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大漲過後,突然出現大跌的走勢,我該不該賣出?

2020-07-17     羅小胖愛理財

原標題:基金大漲過後,突然出現大跌的走勢,我該不該賣出?

雖然我們的股市大盤6月份有一定的復甦,甚至是在7月初的時候有一種馬上要衝突3500點的趨勢,但不得不承認,在最近這一周以來,卻出現了很大的反轉,而結果,便是很多人的帳戶從盈利,慢慢的將這部分錢給吐了出來。

的確如此,7月16日大盤出現單日4個點的跌幅,而其中白酒行業更是直接來了個大跌停,這是讓很多人都想不到的事情。於是乎,有些朋友便提出了疑問:基金大漲一段時間好,自己好不容易盈利了,如今卻出現了大跌的趨勢,該不該將自己持有的基金賣出?

那麼,大漲過後面對大跌,我們要不要將持有的基金賣出呢?為什麼3000點以下大跌我們能夠接受,而3000點以上的大跌卻完全接受不了呢?普通人購買基金,又究竟該如何才能盈利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一、大漲過後面臨大跌,要不要將基金賣出?

的確,相信很多人都無法相信,在短短一周內竟然連跌了4天,甚至還出現了大跌。於是,原本很多人一心覺得是牛市的行情,如今卻保持了一定的懷疑,甚至很多人都說這是牛調頭,意味著熊市馬上要來了。

那麼,大漲過後出現了大跌,我們要不要將其賣出呢?其實,我們應該運用一種方法,那便是回撤止盈法。說白了,便是按照你目前最高盈利的點作為標準,往下再跌10個點的時候,分批將其賣出。

這種方式,為的是保住我們目前還剩下的盈利點。當然了,這種方法也僅僅適合於牛市當中,而非是熊市。因為,牛市上漲太過於瘋狂了,經歷大漲過後肯定會有大跌,這時候一定的回撤止盈,便是不錯的方法,這樣可以使我們的一部分盈利落袋為安。

二、3000點以下大跌能接受,3000點以上為何卻不能?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似乎很多人都達成了一種共識,那便是A股在3000點以下的時候,便可以不斷買進。甚至可以說,跌得越狠,我們越開心,因為這樣意味著可以不斷加倉甚至是積累本金。

但是,當A股站上3000點之後,很多人卻越來越害怕大跌了。按道理說,同樣是大跌,應該心態是一樣的,但為何就出現了不一樣呢?因為,很多人普遍認為3000點以上便是牛市的開始,是我們享受收益的時候,而這時候的大跌,多半便是收益回吐,誰都不會開心的。

其實我們能做的,便是笑對這種漲跌。或者再直接一點,最好是為自己設定一個合理的止盈點,而只要收益達到這個目標之後,便將其賣出,不用管未來是熊還是牛。這樣雖然賺的錢會相對少一些,但至少不會每天去擔心它,不是嗎?

三、普通人購買基金,如何才能盈利?

很多新手都會問同樣一個購買基金的問題,那就是如果我買基金的話,如何才能盈利?坦白講,真的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回答這種問題,更是沒有人能夠保證你一定能夠盈利。因為,這和買入的時間、成本甚至是持有的時間有關。

但是在小胖看來,購買基金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長期持有。而縱觀歷史數據來看,基金凡是持有3年左右的時間,哪怕是遇不到牛市,普通人也會有不錯的收成,這便是定投及長期持有的好處。

也就是說,如果是準備做長線定投的話,那我們是不用在意牛市還是熊市的。當然了,在熊市建倉肯定好過於牛市,畢竟這個時候的購買成本更低,風險也會更低,而未來盈利的機會也才會更大,不是嗎?

市場就是這樣,有漲便會有跌,而有大漲甚至是連漲之後,也必然會有大跌。這種事情,我們應該習慣,而不是動不動就擔心。要知道,如果真的擔心得與失的話,那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投資,這樣就可以免去這種麻煩。

普通人掙錢的確不易,所以個人最推薦的理財方法,還是屬於基金定投。也就是說,在固定的時間裡投入一筆錢,通過不斷購買來分攤我們在買入成本,這樣一來,未來基金上漲時,我們便能夠盈利。道理很簡單,但真正能夠做到的人,卻真的很少。

那麼,您覺得基金大漲一段時間之後,突然出現大跌的走勢,這時候要不要將基金賣出?您覺得普通人買基金,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普通人,又如何才能夠在這個市場當中掙到錢呢?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贊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fXZW3MBfGB4SiUwZfY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