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 如果你將全部決定權交諸公眾, 那麼你離死也就不遠了」——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對於一個人來說,最珍貴的莫過於生命了,因此很多為了他人奉獻生命的人,總會受到人們的敬仰與緬懷,但你捨得把生命交給大眾隨意處置嗎?這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更像是吃飽了沒事兒干給自己找事兒,但在藝術界,這種行為讓一個女藝術家「封神」,一舉從「乖乖女」成為了世界公認的「行為藝術之母」。
瑪麗娜作品
她是行為藝術界的女性先驅,早在上世紀70年代便已經活躍在世界行為藝術界,如今仍然有很多藝術家從她的作品中汲取靈感,在藝術界看來,她已經是奶奶輩的藝術前輩,但在普通人看來,她是一個瘋狂到「連命都不要」的「瘋子」,她在藝術創作時幾度被送往醫院,幾度險些喪命,卻也造就了行為藝術界一個接一個的傳奇。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她便是與「行為藝術先驅」伊夫·克萊因有著同樣榮譽的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一個世界著名前衛藝術家,只不過行為藝術從誕生起,便不太受大眾喜愛,先驅伊夫·克萊因的成名作是《遁入虛空》,其實就是從樓上跳下來,看起來很愚蠢的行為,但對於行為藝術界來說,越瘋狂仿佛就越厲害。
瑪麗娜作品
瑪麗娜是其中最為瘋狂的女藝術家之一,因此她也被譽為了世界上最偉大的行為藝術家之一,細數她的作品,把頭髮與其他藝術家綁在一起很久不分開、縱身跳入火海等都只是小試牛刀,而最為瘋狂的莫過於把自己麻醉6個小時,然後身前擺滿了各種道具,任由觀眾處置自己,名為《韻律0》的藝術行為了。
瑪麗娜《韻律0》作品
僅僅是聽起來,這就是一件很瘋狂的行為,但稱之為藝術仿佛有了一些瘋狂的道理,而瑪麗娜其實能夠如此挑戰自己,也跟自己的出身有關係,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乖乖女」,父母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南斯拉夫的游擊隊成員,在戰後均被授予了「國家英雄」稱號。
瑪麗娜作品
瑪麗娜少年時期便一直在父母嚴格的管教成長,是一個典型的乖乖女,軍人出身的父母,對她也進行「軍事化」教育管理,因此她的童年幾乎沒有做過任何出格的事情,而這決定了她之後狂野大膽、癲狂自由的藝術風格,而在南斯拉夫解體之後,她成為了標準的「國際公民」,一直居無定所,在世界各地進行著自己的行為藝術表演,而《韻律0》也是在這個時期完成。
瑪麗娜《韻律0》作品
最初的瑪麗娜,一直是在挑戰人體的極限,但並沒有涉及到精神上的挑戰,而她發現,精神上的挑戰一定是具有互動性的,她決定創作了《韻律0》作品,在創作之前,她邀請眾多觀眾去參加,並且表示這場行為藝術中,觀眾對她所做的任何行為不用負任何責任,然而最後的結局,卻成為了一場關於人性的考驗。
瑪麗娜《韻律0》作品
在這場行為藝術開始後,她給自己打了6個小時的麻醉藥,然後擺上了十幾件道具,最初觀眾還都處於觀望狀態,但當第一個躍躍欲試的人走上前,剪掉瑪麗娜衣服後,更多的人參與了進來,無論是在她臉上寫字,還是拿水潑在她身上,亦或是用剪刀劃破她的皮膚,這些行為無一不讓人們看到了人性中醜惡的一面。
瑪麗娜作品
任由觀眾擺布6小時,在最後她甚至受到了生命的威脅,但最終這場實驗,在人性的善良之下結束,一個善良的人阻止了所有的一切行為,這或許正是人性中善與惡最直接的碰撞,但對於大眾來說,這種行為太過於瘋狂,然而只有在真正的現實面前,人們也才能發現人性最真實的一面,瑪麗娜正是用為藝術獻身的精神去試探人性,由此她也被公認為了「行為藝術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