如果是貼身衣物,客人可能會感覺不太舒服。另外,我們會選經典的、我們覺得好看的款式,也不會選擇鮮艷的顏色,這樣穿很多年都 ok。這裡很多衣服比我們年齡還大,但是看上去還是很漂亮,可能是它的用色、剪裁是不會過時的。我們有個概念是,這裡的衣服都是不易過時、能穿到老依然經典的。」

「Paul Harnden,在工匠圈裡是數一數二的老師傅。這個品牌用的面料來自英國,而且不能再生產,比如一些稀有的古布,或者是由失傳的織法製作而成,又或者是現在沒幾個人會操作的機器,會讓人有回到那個年代的感覺,挺有歷史價值。」

「Elena Dawson,也是全部用英國的面料。這個品牌的傳統是衣服的尺碼、產地等都全部手寫上去,沒有洗水標之類。然後這件衣服的剪裁會比較像維多利亞時期的服裝。」

SET HOUSE 的「SET」其實是分開來解釋的:S 是 Simple,E 提取自 Esthetic,T 是 Timeless,這幾個詞能夠概括店鋪的選品:符合店主審美,又是簡約和經典的。三十年前的設計現在還能沿用。

「我小時候很臭美,很喜歡研究服裝品牌。後來慢慢發現新款有點『套路』,比如一個品牌做了這個設計,另一個品牌就會跟著做,感覺潮流是以帶領大家消費為目的的,我很少在現在的 Fashion show 和新品上面見到『設計』這個東西,看不到設計師的想法。反而是以前的衣服會讓我有『哇好漂亮,為什麼現在沒有這種款式』的感受,所以我都在各種網站找以前的款式,會去了解它的年份、產地、設計的概念之類。」

Steven 會買很多他覺得美的衣服,即使是女裝,買回來雖然自己不能穿,但是掛在那也有「屬於自己的東西」的感覺。

「我買衣服的時會想:這衣服就是我的,它等了我好久啊!買回來之後會很開心。我覺得這麼漂亮的一件衣服留了幾十年,就像在等一個真正屬於它的人出現。雖然賣走會心痛,但我也真的很開心有人欣賞這些衣服。」

「我們也會收一些包款,Margiela、Jil Sander 等等,有個山本耀司的皮包已經很老了,應該有 20 年,它可能以前沒怎麼保養好,能看到很多歷史痕跡在上面,但我覺得還挺有趣的。」

「我覺得接觸 Archive 是通過服裝去找到以前生活方式的一種途徑,無論是什麼時間段的生活都有共通點,如果一個年輕人喜歡某個年代的 Archive,那這件衣服背後的設計會思想應該是和這個年輕人有共鳴,他才會去買。如果沒有共鳴的東西,你看都不會看。

所以買 Archive 的行為應該是更了解自己,慢慢去發掘自己真正喜歡什麼東西。年輕人很容易被他人帶動,我覺得不要標籤化自己,多看多了解不同的東西。」

Steven 認為室內設計和服裝有著共通點,就像 SET HOUSE 的服裝既有古著也有新款一樣,它的裝修也展現出新舊結合的一面,比如牆和地面用的是大地色,Steven 特意將它們塑造成樸素並有年代感的樣子;燈管、電線刻意走明線,用不鏽鋼管突出現代感;家具亦帶有藝術性,讓 SET HOUSE 在老氣和浮誇之間取得平衡。

Steven 引用「溫故而知新」來描述 SET HOUSE 的整體概念。

SET HOUSE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新河浦二橫路 11 號之二

COMA WHITE

初次拜訪時,我和很多朋友一樣不明白:為什麼以黑色為主調的一家店鋪,名字卻是 COMA WHITE 呢?後來與負責人 Vannis 和 Chard 聊天才知道,《Coma White》其實是 Marilyn Manson 的一首歌,也正是二位的心頭好。

COMA WHITE 最初是 Vannis 獨立設計的服裝品牌,因為一個突然的想法,便在一間 Loft 當中開設了實體店鋪。除了自家品牌,這裡也將調性相似的設計師品牌集中到一起,營造出又仙又酷的氛圍,我在這裡被種草了不少漂亮衣服和配飾,對我來說就像是 T 恤女孩的生活調味劑。

由於工作的關係,Vannis 需要滿世界跑 (疫情之前),藉此機會她會到各地的古著店淘一些她心水的古著回來,比如 Ann Demeulemeester、COMME des GARÇONS、ISSEY MIYAKE、Yohji Yamamoto 等等,不知不覺間就擺滿了 COMA WHITE 一個房間。

COMA WHITE 的裝修、視覺和吃喝部分由 Chard 負責,但並不是每天都會出菜單上的所有甜品,因此客人來這裡能碰到剛好有什麼蛋糕就吃哪款,和這裡的古著、飾品一樣,全看緣分~

裝載甜品和飲品的器皿很特別,例如樹莓蘇打的瓶子其實是香水瓶。

如今不少類似店鋪都會被歸類為「網紅店」,COMA WHITE 也不例外。而對於「網紅店」的稱呼,Vannis 覺得有好有壞: 好的一面是能吸引到更多顧客前來,也證明了自己的店鋪是被大眾認可的;壞的一面是所謂「網紅店」都似乎壽命比較短,我們比較想長久下去。

點擊圖片查看下一張

有意思的是,Vannis 說她有時在門口抽煙會不小心嚇跑想進店的客人。其實 Vannis 和 Chard 性格比較內斂,但並不是「生人勿近」的高冷女孩,我也在一來二去漸漸熟絡了之後發現二位都很健談也愛說笑。我認為有這樣一個地方能挑挑衣服、吃吃喝喝、吹吹水,真的很不錯 (廣州人最愛的生活無誤了)

COMA WHITE 還會不定期推出手工銀飾、滴膠課程,客人能夠打造出具有獨特肌理的配飾。我前段時間也私下來體驗了一番,完全是菜鳥級新手的我本以為自己構想的圖案難以實現,但是!我竟然一點一點雕刻出來了,這種成就感真不是開玩笑的哈。

COMA WHITE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華強路 2 號富力盈豐大廈 C204

A BRICK by LABELHOOD

時裝買手店 LABELHOOD 在國內目前有四家分店,在廣州的這家個人感覺比較獨特,從它的名字 A BRICK by LABELHOOD 就能看出來。它也將店鋪開在東山口民國時期的老別墅里,完好地保留了當年的花磚地面,於是乎也將「BRICK」用在了名稱里,更有一層廣州特色。

A BRICK by LABELHOOD 由在地文化和 LABELHOOD 聯合打造。東山口比較有名的幾家店鋪都屬於在地文化,有白鳥之歌、橄欖山、CHARLIE』S 等等。

在 A BRICK by LABELHOOD 裡面,你能找到很多國內優秀又特別的設計師品牌,像是 UMA WANG、SHUSHU/TONG、PENG TAI、deepmoss、Ms MIN、OUDE WAAG 等等。洋房內每個房間會根據服裝風格來放置品牌,由於女裝占絕大多數,因此走進不同房間就像遇到不同風格的女性,有的成熟幹練,有的可愛少女。

洋房內一樓和二樓的整體感覺也有所差別,一樓服裝總的來說比較簡約和日常,二樓的品牌則有著更為強烈的設計感,剪裁和面料的使用都更加大膽,也包括以純手工縫製、染色這類具有工匠精神的服裝。

這裡還有一個小房間專門放置 COMME des GARÇONS 的 Archive 服裝,玲姐的迷弟迷妹們不要錯過啦。

A BRICK by LABELHOOD 店長 Byran 說到, 「之前大家對於東山口的印象可能是傳統的、老式的,A BRICK by LABELHOOD 希望能通過這些先鋒前衛的服裝給大家帶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逛了一圈下來,不難感受到設計師們各自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描繪著東方女性的美感,這些衣服可能與流行並無瓜葛,但極具個性、自成一派,足以讓人以更積極的心態去期待國內服裝設計的未來。

A BRICK by LABELHOOD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江嶺北 1 號

最後,來個小總結吧。SET HOUSE 以國外先鋒設計師服裝為主,款式經典,風格簡約而優雅。COMA WHITE 店內主要是同名品牌與國內小眾設計師作品,暗黑之餘又帶有溫柔的少女感,而古著部分風格多樣,適合各位尋寶。A BRICK by LABELHOOD 則是國內一線設計師品牌的集合地,設計前衛的同時也貼近日常。對時裝感興趣的朋友們或許能在這幾家店內找到不一樣的共鳴。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你們又有哪些私藏買手店呢,留言告訴我,有時間並有錢的時候我要逐個去打卡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hKuPXMBnkjnB-0z95T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