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中,大部分孩子都會有這樣的體會:許多題目講過了、做過了、考過了,有的還不只考過一遍,但最終還是錯了!這些錯題的背後,往往隱藏了知識上的漏洞。
因此,建立一本錯題本,對特殊的知識點加以防範,是免入「陷阱」的絕佳方法。
但是不少同學建立和使用了錯題本後,並沒有得到預想中的效果,這究竟是錯題本開始的時候就建錯了,還是在使用時用錯了?
前言
錯題本
「錯題本」,也叫「摘錯本」「糾錯本」「改錯本」「錯題集」。是指中小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把自己做過的作業、習題、試卷中的錯題整理成冊,便於找出自己學習中的薄弱環節,使得學習重點突出、學習更加有針對性、進而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成績的作業本。
在「錯題本」使用過程中,有的學生不僅僅整理自己做錯習題,同時還把「容易出錯題」「難點題」「典型題」「好題」等,一併整理出來,稱作「好題本」。
一起來學習 學霸對錯題本的使用經驗!
首先,搞清錯題本到底是什麼!「錯題本」是自身錯誤的系統匯總,當把錯誤匯總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很容易看出其中的規律性,找到學習的捷徑。
其次,「錯題本」能改變學生對錯誤的態度,對待錯誤一定要「善待」「嚴逮」。
最後,「錯題本」能改掉馬馬虎虎的壞習慣。不少孩子會因為怕抄錯題或錯題太多沒面子,而小心翼翼地做作業,不再馬馬虎虎了。
下面我們來說其中的關鍵內容!
什麼樣的錯題要收錄到錯題本?
1. 不會做的題:
主要表現在智力因素培養方面,對於知識結構性錯誤,重做一遍兩遍錯題是十分必要的,這要視你自己對錯題的把握程度而定。
這類錯誤是我們通過學習,建立自身知識體系時存在的漏洞,通過重做錯題,並認真分析,把這個漏洞補上,就可以健全我們的知識結構體系,鍛鍊我們的思維能力,用10分鐘的時間就可取得平時1~2小時的收益。
2. 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題:
主要包括概念模糊以及記憶模糊兩類,對於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錯題,通過分析,可以發現是把公式給弄混淆了?還是把公式給用錯了?是理解錯了?還是記憶錯了?通過訓練可以有效地增進智力因素。
3. 會做的卻做錯了的題:
主要表現在非智力因素培養方面,這類問題最容易被人忽視,常常會自以為是地認為下次注意就行了,自己是不會再犯這個錯誤的,然而,往往卻事與願違,不會發生的事竟然又一次發生了。所以,別對自己的錯誤太溫柔,一定要找出問題所在,消滅這類問題。
整理錯題本的思路是什麼?
在小升初和中高考複習的衝刺階段,大家的知識水平都差不多。就看誰有方向,誰更淡定,誰能腳踏實地地學習。而錯題本能清楚地展示出孩子的知識漏洞所在,幫助孩子明確複習的方向。
整理錯題本不只是錯題的羅列,最重要的是要寫清楚所考的知識點(或做這道題需要用的方法)以及錯誤的原因。
對於一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要寫上這兩點:把錯題本分成兩列,左邊抄上錯題,用鉛筆。右邊用鉛筆寫上正確答案,同時要請爸爸媽媽幫忙用紅筆把知識點和錯誤原因寫上。這樣錯題本才算是整理完成啦。
隨著年級的增長,等到三年級之後,就可以自己來整理錯題本。
錯題本最好什麼時候做呢?
記錯理論上當然是越早越好,在孩子記憶最清晰的時候完成記錯,內容會更加完整精確。
在實際操作中,高年級的孩子往往沒有時間和精力來記錯,作為援兵的家長,記錯時機就顯得不是十分突出。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提醒孩子儘快完成對錯題的標註,最好是當天完成前一天的標註,以一周作為記錯周期也可以,效果稍差一些。當然前面說到的知識點、錯誤根源是必須的。
整理錯題本的重點是什麼?
改錯是錯題本學習法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其核心是「改會」,僅僅把錯題做上一遍兩遍是不夠的,還需要從基礎知識、解題思路方面入手,切實達到「會的在考試中不失分」的目的。
記錯完成後,就進入到改錯的階段。實踐證明,當日改錯的效果相對要差上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老師講述的正確答案孩子一般還會有印象,比著印象中的正確答案來做錯題,往往很難界定孩子到底是真會還是假會。
建議在記錯完成的周末進行改錯。這樣做的好處是,孩子對錯題答案雖然還會有印象,但不會很清晰了,重新做錯題,更易喚回老師當初的講解,加深印象。另一方面,不占用孩子作業時間,不容易導致孩子厭倦情緒。
錯題本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真正解決錯題的落腳點應該落實在出錯根源上,牽涉到相關知識點不夠清晰的,需要首先溫習課堂筆記或課本,搞清楚相關內容,爾後再進行改錯。
牽涉到關鍵字不夠明確的(包括閱題時,眼睛不夠紮實的),要著力在閱題習慣養成的培養上,具體問題當然要具體分析,不可千篇一律。
1.可以比照成績好的同學的課堂筆記,解決聽課中的聽課缺失、記憶缺失和記錄缺失,把缺失部分補充到自己的筆記中。
2.針對錯題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尤其注意「這題在課堂上講過」「這類題目以前做過」的錯題,深究出錯原因。
3.改錯前,要翻閱本階段(錯題涵蓋的時間段)的筆記,重溫課堂講授和作業測驗講評時老師強調的重點,這是絕對重要的學習習慣。
如何驗證錯題本的效果?
驗證錯題真會假會的方法比較簡單,就是一個月後,把改過的錯題重新過上一遍。家長可以通過錯題本生成卷子,孩子重新就錯題考試。時間不夠也讓孩子列列算式,理理思路。這樣會進一步鞏固改錯經驗,發現孩子改錯後仍存在的漏洞,便於進行下一步工作。
會的境界分兩個層次:1.見到會做的題不出錯;2.見到做過的題型不出錯。前者最為直觀,後者則需要配合一定數量的擴展練習才能夠達到。
如果改過的錯題仍然出錯的話,就需要將錯題升級,大考前這些題屬於必看必做題目。通常這種情況下的題目已經基本可以略除注意力不集中、閱題方面的問題,孩子必須把注意力放到相關的基礎知識、公式使用上,真正找到知識漏洞。
對於那些知識漏洞導致的錯題,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從網上、習題集中採集類似內容的習題,來擴展練習範圍,這種擴展練習最好由老師指導,家長完成。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類似內容的習題如果錯誤率較高,一定要停止擴展,轉而研究原始錯題的根源和知識點,把重點進一步向解題思路、思維方面傾斜,只有建立了這種知識點與題目的正確聯繫,才能夠真正提高孩子觸類旁通的能力。
錯題本學習法是一個不斷將錯題回爐淬鍊的過程,它貫穿於學習新知識、溫習舊知識的始終,其根基在於以小見大,從錯題找出知識點漏洞、找出應試中個人存在的習慣、思維等弱點,加以修正完善,這才是錯題本學習法的精髓。
▍來源:老師吧(ID:laoshiba222),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