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報訊】早在3月15日,因義大利當時已成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心,加州6名高級衛生官員召開緊急電話會議,就如何遏制病毒在舊金山灣區的傳播展開討論。
4月16日,舊金山衛生官托馬斯·阿拉貢(Tomas Aragon)在灣區六縣公共衛生官員於加州聖荷西(San Jose)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圖片來源:美聯社)
據美聯社報道,這次電話會議由組織嚴密的灣區醫生專家組召開,旨在商議事關該地區700萬人口公共集會的政策,當時該地區的病例還不到280例,死亡人數為3人。但很快,討論的焦點就集中在了亟待處理的、可能招致災難的緊急情況以及居家隔離命令會如何減緩病毒傳播之上。
加速新冠病毒在全世界傳播的因素有很多,但專家們表示,這三個小時的通話和通話得出的大膽決定對於幫助加州避免遭遇歐洲部分地區和紐約市所遭遇的病毒襲擊至關重要。
「很顯然,它就像野火一樣在我們眼皮底下蔓延。我們沒能採取積極行動的每一分鐘事實上都意味著有更多人死亡。」舊聖馬特奧縣(San Mateo)衛生局長斯科特•莫羅博士(Dr. Scott Morrow)說。聖馬特奧就處在舊金山以南,是臉書公司(Facebook)的所在地。
當天進行電話視訊的醫生們都是灣區衛生官員協會(Association of Bay Area Health Offices)的成員。該協會誕生於1980年代肆虐舊金山的愛滋病疫情當中。該協會通常每年舉行六次會面,之前還曾應對過伊波拉(Ebola)和豬流感等其他全球性威脅。
該州1月26日出現首例確診病例後,3月中旬,協會成員對病毒的傳播提高了警惕。
蘋果(Apple)和谷歌(Google)總部所在地、有200萬居民的聖克拉拉縣(Santa Clara)的首席醫生薩拉•科迪博士(Dr. Sara Cody)告訴同其他醫生,新冠肺炎病例數每三天就會翻一番。莫羅博士告訴大家,在鄰近的聖馬特奧縣,每檢測一次,結果都顯示陽性。博士埃里卡•潘(Dr. Erica Pan)指出,在穿過阿拉梅達縣(Alameda)海灣、與聖克拉拉縣接壤的那個地區,病例數正在上升。
一天後,舊金山灣區就成為全美首個命令居民居家隔離的地方。之後的數小時里,加州還有至少20個縣紛紛通過了灣區的這一法令。兩天後,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命令該州全部的4000萬居民待在家中,除非他們的工作屬於必要性的工作。
由於因人口密度、國際旅行和每個地方正在進行的檢測數量等其他潛在因素存在,因此量化這些命令對各州乃至各國的幫助或是對其進行比較是不可能的。不過疾病控制專家表示,灣區的早期干預顯然在減緩整個加州的感染速度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截至3月15日,加州報告了335例確診病例和6例死亡病例。截至周日(4月19日)上午,加州已確診病例超過3.08萬,有近1150人死亡。截至上周五(17日),感染率已降至萬分之73,死亡人數也在下降,這也是紐森稱加州可以考慮重啟經濟的原因所在。
紐約大學全球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臨床教授羅賓•格森(Robyn Gershon)表示,該地區正在從「非常非常早」提出嚴格要求中獲益。
「在紐約,在下達居家隔離命令時已經有許多人生病了。不能檢測、沒有疫苗的情況下,唯一辦法就是不讓人們彼此接觸。」格森說。
加州下達命令後僅幾天的時間,在紐約州的感染人數超過1.5萬,死亡人數超過100人的情況下,紐約州長葛謨(Andrew Cuomo)下達了讓商戶和工作場所關門的命令。
為應對新冠疫情,1月,加州的這一專家組就開始每周召開兩次電話會議,他們最初討論的是如何監測從中國返回的美國人,或者如何對運送新冠肺炎患者的救護車進行消毒。到了3月15日,電話會議的重點就放在了討論社交距離上。
當時馬林縣(Marin County)公共衛生主任馬特•威利斯博士(Dr. Matt Willis)想知道馬林縣是否需要執行如此徹底的措施,當時該縣只有10個病例。但在未得到聯邦或州政府指導的情況下,他很快就同意了「激進的居家躲避政策是我們唯一能夠實施的控制」。(陳沉編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Ue1mXEBfwtFQPkd55R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