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扶志激活鄉風文明細胞,淮北這個愛心超市真棒

2019-11-01   淮北綜合廣播

濉溪縣四鋪鎮北陳村有這麼一家愛心超市,裡面的日常生活用品應有盡有,可在這裡買東西卻不能用錢,而要用積分兌換。貧困戶劉大永精心挑選後,用14個積分兌換了一個燒水壺和一塊香皂。

在愛心超市,劉大永拿著積分準備兌換日常用品

為了進一步激發貧困戶參與農業、農村發展的積極性和自我脫貧的主動性,四鋪鎮北陳村在村部設立一家愛心超市,將「物資幫扶」切換成「積分獎補」,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的自主發展、主動脫貧的內生動力。

愛心超市兌換的商品為百姓日常使用物品,包括生活用品、廚房用品、小百貨、生活用紙以及小電器等。在超市一側牆上,貼有積分兌換一覽表,每件商品需要兌換的積分一目了然,方便村民查找。比如,一塊香皂或一個垃圾桶可用2個積分兌換,一袋洗衣液或洗衣粉可用5個積分兌換,一把雨傘可用8個積分兌換,一袋米或一袋面或一桶油可用10個積分兌換。在兌換的單項商品中,最少的需要1個積分,最高的需要12個積分,是一個電熱水壺。

打分表上,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滿滿希望

如何獲得積分,是村民最關心的話題。據村黨總支書記陳礦介紹,為了保證積分兌換的公平公正性,每月中旬鎮村幫扶責任人對貧困戶「五凈三規範」等情況現場打分。積分標準包括14項,其中貧困戶「五凈三規範」8項分別對應1分值,子女贍養義務、扶貧政策知曉率、帶頭髮展產業各占1分值,各級表彰占9分。愛心超市由村文書負責管理與服務,根據貧困群眾需求和季節變化,安排及時補貨調貨,貨源主要來自鎮村兩級扶貧資金補貼和愛心人士捐贈。此外,超市還設有監察員,定期查看物品出入庫台帳及積分兌換台帳、捐贈物品的捐出和登記台帳等,監督愛心積分管理並及時對積分情況予以公開。

「愛心超市能夠消除、改變當前少數貧困戶『坐等靠』的思想傾向,引導群眾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逐步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百姓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北陳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譚如意表示。

來源:文明濉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