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來了,年底提新車三大注意事項,你們都清楚嗎?

2019-12-22   車技集合

還有一周的時間,我們就將迎來2020年的曙光,而再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們就將迎來農曆新年,這段時間已經可以稱之為年底,而到了年底,很多人發了年終獎之後,也會動起了買新車的念頭,畢竟開著新車回家過年,在很多地區也是很有面子的時期,而小編今天就來談談這段時間提新車,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



其實年底購車並不是一個很划算的選擇,一方面,很多熱銷的車型已經超額完成了全年任務,廠家這段時間內也不會壓很多庫存,很多時候,已經沒有了迫切銷量任務的廠家,在年底就需要提升利潤,在加上年底買車的需求很大,所以這段時間內,很多熱銷的車型的優惠幅度,都不如之前來得大,還有一些車型會出現加價才能提車的局面,所以很多時候,消費者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是否需要入手那些價格已經吸引力一般的熱銷車型?與其多花代價,還不如去入手一款不那麼熱門、價格相對實惠的車型,有時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如果打定主意去選擇入手相對不熱門的車型,首先就會遇到庫存車的問題,畢竟這些車型的流通程度比不上熱門車型,而遇到庫存車的機率會大不少,首先就是要判斷庫存的時間長短,這一點需要親自到提車地點去驗證,比如看看輪胎是否有異常,一般庫存半年時間的車型,都是經過了夏天的暴曬和冬天的冰凍,輪胎花紋會和剛出廠時候的狀態不一樣,更容易老化或者出現裂紋。而長時間的庫存,也會導致機油幾乎沒有流通性,沉積在油底殼底部,再經過半年時間,一些機油甚至會出現氧化變質的情況,這種現象,也能通過機油尺上的機油情況來判斷出來。



另外,消費者還會遇到質損車的情況,一般來說,很多存在小瑕疵的車型都叫質損車,在運輸途中受傷後,再經過修復,基本上和新車看不出來,這時候就需要消費者多個心眼,畢竟很多質損車只是傷了一點保險槓或者剮蹭,修復後基本看不出來,但是若當作新車購買,很多消費者都無法分辨,這時候消費者若不是專業人士,或者一時間鑑定不出來,就可以要求商家在銷售合同上註明「非質損車」,通過法律的途徑去有效保護自己,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




第三種情況就比較嚴重了,分為事故車和加裝車兩種,事故車的話很多消費者無法看出來,畢竟如今很多精修的事故車,就算專業人士也不會第一眼就能辨別出來,所以辦法還是和質損車一樣,在銷售合同上註明「非事故車」。而加裝車的話,一般則是新車的配置和商家的標準配置不一樣,很多是商家私自加裝配置,然後提升售價的一種伎倆,當然也不排除廠家自己出廠就增配的車,這一點也需要分辨清楚,避免買到價高質次的配置。



其實,以上三種情況不僅僅只是適用於年底,只不過在年底消費者希望迫切提車的心情下,更需要保持理性和冷靜,而在平時,這三種情況也需要消費者去留意,讓更多無良商家無所遁行,才能真正維護汽車銷售市場的正常秩序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