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遠志 胡曉
「我和其他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的呀!」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的護士佘沙曾多次請戰前往武漢一線,她這樣對院領導說。
佘沙今年24歲,是汶川縣漩口鎮宇宮村人,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倖存的她,曾見證了全國各地對災區人民無私的愛心和援助。佘沙說:「我們那兒房子都倒了,一片廢墟,然後就看到很多醫護人員,還有一些部隊的軍醫穿著白大褂過來,到處給我們消毒,幫助救治傷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廢墟中那些冒著生命危險拯救生命的白衣戰士,感動了12歲的小佘沙,從那一刻起,她的心中就埋下了從醫的種子。從四川省護理職業學院畢業以後,佘沙進入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成為了一名護士。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四川組織醫療隊支援武漢,她第一時間就報了名。
多次請戰,終於在2月2日上午11點,在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赴湖北醫療隊佘沙也在隊伍中做出發前的最後準備。
來到湖北後,佘沙就立即投入到工作崗位中,和同事們在醫院並肩作戰。每天大部分時間奔走於病房之間,用貼心細緻的服務照料著病人。一個月下來,身邊的同事也都對這個來自汶川勤勤懇懇懂得感恩的姑娘讚許有加。
「我覺得我們中國人非常團結,哪裡有災難,其他地方的人都會過來幫忙,都會儘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佘沙說。
佘莎哥哥在為村裡消毒
妹妹在前方征戰,作為哥哥的佘青松也沒有閒著。從疫情發生後,他就加入到村裡的消毒防疫隊。每天背負著消毒噴霧器,不定期對村社的角落進行噴洒消毒。在他看來,妹妹去到一線加入湖北醫療隊,為抗擊疫情做出貢獻。「妹妹能參加前方支援,這是她應該做的,我們都很支持。」佘青松說,得知妹妹多次請戰,他和父母都非常支持,希望她自己要做好本職工作,早日平安歸來。
佘莎媽媽參加志願服務
佘沙的媽媽劉群常年在家,照看著年逾九旬的老人。她一邊照顧家庭,一邊還履行著宇宮村網格員的職務。每天堅守在村道防疫卡點,查車輛、量體溫、做登記。女兒在前方抗擊疫情,媽媽同樣留守在家鄉守護著平安。
「我很高心女兒能去武漢,她是我們的驕傲。」佘沙的爸爸佘開雲,一直在村子附近的阿壩鋁廠上班,他說5·12汶川大地震的時候,兩個孩子都還小,雖然大地震毀壞了我們的家園,但全國各地的好心人幫助我們從廢墟中站了起來,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疫情期間自己在工廠上班,為恢復生產儘自己的一份力。如今兩個孩子都大了,看著他們很懂事,他也很高興。採訪中,他很想告訴女兒。「家裡一切都很好,在外邊要照顧好自己和同事,不用為家裡擔心。」
在汶川,以佘沙一家人為代表的汶川各族人民,疫情面前他們都奮戰在不同的崗位上,為了一個同樣的目標,共同為打贏這場疫情狙擊戰出一份力。
祖國母親給了汶川人第二次生命,全國人民給了汶川人重生的力量,如今的汶川,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老百姓安居樂業、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全縣各族人民牢記勤勞感恩、自強不息的汶川感恩精神,攜手構建「我為汶川、汶川為我、身為汶川人、樂在汶川中」的共同精神家園,讓感恩黨、感恩祖國、感恩手足之情在汶川成為一種自覺習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Q7HtHABgx9BqZZId4u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