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士開車來到一個小城市的加油站,她本想開到自助加油泵那邊加油的,卻無意間駛入了人工服務的加油泵前。當時,她並未意識到享受人工服務是需要交費的,付款時才發現每加侖汽油多收了50美分的服務費,心裡特別不痛快。
丈夫得知此事後,認為每加侖多收50美分服務費違反了美國聯邦法的規定。他很快算出,加油站多收了她7美元,如果在自助泵加油的話,花同樣的錢可以讓汽車多行駛128餘英里。他非常惱火地說:「額外收取人工服務費,簡直如同搶劫!」 就因為這點小事,夫妻倆整整一天都挺鬱悶。
家裡老人知道事情的原委後,微笑著對憤懣不已的夫妻倆說:「你們兩個別犯傻啦!知道嗎?僅僅7美元,就買走了你們倆兒一整天的快樂!」 一番話鞭辟入裡,讓夫妻倆如夢初醒。丈夫有感而發說:「我們壓根兒就沒意識到,我們的快樂竟然如此廉價。不僅如此,倘若我們還不立即停止憤懣的話,我們的快樂的價值還會繼續貶值下去。」
科學家們研究證實,快樂是可以學習和培養的。一個人要想得到快樂,就得培養積極的情緒,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現實,讓解決問題的意願主導行為,還要適當地控制慾望,並切合實際地調整奮鬥目標。只要照此行事,必能享受到更多的生活樂趣。
人們在自由狀態時,會感到生活更快樂,然而消沉者不同,他們無論工作還是休閒,陰沉的心情都不會改變。從情緒的角度看,人人都有自己的興奮點。有的人興奮點比較高,看到鮮花就高興,給點鼓勵就振奮。有的人興奮點比較低,整天心如止水的樣子,掀不起高興的浪花。
快樂作為情緒的一種,也會有所波動、有所起落。一個人憤怒指數越高,幸福指數就越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快樂點,有的人快樂點比較高,有點好事就開心,給點陽光就燦爛。有的人快樂點比較低,承受美好生活的滋潤,卻老是高興不起來。
人的快樂點有遺傳的因素,也有習慣的影響。也就是說,人的快樂點不是一成不變的,至少習慣的影響部分是可以改變的。快樂點低的人,只要能豁達一點,再想開一點,心情總會隨之開朗起來,快樂點也會隨之水漲船高。
恰似某位住在養老院的老人所說:「我有幾條簡要的快樂法則:一是心中無恨;二是腦中無憂;三是生活簡單;四是多點給予;五是少點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