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了!英林微景觀評比來啦!墓地都能做成如此漂亮的微景觀......

2020-01-06   晉江經濟報


本報訊 4日早上,7名來自福州、廈門、晉江的評委小組成員來到晉江英林鎮,實地走訪了20個村,評比出英林鎮第五批「一村一景」暨「英林心環境生態年」微景觀創建比賽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

「大家早上好。咱們微景觀評比有個『規矩』,我只帶路,不參加打分,哪個村好,哪個村壞,你們來做主。」講明「規矩」後,英林鎮副鎮長黃志向帶著大夥出發了。

每當微景觀創建比賽這天,村主幹和大學生設計團隊都特別緊張,希望創作出來的微景觀作品能贏得評委小組的認可。

「評委小組來啦。」車開進村道,馬山村委會主任林承市第一個看到,便喊了出來。村裡的人忙著起身迎接。

「我們這個微景觀原本特別髒亂,裡面還保留了一個沒有墓名的老墳墓。經過改造,在土堆上面鋪了一層草皮,周邊弄了一個鵝卵石步道。你看,就在那裡。」大學生設計團隊負責人趕忙向評委小組介紹起來。

聽到這一情況,評委小組成員、東南鄉建主持建築師張明珍好奇地問道,「村裡是怎麼做工作的?」

這時,一名墓主的後代來到張明珍身邊,向他說起了事情經過。「這個老墳墓已有百年歷史了,年代久遠,連我也不認識墓主。為了支持村裡微景觀建設,我覺得改造一下挺好,起碼環境變得特別好了。」

一旁,村民們也在為本村的微景觀「拉票」。評委小組成員們邊走邊看,與村民聊天,了解微景觀建設的基本情況,然後在評價表上填寫了分數。

在清內村,一處廢棄的碉堡經過改造,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微景觀,命名為「清內村碉堡戰地微景觀」,讓評委小組成員眼前一亮。

「這處碉堡是1958年建成的,後來荒廢掉了,變成一處土堆。經過改造,碉堡內部是可以參觀的,咱們去看看。」剛一下車,清內村主幹向評委小組介紹了該微景觀的最大亮點。

「這個好,今後還可以加上聲光電,讓微景觀『活』起來,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還可以組織學生來參加。」評委小組成員、福建農林大學藝術學院園林學院(合署)教授、碩士生導師丁錚建議道。

記者發現,在實地走訪過程中,黃志向一下車便走到一旁,拿起手機拍照發朋友圈。

「微景觀好不好,一切由評委小組說了算,這樣才能公平公正公開。」黃志向介紹,經過5批的評比,目前,全鎮已擁有155個微景觀。微景觀創建比賽的目的不是評獎,而在於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實地走訪20個村後,評委小組成員開會討論,確定等次。

記者了解到,自2017年以來,英林鎮與福建農林大學藝術學院園林學院(合署)合作,微景觀由大學生駐村參與設計,此前已在全鎮範圍內組織了4批「一村一景」暨英林心「環境生態年」微景觀創建比賽。而第五批「一村一景」暨英林心「環境生態年」微景觀創建比賽活動於2019年11月8日啟動,歷時近2個月。

「現在開始頒獎。」晚上頒獎大會開始時,各村主幹緊張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黃志向在台上念出獎次:「決定授予湖尾村、清內村及其合作團隊一等獎;授予馬山村、三歐村、高湖村及其合作團隊二等獎;授予龍西村、錦江村、西埔村、柯坑村、滬厝垵村及其合作團隊三等獎;授予港塔村、埭邊村、玉坂村、東埔村、嘉排村、後頭村、謝厝街村、陳山村、鈔井村、英林村及其團隊優秀獎。獎金由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會撥款。」

「這批沒得到好名次的,咱們第六批評比再繼續努力,贏回榮譽。」黃志向說。


本報記者:陳崟

本期編輯:黃華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