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後悔,買完更後悔,這些「新」裝修,不是土豪別嘗試

2019-11-07   居躍在淵

我們都希望自己家的裝修更時尚、更實用,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還能更便宜。但有些事情總是事與願違,我們越盼望什麼,事情就越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在裝修中頗有一些產品,總是打著實用的旗號出現,價格卻是常見產品的幾倍。為了讓價格不那麼扎眼,商家還會利用房價作對比:一平米房價一萬元,用了這個產品,相當於多出5平米空間。雖然售價比普通建材高兩萬,但是摺合下來還是賺了三萬塊——我的天!

每種建材都有自己的用途,用對了位置是好事。但不意味著某種建材能夠秒殺市面上的常見款,更沒有哪種建材值得我們為了它而放棄其它所有選擇。在購買產品時,凡是見到下面三種關鍵詞的,都要小心這個問題。

關鍵詞1.定製

常見的是定製家具,現在也有定製家電了。換句話說,只要錢到位了,什麼東西都能定製。

定製類產品適合兩種情況:第一是超小房間,需要家具、家電的排列十分緊湊,不能浪費一點空間。第二是不規則空間,比如圓形、多邊形房間,定製產品可以最大化利用空間。

但是正常的房間裡,比如方方正正的客廳,就不太適合定製類產品了。定製類產品的外觀通常比較死板,都是方方正正的,十分不活潑。再加上它們「嚴絲合縫」的布局,讓房間裡沒有一絲留白,裝修效果往往會大打折扣。

定製類產品的價格也是很高的,以衣櫃為例:定製衣櫃的價格,是相同尺寸成品衣櫃價格的1.5倍以上。

關鍵詞2.集成

過去我們是在房間裡吊頂,然後再在吊頂上安裝燈具、排風扇、浴霸等設備。現在可以把吊頂模塊化,直接在吊頂內部安裝需要的設備,這樣整個吊頂都是平的——這就是集成吊頂。

過去我們是在牆面上刷乳膠漆或者做壁紙,然後在此基礎上用石膏板或石膏線做造型。現在可以直接用金屬板代替乳膠漆當作牆壁飾面,並直接在金屬板上做造型,牆面的整體感會更強——這就是集成牆面。

這類集成類產品的優勢很明顯,比如壽命長、安裝方便、工期短等等。但是相應的缺陷也很突出——又丑又貴!

以集成牆面為例,無論是質感還是觸感,都是冷冰冰的。安裝費用是乳膠漆的2倍不止,而且日後無法維修——或者說,維修費用非常高昂。

一般來說,像廚房、衛生間、陽台這種對質感沒有要求,而且需要在頂部安裝較多產品的房間裡,可以使用集成吊頂。至於其它房間,還是老老實實用石膏板吊頂吧。

集成牆面則更適合工裝場合,家裝領域目前還無法與這種冰涼、堅硬的牆面融合在一起。

關鍵詞3.嵌入

把原本突出的東西融入周圍的環境里,稱為「嵌入式安裝」。比如嵌入式踢腳線、嵌入式衣櫃、嵌入式冰箱、嵌入式洗碗機等等。這些產品在「嵌入」時往往需要其它項目的配合,比如嵌入式踢腳線,需要牆面開槽配合;嵌入式冰箱,需要定製櫥櫃配合。

嵌入類產品最大的特點就是統一性比較強,讓產品不再突兀。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空間利用率,也就是利用物品周邊的空間了——不過通常周邊空間也利用不了多少,所以還是美觀性大於實用性。

只看看嵌入類產品的安裝過程也知道,裝這玩意會多花不少錢。但是對於整體感要求比較高的房間來說,這種做法還是有一些意義的。什麼樣的房間對整體感要求比較高呢?答案是小房間!房間越擁擠,就越需要降低平面的層次感。

比如小廚房裡放一個冰箱,冰箱是一個平面,冰箱後面的牆壁是一個平面,冰箱旁邊的櫥櫃又是一個平面。做嵌入式冰箱,把冰箱和冰箱後面的牆壁、冰箱旁邊的櫥櫃拉到同一個平面內,就降低了平面的層次感。

除了這種情況以外,用嵌入類產品的意義就不大了。憑空出現一套柜子,和憑空出現一個冰箱——兩種效果又有什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