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他寫了一篇文章,之後連升7級,流傳1400年

2020-10-09   星稀月暗

原標題:40歲的他寫了一篇文章,之後連升7級,流傳1400年

在我們國家歷史上,有憑一篇文章便留名千古的人可謂是少之又少,有陸遊說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可不是說說而已,做起來的難度可是相當大,不過在五代十國時期,就有這麼一個人,他40歲的時候寫下了一篇文章,梁武帝看到這篇文章後,把他連升7級,直到現在,我們國家孩子的啟蒙之物也離不開它,這篇文章已經流傳1400多年了,它就是《千字文》,寫它的人叫做周興嗣。

502年,梁武帝蕭衍準備以梁代齊,周興嗣這時寫了一篇《休平賦》其中文辭非常優美,受到了梁武帝的重視,從而走進了梁武帝的眼裡,聘用他為「安成王國」侍郎,隨後在一次頌馬中,周興嗣的寫的文章更是受到了梁武帝的喜愛,於是梁武帝把他升任為員外散騎侍郎。

當上皇帝後的梁武帝時常感到困惱,他戎馬一生,未曾學習過詩詞文化知識,為了自己的後代也為了江山社稷著想,他苦於當時沒有一個適合的啟蒙讀物,於是令當時一位叫做殷鐵石的文學侍從從王羲之所存留下的手跡中拓下了1000個不同的字,一個字一個字的寫在白紙上。

殷鐵石完成後,梁武帝很是高興,他拿起了這些字慢慢看著,突然他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這些字太多,而且相當的分散,以至於他在讀字的過程中總會忘了前面所讀的字,苦思冥想下,他決定召來自己最為寵信的文學大臣,周興嗣,請他把這些字寫成一篇文章。

於是梁武帝把周興嗣召來說「卿家才思敏捷,為朕將這一千字編撰成一篇通俗易懂的啟蒙讀物。」接受了命令的周興嗣回到家裡,左思右想,舉天長嘆,到底該怎麼寫?他苦思冥想的一整夜,直到天快亮時,方思如泉湧,一呵之下寫下了這篇千古奇篇,名字叫《次韻王羲之書千字》第二天,梁武帝正在開朝會時,突然看到一個滿頭白髮的人從殿外瘋瘋癲癲的跑來。

梁武帝止住了他,待他走進,梁武帝才看到這人竟是周興嗣,震驚之餘,周興嗣把自己寫的文章上獻個梁武帝,看後,梁武帝感到震驚,簡直拍案叫絕,他立馬叫人把這篇文章拿去拓印傳發,並且立馬把周興嗣升為佐撰國史。之後正式把這篇文章改名為《千字文》而周興嗣因寫《千字文》一夜白髮的故事,也流傳了下來,

小編不得不說,正是我們的先人對於文學孜孜不倦的追求,才有了那麼多流芳百世的華麗文章讓我們學習,這種堅持探索的精神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你們說對麼?歡迎評論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