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聆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定有很多家長都經歷過這樣一種情況:一個好好的廠和自家的孩子突然冒出來一句「屎尿屁」的,家長聽到這些話,自然是立馬黑臉加瞪眼,還會特別詫異,小孩子生活在幾乎與髒話隔絕的環境里,為什麼還會「出口成髒」呢?
葡萄最近突然特別喜歡說「屁」這個字,比如喊爸爸的時候會說「爸爸屁屁」。除了說「屁",還喜歡說「我要把你踢飛」,「我要把你踢到樓下去」。有一次在幼兒園裡,竟然對著別的小朋友說,「你這雙鞋子的顏色像屎一樣!」氣得那個小朋友哇哇大哭,還被人家的家長打電話找上了門。葡萄的爸爸深感頭痛,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孩子在每一個發展階段,看似不可理喻的行為,其實都是有一定的深層原因的,有些隨著他自我探索的完成,慢慢就會「正常」起來,沒必要想得太複雜,當然若是能夠了解到這些知識,加以引導會更好。
一、為什麼孩子熱衷於「屎尿屁」?
1.僅僅覺得好玩
家長認為孩子說「屎尿屁」,就是說髒話,實際上,這也是我想和家長探討的。對於3歲左右的孩子來說,還分不清什麼是髒話,什麼不是髒話。家長認為「屎尿屁」髒,是髒話,這只是大人的看法而已;在孩子眼中,說「屎尿屁」只是覺得高興,並不認為髒、臭。「髒」或「不髒」,因孩子大人不同的標準而不同,想法不同,作法自然就不同:認為髒的,就要制止,不認為髒的,就想多說,好玩,僅此而已。而4歲以上的小朋友,也知道「屎尿屁」這類話不雅,不該說,但正因為不好如果說了,才更刺激,類似於冒險和叛逆的心理。家長如果大加制止、嚴厲批評,容易出現兩種極端:一是孩子不敢隨意說話,二是更重的敏感和叛逆。
2.缺少關愛
一般來說,越少被父母關注、情感越饑渴的孩子,小時,越愛說「屎尿屁」之類的話,大時越愛髒話連篇。這是因為,孩子情感饑渴,缺少父母的愛,特別想獲得愛,出於心理補償作用,他們想用「屎尿屁」髒話來吸引大人的注意,獲得關注,獲得愛;另一方面,缺愛的孩子感覺到,這些「污言穢語」能對他人產生影響,比別的詞更有力量,可以幫助ta們更好地表達和宣洩負性情緒,宣洩他們缺少愛和理解的痛苦與煩悶。所以,孩子愛說髒話,父母就要多反思,是不是你不夠愛或愛的不到位,才讓他愛說髒話?說髒話,是孩子潛意識在替自己的不滿吶喊!
3.必經的成長期
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表現。3到5歲的孩子,會進入一個「污言穢語敏感期」,也叫作「詛咒敏感期」。言語上經常會出現「屁」「臭」「屎」「死」等詞彙。到了4歲以後,又會出現一些「我要打死你」「我要殺了你」等一些很讓大人頭疼的狠話、粗話。
每對父母,都應該守護住孩子的「詛咒敏感期」,面對孩子滿嘴屎尿屁,家長應該保持什麼樣的心態呢?
二、孩子愛說「屎尿屁」,家長應該保持什麼樣的心態?
1.放鬆心情
最最重要的是:放鬆心情,不要把「屎尿屁」這樣事兒當回事!從心理學來說,小朋友喜歡談論「屎尿屁」,是非常正常而又自然的。這是他們朦朧的性意識崛起的標誌,屬於ta們的一種本能,這只是孩子成長的階段性特點,過了這個階段自然就不說了。想想看,我們成年人,誰還會對這個話題津津樂道呢?家長要尊重孩子成長的正常階段,要做的,只是一點點無所謂的淡漠和含蓄有效的引導!
2.不要反應過激
家長對「屎尿屁」的反應,讓孩子更愛說「屎尿屁」。3-5歲的孩子對污言穢語很敏感,因為他們發現,「屎尿屁」這樣的詞彙很有力量,能引起大人的強烈反應,因為這些話在大人看來是不文明、不雅的,通常,孩子一說,大人就會很反感,阻止孩子,不讓說。
「屎尿屁」讓孩子感興趣,但更讓他們感興趣的是,由於說了「屎尿屁」,家長的過激反應。他們覺得,自己通過說「屎尿屁」,更加刺激到大人,甚至能預測到大人的反應——生氣、制止、甚至恐嚇、打罵,隨便說幾句「屎尿屁」就能讓大人這麼緊張,輕易引起大人的注意,這豈不是很好玩嗎?好玩的事,當然要多做了,於是,孩子就會樂此不疲、說個不停。
3.冷處理
這個時期的孩子根本就不懂得自己說的是「髒話」,他們只是覺得好奇才會表達。家長如果大加制止、嚴厲批評,容易出現兩種極端:一是孩子不敢隨意說話,二是更重的敏感和叛逆。
所以說,這個時期的孩子滿嘴屎尿屁並不可怕,只要家長耐心,經過正確的引導,這種小事,根本不必放在心上。
三、孩子愛說屎尿屁的這個時期,家長要怎樣引導?
1.阻斷源頭
孩子自己不會毫無根據地創造髒話和狠話,他們都是通過模仿別人學會的。家長要找到小孩兒髒話的來源。有可能是來源於父母、親戚或者周圍的小朋友,家長要儘量切斷兒童詛咒的源頭,減少孩子模仿的機會。
2.多關注孩子
有時候孩子說這些話,可能只是為了引起大人的關注。那我們就要思考下,是不是這段時間陪孩子太少了,對孩子的關注度不夠,那咱就停下來多陪陪孩子,多跟孩子溝通,慢慢也就好了。
3.讀物引導
其實有很多關於「屎尿屁」的繪本,還是暢銷好多年的,不妨給孩子讀一讀,順便科普下相關知識,滿足小傢伙的好奇心。比如《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故事透過一隻倒霉的小鼴鼠,尋找到底是哪個壞蛋「嗯嗯」在他頭上的過程,輕鬆愉快地讓我們了解:原來每一種動物的排泄物形狀都不同,什麼樣的動物就「大」什麼樣的「便」, 通過帶領孩子認識各種動物的大小便,滿足其好奇心。
總而言之,髒話敏感期只是孩子語言學習的一個階段,我們大可不必緊張,冷靜面對,對症下藥,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個時期。
您的孩子有沒有出現過上述所說的髒話敏感期呢?您要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跟大家留言分享哦!
-----------------------
在育兒過程中,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我是小聆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