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不知道」?

2019-05-11     南京發布

玄武湖曾徹底消失過?

「劉德華」的名字上過南京城牆?

甘熙故居真的有「九十九間半」房子?

泥馬巷的傳說故事講的啥?

……

說真的

有些事南京人自己都不知道

來看看啊

南京是歷史上第8個被稱為「南京」的城市

好吧,這句話聽起來有點繞,解釋起來就是,在漫長的歷史中,曾經有8個城市被稱為「南京」

最早的是哪裡?鎮江。公元317年,司馬睿為了安撫北方的僑民,在北方人聚集的京口設置了南徐州。而當時的百姓把京口稱為「南京」。

NO.2成都。公元756年,為了躲避「安史之亂」,唐玄宗逃到天府之城蜀郡(今成都),把蜀郡改名為成都府,由於位於京城長安以南,所以成都又被稱為「南京」。

NO.3遼寧的遼陽。公元92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即位,為了擴張領土,四處征討,次年,他把屬地遼寧命名為「南京」。

青鋒 攝

NO.4幽州(今北京)。公元936年,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反對後唐,以燕雲十六州為條件,求助耶律德光發兵。耶律德光親自率領5萬兵馬打敗了唐軍,將石敬瑭立為後晉皇帝。得到了燕雲十六州的耶律德光把幽州改為「南京」,而之前稱為「南京」的遼陽,則被更名為「東京」。

NO.5宋州(今河南商丘)。宋州曾經是北宋皇帝的發祥地,正因為如此,宋真宗景德三年,宋州被升為應天府,又因為它位於都城汴京的西南方向,所以在公園1014年被更名為「南京」。

NO.6平州(今河北盧龍)。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把會寧(今黑龍江阿城縣南)定位都城。到了1123年,金太祖把平州定位「南京」。

NO.7汴京(今河南開封)。公元1153年,金海陵王奪取政權後,把都城從會寧遷到了燕京,因為汴京在燕京的南部,所以被稱為「南京」。

最後輪到咱南京了,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建立明朝。

南京人為什麼選梅花為市花?

南京種植梅花的傳統在六朝很興盛,梅花妝的典故就出自南朝時期。相傳,南朝宋武帝之女壽陽公主曾在正月初七躺在含章殿小憩,殿前的一朵梅花恰恰落到她的額頭上,將額頭染出花瓣狀。宮中的女子見公主額上的梅花印十分美麗,於是紛紛摘梅花貼在額頭,後來梅花妝傳到民間,成為當時女子爭相效仿的妝容。

六朝後,諸多文人墨客在南京賞梅留下諸多詩文畫卷,1982年,在南京市第八屆人大第二次會議上,市政府決定將梅花定為南京市市花。

李曉飛 攝

南京人為何如此喜愛梅花?百花園中,梅花開在先,梅花五朵花瓣象徵快樂、幸運、長壽、順利、和平,再加上南京有梅花山、梅園新村等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梅花理所當然地成為南京市市花。

南京地鐵的標識就是梅花,中間飾以變形的「M」作為「花蕊」「,M」出頭一點代表了漢字「市」,意為地鐵是作為南京市的市內交通。

地鐵二號線每個站都是一個節日風俗?

說起來挺神奇的,但的確是真的。

南京地鐵二號線用11個站點表現了我國法定傳統節假日——元通代表「元宵節」;興隆大街代表「國慶節」;集慶門大街代表「中秋節」,茶亭代表「清明節」;莫愁湖代表「端午節」;大行宮代表「春節」;明故宮代表「重陽節」;苜蓿園代表「七夕節」;鍾靈街代表「冬至」;馬群代表「元旦」;南大仙林校區站則代表了「國際勞動節」。

玄武湖曾徹底消失過?

玄武湖別名後湖,六朝時是皇家園林,後來到了北宋,王安石被派來管理南京,王安石向宋神宗上奏泄湖為田,宋神宗應允,於是玄武湖在北宋徹底消失,變成了田地

宋代之前的玄武湖面積曾是現在的3倍,直到元末南京城北用水排水出現嚴重問題,才將玄武湖疏浚恢復,只是面積已大大縮水了。

南京有個罵駕橋,「罵」的是誰?

罵的還不是普通人,正是朱元璋。膽子是夠大的,裡面的故事有些曲折。

朱元璋還沒有稱帝的時候,曾和陳友諒在鄱陽湖上交戰,朱元璋在兵力上稍弱勢,混戰中,朱元璋所在戰船被陳友諒部下圍困。緊要關頭,朱元璋手下一個長相跟他相似的部將韓成挺身而出,裝扮成朱元璋的樣子,並向敵軍大喊:「如果你們放了我的部將,我就投河自盡。」這一個障眼法迷惑了陳軍,朱元璋趁機逃了出去,之後多次組織反擊,最終打敗了陳友諒。

朱元璋稱帝後,分封功臣時,把對自己有救命之恩的韓成忘記了,韓成是獨子,他去世後母親無依無靠,只能靠乞討生活。

一天,韓母在一座橋上碰上朱元璋的鑾駕,她站在橋頭對著朱元璋痛罵。朱元璋聽到後沒有生氣,反而走下橋去給韓母賠罪,追封韓成為高陽侯,贍養韓母。後來,為了紀念韓成,就把高陽侯府所在的巷子命名為「韓家巷」,而韓母痛罵朱元璋的那座橋就被稱為了「罵駕橋」。

甘熙故居真的有「九十九間半」房子?

甘熙故居又叫甘家大院,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是中國最大的私人民宅,與明孝陵、明城牆並稱為南京明清三大景觀。

它的建築風格不是完全的蘇式,也非徽派,而是有南京自己的風格。它在徽派基礎上,吸收了太湖流域的建築風格,比較注重細部的雕琢,內部的木刻石雕都十分精美。這座大院最獨特的地方在於它一反傳統,採取坐南朝北的方位,跟絕大部分的中國建築都不一樣。據說這是因為甘氏的祖先在北方,後來南遷至此,這樣的朝向是為了感念先祖。

在南京地區規模較大的多進穿堂式民居,都俗稱為「九十九間半」,究其原因,九是最大的陽數又是吉數,過九到十就到了頭

中國最大的宮廷建築是故宮,號稱「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最大的官府建築為孔府,號稱「九百九十九間半」,而民居則最多不過「九十九間半」了,這半間既表示沒達百間的謙虛,又有僅半步就到目標的得意。其實甘熙故居總共有房間162間。

南京的狗耳巷和狗有沒有關係?

狗耳巷在鼓樓區新模範馬路西段北側三牌樓一帶,有時候,狗耳巷也被人們喊成「狗耳朵巷」,乍一聽,這個巷子的名字和狗有關,其實它的由來跟狗一點關係沒有。

關於這個地名的由來,流傳兩種說法。

一種是,古代這裡有一條很大的溝,當時人們把它稱為「溝兒巷」,時間久了,就被訛傳為「狗耳巷」。第二種說法是,這個地方曾經聚集了很多外國人,外國人看見漂亮姑娘就喊「Girl!Girl!」時間長了,人們喊這條巷子叫「Girl巷」,用中文來說就是「狗耳巷」。

南京城牆的磚為什麼顏色不一?

南京城牆城磚的燒造地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游的今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五省。由於地域廣袤,各地土質不同,城磚的顏色也就五花八門。

經過專家深入探究,南京城磚共有青、灰、白、紅四種顏色!青色和灰色最為常見,白色相對較少,紅色最為稀少。

每一種顏色之中又有不同,比如白色,就分為米白色、灰白色。紅色,也可分為鮮紅色和淡紅色。紅色是南京城磚中最為稀少的顏色!

專家推測,紅色城磚其實是一種「欠火磚」,往往外面是紅的,裡面是青灰色。燒磚時,這些磚被放置在窯內底部或比較偏的地方。城磚燒好後,要往窯里潑水,使之迅速冷卻,這在工藝上被稱為「轉泑」。但對這些磚頭的潑水冷卻沒有做到位,致使表面沒有呈現青灰色的效果,而成了更引人注目的紅色。解放門、光華門附近都有紅色城磚。

「劉德華」的名字曾上過南京城牆?

這是真的!不過,這個「劉德華」不是明星劉德華,而是一位普通的明代江西人劉德華,之所以城磚留名,是因為他直接參加了南京城磚的燒造工作。

朱元璋建造城牆時,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將來追查有據,朱元璋命令官員在城磚兩側留下銘文,標明城磚的產地名稱以及參與燒磚的各級官員、民工的姓名信息。

南京明城磚的銘文常見的格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磚文分別摹刻在城磚兩側,一側記錄城磚燒制產地府、州、縣地名和府級提調官、司吏、縣級提調官、司吏人名信息;一側記錄總甲、甲首、小甲、窯匠、造磚人夫等人名信息。另一種磚文全部集中於城磚一側,記錄產地、提調官、司吏、總甲、甲首、小甲、窯匠、造磚人夫等地名、人名信息。

而且,可以看出城磚的「劉」不是繁體字,因為明代初年把劉寫成「文刀」的簡體寫法在民間就較為流行了,這種寫法在南京城磚銘文中並不罕見。

聚寶門(即中華門)因為沈萬三得名?

傳說就是傳說,當然不能當真。

雖然很多人都以為,朱元璋強行徵收了沈萬三祖傳的聚寶盆,埋在第一道瓮城東面的牆下,但根據清人編撰的《明史》,沈萬三其實是個地地道道的元朝人,生於元朝,死於元朝。明史學者顧誠也曾考證過沈萬三及其家族事跡,證實明朝沒有沈萬三。

關於中華門的歷史,可戳《南京,話說正南門……》

600多年前就擁有姓名的閱江樓只有18歲?

「京城之西北有獅子山,自盧龍蜿蜒而來。長江如虹貫,蟠繞其下。上以其地雄勝,詔建樓於巔,與民同游觀之樂。遂錫嘉名為『閱江』雲。」(出自宋濂《閱江樓記》)

1374年(洪武七年)春,朱元璋在獅子山建一樓閣,親自命名為閱江樓,並以閱江樓為題,命令在朝的文臣職事們各寫一篇《閱江樓記》。這還不夠,朱元璋又親自撰寫《閱江樓記》等三篇文章,動用了服刑的囚犯,在獅子山頂修建了地基。

張健 攝

朱元璋這麼喜歡閱江樓是有原因的。朱元璋在稱帝前,在獅子山上以紅、黃旗為號,指揮數萬伏兵,擊敗了勁敵陳友諒40萬人馬的強勢進攻,為他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基礎。

可惜的是,他寫了樓記、打了地基後又突然決定停建閱江樓,他在《又閱江樓記》中說明了停建的理由:一是上天託夢給他,告誡他不要急於建閱江樓;二是在他經過深思熟慮後,覺得應該抓迫切需做的大事,建閱江樓這事應該緩一緩。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是集中財力人力修建南京和中都鳳陽的城牆,後來連中都鳳陽的城牆也因耗費巨大而停建了。

這一停就是600多年,直到2001年才建成此樓。

泥馬巷的傳說

泥馬巷在朝天宮附近,鄰近三山街,據說,泥馬巷是宋高宗命名的。清道光《金陵覽勝詩考》稱:「泥馬巷,宋高宗南渡避難,騎馬渡江,至此始知為泥馬。」

「靖康之變」後,當時還是康王的宋高宗趙構被金人抓住,被拘禁起來,後來趙構偷跑出來,無奈到建康江邊,騎的馬被射死了。他以為這次沒希望了,豈料出現一個老道送了一匹馬給他,讓他朝東南方向逃。

只想著活命的趙構一路狂奔,竟然神奇地到了江對面的岸上,然後就被馬掀翻到地上。他沿著馬跑的路徑追去,看到一個廟,廟裡供奉的崔富君和自己遇見的道士一模一樣,而且這個崔富君還牽著一匹泥雕塑馬。為了感謝神靈幫助,趙構登基為帝後,把這個地方命名為「泥馬巷」。

南京這麼多好玩的故事

留言說說小布不知道的呀

重點閱讀推薦

  • 鼓樓區公布今年學區劃分,全市的情況......

  • 40萬+!這條南京宣傳片刷爆朋友圈,你還沒看過?

  • 南沿江鐵路有新進展!這些地方到南京只要1小時

  • 在南京,怎麼養老?

  • 寧淮鐵路有新進展!南京1小時可到淮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OLqCGwBmyVoG_1ZHnOU.html


全額退費!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