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這篇文章告訴你(轉給大班家長)

2019-07-11     每天好習慣

再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大班的孩子就要讀小學了,然而,在不少城市發現有很多孩子退園去上幼小銜接班。

而且這現象隨著競爭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但現象熱不代表幼小銜接班就好。

孩子到底要不要上幼小銜接班?了解這幾個問題,你就會有答案了。

什麼是幼小銜接班?

顧名思義,幼小銜接班是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一種由家長、學校和社會共同作用的市場行為。

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提前適應小學環境,接觸小學知識,防止入學時不適應,落後於其他夥伴,總而言之,就是讓孩子提早接觸小學知識。

但是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幼小銜接班並不屬於正規的國民教育序列,也不是正常的幼兒教育階段,是一種自發的市場行為。

主要是社會的教育機構承辦,所以爭議性比較大。

幼小銜接班都教什麼

1. 語文:漢語拼音(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平舌音、翹舌音、前鼻韻母、後鼻韻母),簡單拼讀,基礎筆畫書寫,基礎字的書寫和認識。

2. 數學:1-10數字規範書寫、10以內的分解組成、1-100數字認知、相鄰數、10數以內加減法、鐘錶的基本認識、錢幣的基本認知。

3. 幼小銜接素質能力課程:音樂律動,專注力訓練,科學探索,創意美術。

可以看出,相當於把之前在幼兒園沒學到知識和小學一年級要學的知識教一遍,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對於這種班級,家長們往往覺得老師教的越多越好,孩子如果學不進去,就會認為孩子不適應,更需要加強。

這樣的行為真的對孩子好嗎?

很多家長是盲目跟風

隨著「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日益深入,家長們越來越焦慮,普遍高達60%以上,焦慮的重心也逐年下降。

《@所有人》演講者張釋文說:「城市越來越大,家長的焦慮已經從高考下沉到了小學、再到幼兒園,逐年下沉。」

由此推測,幼小銜接班其實是很多家長在盲目跟風,社會教育機構的宣傳加上家長的心態,導致跟風現象愈演愈烈。

網友劉女士說,這個幼小銜接班是去年她在女兒同學媽媽的建議下,一起參加的團購活動。

「一個學期500元,我們都報了,孩子彼此也有個照應」,她說道。

劉女士還表示,幼小銜接的問題,她聽身邊的小姐妹老早就說起了,當下輪到了自己的孩子,也想著提前學一學,為接下來孩子一年級生活做個鋪墊。

一家培訓機構負責人沈女士說,家長的焦慮,有時候會促使他們盲目跟風,特別是「搶跑」的心態,生怕孩子跟不上小學節奏,上個培訓班可以讓孩子更好地適應新環境。

所以,家長不明白孩子的發展規律就報班,容易盲目跟風,雖然說危害不大。

幼小銜接班的作用大嗎?

要說作用,肯定是有的。

起碼孩子是真的能學到寫字、拼音、算數啥的,也比別人早點接觸到小學知識。

也不排除有上了幼小銜接班之後能快速適應小學,成績優異的孩子,但我覺得背後的原因更在於家庭教育。

早學到不代表就優秀,因為小學知識都很簡單,重複學習就能考個不錯的成績,家長在家幫忙複習就能趕超其他人,即使是差生。

但是違背了孩子的發展規律,就得不償失了。

有沒有想過,孩子過早地接觸小學知識,然後等到真正上小學時,發現老師上課講的知識都會,就會有開小差,走神,不聽講等行為。

雖然這不是絕對行為,但是現象不少。

因為家長一味地讓孩子認字、拼音,導致入學時的新鮮感消失,沒有激情。

很多小學校長認為,品行習慣、自理能力的培養遠勝於知識儲備。

所以,正確認識幼小銜接班的作用很重要。


家長要有一顆平常心

很多孩子的焦慮都是家長傳播的。

總感覺少做一道題,多玩一次,就落後於人,但是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短跑,不需要衝刺取得勝利,而是耐力。

對孩子來說,在幼兒園階段不認識幾個字,拼音不行,算數不會,都是屬於正常現象,家長不必過分擔憂。

雖然有很多孩子在幼兒階段認識很多字,會背十幾首詩,那又能說明什麼?只能說剛開始的速度快,卻不代表之後能一直保持這個速度。

長跑大家都跑過,最需要的是什麼?就是耐力,誰的耐力強,撐到最後,才能反超。

孩子學習也一樣,與其過早開發,不如先培養他的習慣和思維。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說:家長一定要有一顆強大的平常心,不攀比,不盲從。好家長,不著急,好孩子,慢慢來。


報班不如培養他的好習慣

小學重習慣,中學重態度,高中重能力。

看了今年這麼多的高考狀元發現,學習有個好習慣真的是太重要了。

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就沒有後續動力,就如同汽油之於汽車,燃料之於火箭。

所以,趁著暑假培養他的這些習慣:

1、良好的作息習慣

按時早睡早起,增強時間觀念,為上小學做準備。

2、吃好早餐的習慣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早餐承載著全天80%的能量,早餐吃的好,心情才能好,培養健康意識。

3、自己收拾的習慣

讓孩子自己收拾房間、玩具、書包,改掉懶散的毛病,培養責任意識。

4、做事專注的習慣

小學課堂坐45分鐘,從暑假開始培養專注,上課就不會走神。

5、每天閱讀的習慣

每天閱讀30分鐘,時間久了就會形成反射,到了時間就會想起閱讀。

孩子都有其發展規律,家長切不可人云亦云,盲目跟風,造成「揠苗助長」的現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esvFGwBmyVoG_1Zd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