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靈遙去電影院裡看了鄧超、俞白眉主演的《銀河補習班》。
電影里,男主馬皓文(鄧超主演)是既一個建築設計師,也是一個一心撲在兒子身上的父親。
結果,命運卻給了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他所設計的東沛大橋,在落成的那一天塌了,獲罪坐牢7年。
出獄後,他才發現,不僅自己的妻子改了嫁,連唯一兒子馬飛也成了寄宿學校里的「問題學生」,還差點因為成績墊底,被教導主任開除。
於是,當著眾人的面,馬皓文替自己的兒子誇下海口 ——「一個學年的時間,從班級墊底,考到年級前十」,並且,「從學校走出去的那一刻,他將是這個學校里最出色的孩子」。
看到這裡,本以為這會是一個與《墊底辣妹》相似的故事:一位父親想出了各種法子,教會自己的「笨蛋」兒子,巧解習題,逆襲年級前十。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位父親卻教會了兒子比解題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找到你前進的方向。
自從我們踏入校門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被老師訓練著去解決習題,並以「是否能得出標準答案」來劃分「好學生」和「差學生」。
於是,越來越多的孩子們,不得不把大把大把的時間,投入到了學習里,以期考到一個高分,然後去到一所名校里深造。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問過自己,到底為何要出發。
同樣,在電影里,馬飛與爸爸馬皓文也有過這樣的一段對白 ——
「你有沒有想過長大要幹什麼?」
「清華北大呀,媽媽說的」
「清華北大只是過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是射箭,夢想就像是箭靶子。如果你連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於是,在爸爸的帶領下,馬飛走上了一條與其他同學都不同的人生路。
—— 當其他同學都在挑燈夜戰完成作業的時候,他可以玩自己喜歡的模型飛機和電腦;
—— 當其他同學都在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答卷的時候,他可以交出一份不一樣的作文考卷,得到了多位教育部老師的好評;
—— 當其他同學都在為了期末考試而熬夜奮戰的時候,爸爸帶著他去參加了他最喜歡的航展,站在了角度最好的山上,去觀看飛機飛過頭頂時的壯麗景象。
也是在那一刻,馬飛終於發現了自己心中真正的熱愛 —— 做一位偉大的飛行員。
不得不說,有別於別家孩子的「會來事兒」,馬飛這孩子的腦袋裡,從小就「缺了根弦」。
—— 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只有他一人,永遠都沒有辦法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出正確的動作;
—— 在學校里讀書的時候,只有他一人,會把《笑傲江湖》這本雜書偷偷帶來看;
—— 甚至,在他媽媽的眼裡,他都是一個「完了,徹底沒救了的孩子」。
然而,在爸爸的眼裡,馬飛一直都是最與眾不同的孩子。
在電影里,有這樣的一個場景:
在父子倆出去旅行的路上,馬飛因為中途下車給爸爸煮泡麵上錯了車。結果,兩人不僅走散了,還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
而馬飛,這個才十多歲的孩子,卻因為留在原地等爸爸,被困在了洪水裡,命懸一線。
在所有救援人員都打算離開的時候,十幾歲的馬飛坐在了一個門板上,吹著哨子,打著手電筒,奮力地劃了出來。
這個奇蹟的創造者,正是這一對父子。
當在馬飛被困在洪水的時候,是他的父親,一次次地舉著話筒在外呼喊著 ——
「如果你能聽見,兒子!」
「看看你周圍有什麼!想辦法!」
「動你的腦,想辦法!你能出來!你能出來!」
正是父親毫無保留的信任與鼓勵,十幾歲的馬飛才能夠想出一個在課本上完全不會教的法子,成功地脫離險境。
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里,大人要多多去看到孩子的優點,告訴孩子,你是一個很棒的人,我為你感到驕傲。
唯有這樣做,孩子才能夠在壓力和挑戰面前,鼓起勇氣,再進一步。而,在生死關頭,這,便是救命的稻草。
所以,當馬飛走出太空艙的那一刻,我便相信,他一定能夠創造奇蹟。
看完了整部電影,我才發現,信任與支持,永遠是父母能夠給孩子最棒的禮物。
正是有了爸爸無條件的信任,馬飛才能夠在一次次的壓力面前,成功地找到標準答案以外的解決方案,突破困境。
同時,也正是有了爸爸的支持,馬飛才能夠大膽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擔心被社會拋下。
然而,也恰恰是因為一直都在做著自己最喜歡的事情,馬飛,這位曾經眾人眼裡的「煤球」,才能像鑽石一樣,閃爍著最耀眼的光芒。
所以,親愛的孩子,成功沒有標準答案,你的人生也是,請勇敢地走自己的人生路,讓整個世界來為你開道吧。
以上,願觀影愉快。
註: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