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已經步入尾聲,9月也越來越近,又會有一批新生開始步入求學階段。教育,是每一個家庭關心的重點。為了給自己的孩子一個好的教育環境,很多家長不惜一擲千金也要幫孩子爭取到又好學位的房子,甚至還有家長未雨綢繆在孩子還未出世時便開始謀劃買房。而現在市面上卻有著「學位房」和「學區房」兩種概念的房子。兩個雖然僅一字之差,結果卻是截然不同。
一、定義
學區房只指政府證據生源情況來劃分的一個範圍。在這個範圍里的學生可以通過享受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
學位房是指開發商通過與學校簽訂相關的協議或者合同達成合作關係,業主買房後會獲得一些學校的「學位」,業主的子女在入讀指定的學校不需要參加考試、電腦派位;也就是說只要你有購房合同或者房產證就可以在相應的學校上學。
二、區別
規定不同
學位房,一般就是跟指定學校有聯建關係或合作關係,然後買這個房子帶上一個上學的指標。
學區房,教育部門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都是免試就近註冊登記入學,按照學生的戶籍所在地,由教育部門統籌安排就近入學
學位保障不同
學位房是開發商給業主的承諾,購房後就有資格入讀該學校,即買了這個房子,就一定有上學的學位
學區房受生源人數影響,每所學校每年招生區域也會適當進行調整,也就是說,可能你買房子的時候,這套房子還是這個學校的學區房,但是當你還在要上學的時候有可能這個小區又被劃到了另外一個學校的片區,上學沒有一定性的保障。
入讀政策不同
學位房應至少提前三年購房,部分學位有年限限制。
學位房的很多學校規定孩子落戶學區房三年後才能入學,否則要交贊助費,學區房由政府劃分,不同年份會有所調整。
雖然對比之下學位房的優勢更明顯,但這類房源不一定在學校所屬劃分區域,而且有的學位房,開發商還會附帶房源面積、房屋總價,購買時間送入學要求等;學區房屬於教育部劃分的就近免試上學所屬學校的區域,該區域教育資源雄厚,人文環境較好,且購房中沒有過多的附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