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業大學俄羅斯籍教授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

2019-09-30     西安封面

9月30,中國政府友誼獎頒獎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會上向獲獎外國專家頒獎。記者獲悉,西北工業大學俄羅斯籍專家奧特姆•奧甘諾夫教授榮獲2019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至此,西北工業大學的中國友誼獎獲得者已有10位,人數居全國高校前列,陝西高校之首。

他為計算材料發現及材料基因組研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中國科技的發展速度令人震驚,我認為未來中國科技發展必須著眼於全球競爭與合作,而世界科技的發展也必將離不開中國的參與和貢獻。」在頒獎儀式當天,記者見到了奧特姆•奧甘諾夫。只有40多歲的他,眼神深邃專注,話語堅定有力,身材清瘦高挑,一身藏青色西裝,剪裁嚴絲合縫,處處透著嚴謹、精密與幹練。

奧甘諾夫可是位年輕的「老教授」。2002年從英國倫敦大學博士畢業後,先後執教於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及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2010年就晉升為石溪分校最年輕的正教授。

奧甘諾夫為計算材料發現及材料基因組研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35歲時便帶領團隊發明了材料基因工程領域晶體結構預測算法USPEX,通過綜合運用如進化算法、隨機抽樣法等先進算法,成功解決了預測新材料結構這一長期困擾科學家的難題,使新材料計算預測成為一種新穎的研究手段。更重要的是,該算法軟體對學術用戶免費,這極大地推動了世界範圍內計算材料及材料基因組研究方向的快速發展及國際科研合作的開展。

他說自己結緣中國是「順理成章」

結緣中國,加盟西北工業大學,在奧甘諾夫看來「順理成章」。

西工大材料學科歷史悠久、特色鮮明,擁有眾多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科研實力非常突出。早在本世紀初,張立同院士團隊就超前布局計算材料設計及預測領域,並有意識地與國際頂尖高校及科研機構開展聯合研究。彼時,奧甘諾夫剛到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開展相關方面研究,隨後雙方成為「只聞其名未見其人」的合作同仁。

「2009年我在西安開會,期間前往西工大參觀實驗室並與材料學院師生深入交流,雖第一次見面,因為有相同的研究興趣,我們卻感到非常親切。當了解到西工大正嘗試利用介電性質預測材料新結構,不禁讓我眼前一亮。」緊密高效的合作關係就此建立。此後,雙方推動了USPEX會議第一次在中國舉行,西工大成為這次會議的聯合主辦方。紮實的合作基礎,快速升溫的合作關係,讓奧甘諾夫2013年正式加入西工大。

他將西安當做「第二故鄉」傾注大量心血和情感

2014年材料基因組國際合作研究中心在西工大成立,從此奧甘諾夫將中國西安當作他的「第二故鄉」,為這裡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情感。他組建了一支高水平國際科研團隊,帶領團隊開發出一整套材料基因組高性能計算與存儲平台,累計培養碩、博士研究生20餘人,並持續推進中俄、中美、中法、中日在該領域的科研合作,產生出一批既具有國際學術影響又具有應用前景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因成果突出,他於2015年當選俄羅斯科學院教授,2017年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同年被選為俄羅斯總統科學與教育委員會成員,俄羅斯總統普京任該委員會主席。

「中國政府對科研及教育的巨大投入,對人才包括國際科技工作者的充分尊重;中國教師和學生對學習新知識將研究推向更深入的領域抱有的強烈責任感,給了我不斷深化合作的動力與信心。」奧甘諾夫坦言,在眾多國際科研合作中,他沒有感覺到哪個國家像中國一樣「對未來具有強烈的進取心和使命感,且這種對未來發展的渴望極具開放性和包容性。」

希望推動更多科研機構融入材料基因結構預測領域

果斷決定加入西工大,迅速組建聯合研究團隊,持續深入地推進科研、人才培養領域國際合作……奧甘諾夫是眾多與中國開展國際合作專家的一個縮影,他們應和著中國發展的節奏,走得堅決踏實,並碩果纍纍。

對於未來,奧甘諾夫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我關注中國材料科學發展10多年,我能感覺到中國在持續、深入地推進開放,這隻有負責任的大國能夠做到。未來,我希望能以與西工大的合作為範本,推動更多國家的科研機構一起融入到材料基因結構預測這一研究領域。」

來源: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任娜 通訊員付怡

編輯:芥末花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hDyg20BMH2_cNUgD1z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