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事件」每天都會有,因為餐品包裝中存在有害物質,「麥當勞」在這兩天登上了微博熱搜。一種經常吃的「快餐食品」,怎麼又和致癌扯上了關係?我們普通人該如何看待這件事?在不惶恐的前提下,我與您探討下這個問題。
明確事件經過:
用白話給大家講述事件經過:相關環保組織發布檢測報告稱,麥當勞、漢堡王等餐飲巨頭的包裝中含有污染物—「PFAS」。
之所以事件的發酵速度如此快速,主要是由於「事件主角的影響力」和「PFAS的危害」,「PFAS」進入機體後很可能會誘發甲狀腺疾病、肝損傷、甚至癌症等一些問題。
「PFAS」的英文全稱是per/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類化合物);「PFAS」的使用效果很優秀,它具有很強的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並且疏水疏油,這些優秀的特點造就了它超高的「出鏡率」。「PFAS」以表面活性劑的身份出現在了很多種工業產品中,這其中包括化妝品、不粘鍋、油漆、化纖衣服、雨傘雨衣、牙線、塑料等多種物品,它廣泛應用於洗化、建築、電子等多個領域,這是一種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的物質。
食品的包裝袋上為何會有「PFAS」?
裝炸雞等食物的「食品包裝袋」,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其中會有一層由高分子聚合物構成的「隔油且隔水的塗層」;然而這種高分子聚合物的降解條件比較嚴格,日常溫度根本達不到其降解的溫度,所以當這些高分子聚合物被加工成為塗層的時候,必須要有「表面活性劑」進行參與,此時「PFAS」恰好出現,實惠且性能優良的特點增加了它在包裝中出現的頻率。
「PFAS」對身體會有危害嗎?
這想必是大家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因為「PFAS」難降解,所以當我們不小心攝入之後,那就很可能無限期停留在我們的體內;如果機體長期接觸「PFAS」,那就很可能干擾到機體正常的內分泌功能(干擾體內甲狀腺激素和雌激素的正常「運轉」);增加體內膽固醇水平,誘發超重和肥胖;影響身體強大的免疫能力 ,降低身體對於病毒等有害物質的防禦能力;除此之外,「PFAS」的攝入還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甚至會增加腎癌等癌症的發病風險。
既然有危害,我們該怎樣做?
- 平衡膳食,多素少葷:
「吃」是生活中基礎且簡單的一件事情,同時它也是需要我們謹慎對待的一件事情。「PFAS」在很大程度上有被人體通過進食攝入的風險,通過很多「居民膳食的暴露研究」可以發現,水產、肉類、蛋類等動物性食品中含有「PFAS」的風險更高,日常餐食做到「食物多樣、多素少葷」對於控制「PFAS」有實質性好處。
- 使用鍋具要「留神」:
上文已經提到過,「PFAS」在不粘鍋廚具中有所應用,之前生產的不粘鍋塗層中的確含有一定量的「PFAS」。
選擇鍋具廚具時,建議大家購買「不含有PFAS的產品」;選擇「沒有塗層的鍋具」,安全係數更高。
對於這件事,調整思想遠比「學會預防」重要得多:
- 明確「預防+整改」的關鍵點:
對於「PFAS」,我們能做到的「預防細節」並不多,從根本上降低其對身體的威脅,更需要「上層機構」對「PFAS」嚴格管理,實施有力監測。所以,某些觀點談到的「預防方法」不可盲目跟從,有些「措施」可能存在商業誘導(例如購買XX品牌的包裝袋等)。
- 看到此類新聞,不要慌張:
如果您細心關注朋友圈,你會發現有太多的「食品安全」、「疾病危害」等類型的新聞博人眼球,但「真假皆存」,各位應該有「基本的辨別態度」。
看到一些熱點新聞,別著急惶恐,仔細看看「權威平台」說的一些話、發布的一些信息,不急於評判,對於謠言要勇敢拒絕。
對於「PFAS」這件事,我們的國標根本不允許在食品包裝中添加這種物質,對於我們並不存在「新聞中的危害」,所以我們很幸福,大家應該「放心」。
快餐很流行,炸雞、薯條很好吃,所以這則關於「PFAS」的新聞尤為被大家關注。用「飲食智慧」去戰勝「危害言論」,科學看待每一件貼近生活的事情,您的生活將會格外幸福。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