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五毒之一的蜈蚣,是大大的毒蟲,腳上的毒腺口會分泌出無色是透明的粘液,這就是所謂的蜈蚣毒素。被蜈蚣咬一口,就會非常疼痛,周圍紅腫,嚴重的會導致休克、心臟和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蜈蚣畏光,喜歡棲息在一些潮濕陰暗的地方,比如潮濕的牆角或者磚塊下、爛樹葉之下,或者破舊潮濕的瓦房裡,在農村裡非常常見。但是,家禽中最普通的雞卻是蜈蚣的天敵。
雞喜歡吃各種各樣的小蟲子、昆蟲,而吃下蜈蚣卻毒不死公雞則是因為公雞全身都長滿了羽毛,但是蜈蚣用來注射毒液的尖牙比較短,無法咬到公雞的肉體里。就算蜈蚣纏繞住雞的爪子,也因為雞爪布滿了厚厚的角質物,相當於給雞穿了一件防護甲,讓蜈蚣無法注射毒液。最後一個原因就是,蜈蚣的毒液主要是溶血蛋白,只要不讓毒液進入血液,蜈蚣毒就不會產生作用,這也是有人用蜈蚣當補品或者泡酒的原因。
而公雞見到蜈蚣的時候都是用尖尖的嘴巴將蜈蚣啄死,然後再吃下去,但是雞吃下去的食物不會馬上進入胃部,而是會儲存在脖子下面的一個叫雞嗉囊儲物囊里,然後再進入雞的胃部里消化,整個過程並沒有讓蜈蚣的毒液接觸到雞的血液,而且雞的肝臟還有排毒的功能,這樣蜈蚣的毒自然就對公雞沒有什麼影響了。同樣的道理,母雞吃掉蜈蚣也不會中毒。
而農村裡還有一種公雞吃完蜈蚣性情大變,到處追著人啄,全身處於一種戰鬥的狀態的現象,這又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公雞吃完蜈蚣會更兇猛呢?
作為農村三霸之一,大公雞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攻擊性,兇猛是公雞的特性。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老農認為,公雞吃下蜈蚣之後,之所以變得更兇猛,是因為蜈蚣體內的毒素來合成某種激素,這種激素導致了公雞體內激素分泌不均衡,所以變得更有攻擊性,更加兇猛。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公雞吃下蜈蚣都會性情大變的,多數公雞吃下蜈蚣以後並不會有什麼很反常的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