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獒經濟後遺症:當流浪狗多到開始傷人,我們該怎麼辦 | 故事FM

2020-09-01   世界說

原標題:藏獒經濟後遺症:當流浪狗多到開始傷人,我們該怎麼辦 | 故事FM

跳轉「故事FM」 小程序,收聽真人講述。記得添加「我的小程序」,一鍵收聽全部故事喲!

提示:本期節目有關於狗攻擊人的描述和犬吠的聲音,如果你怕狗,請酌情收聽。

你有沒有關於狗的恐怖記憶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街頭的流浪狗遠談不上恐怖,你可能更覺得它們可愛或者可憐。但今天的講述者尹杭,她要面對的這群流浪狗和我們印象中的可不太一樣。

近些年,青藏高原地區爆發了非常嚴重的流浪狗問題。這裡的流浪狗普遍具有藏獒的血統,大的體重能過百斤,幾隻狗在一起就能跟棕熊打鬥;而且它們數量也非常龐大,常常成百上千地出現在城鎮里。尹杭在青海工作了 11 年,這 11 年裡,她一直關注當地的人犬衝突問題。她親眼見證了,上千隻大型犬和人類爭奪生存空間時,發生的一系列惡性事件。

-1-

月夜下的另一面

基本上 2014 年左右,如果你去寺院,一定能看到成片的流浪狗。

有一次,我住在寺院做調查。睡覺前,縈繞在耳邊的全是犬吠。這時,寺院的人也千叮嚀萬囑咐,說晚上一定不要出去。我肯定不敢出去!狗到了晚上就完全變了,它們的聲音非常恐怖,帶著要占領整個夜晚的兇殘,讓我覺得如果出去的話,瞬間就會有狗撲上來把我撕裂。

寺廟外的流浪狗

其實當時,當地就有一個已經上小學的小姑娘,在晚上去上廁所時,被一隻母犬咬死了。被發現時,她已經被吃掉了一條腿。

太殘忍了,我從沒想過「狗傷人」能極端至此。

後來,我們走訪時了解到甚至還有流浪狗從婦女懷裡把孩子搶走。而類似的惡性事件並不罕見。它隨時都可能在這片土地上發生。

所以我們開始著手拍攝一部關於「藏區流浪狗」的紀錄片。一次,我們跟著一隻流浪狗,記錄它的一天。這隻狗體型很大,它在城市遊蕩了一整天也沒找到什麼吃的。這時,出現了至今令我震撼的一幕。它靠近了一個兩歲左右的孩子。孩子站在自己的滑板車旁驚呆了,突然,他開始尖叫。

我從沒聽過一個孩子那樣叫。他可能把渾身的力氣都使出來了,我能感受到他的顫抖。可能狗也被這種叫聲威懾住了,它就垂著頭走了。可從看到這隻狗到它遠離,小孩一直在尖叫,叫了得有 5 分多鐘。

他從小就要學會以這種方式保護自己。

那時候,我再看這些狗,它們已經不像朋友了,更像一種野獸。而且它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野獸。我們該怎麼辦?

孩子站 在街頭,不遠處就有一條體型大過他的狗

-2-

狗從哪來

有太多問題等著解答。2014 年,我創建了一家名叫「雪境」的公益組織,專註解決人獸衝突。藏區的人犬衝突就成了我們最重要的一個項目。而我們要搞清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麼多流浪狗是從哪來的?

其實,早在上個世紀 80 年代,海外就開始炒作藏獒經濟。藏獒被認為是神秘青藏高原的珍稀物種,象徵著威猛與尊貴。很多富人開始渴望能擁有這樣的狗。在這種外部文化的影響下,到了 21 世紀,內地藏獒市場也開始火爆。2010 年左右,藏獒已經被炒到天價,成交價格過百萬也不罕見。此外,那時還鬧出過不少轟動事件,比如曾經有一個西安老闆組織了 30 輛奔馳為自己的愛犬接機。山東的一家獒園還以 1000 萬的價格買下了藏獒「大帝」。

一條「百萬身價藏獒成火鍋食材」的新聞

根據我們的調研,在青海玉樹區域和果洛區域,市場繁榮時,一個市周圍就有幾十家大小不等的繁育中心,它們規模不等,幾十隻、幾百隻的都有。那時,為了養出體型碩大的藏獒以賣得高價,不少飼主採用灌食的方法,就是把食物直接灌進去。你把食物放在這樣的狗面前,它是不吃的,因為它已經不會正常進食了。

在玉樹市周圍的縣裡,90% 以上的老百姓都會養一兩隻藏獒。但 90% 的狗都沒有市場。因為絕大多數的老百姓沒有辦法直接對接到想買藏獒的人,真正發財的都是繁育中心。

但到了 2013 年,藏獒市場的泡沫開始破裂。很多養殖園的藏獒賣不出去了,白送都沒人要,跟風的投資者只能在完全觸底之前拋售藏獒,甚至不惜把它們當肉狗處理。一時間,藏獒的價格直線下降,繁育中心大量倒閉,一大批流浪狗湧上了街頭和荒野。

當然,這只是這個鏈條的第一環。

在當地宗教觀念的影響下,藏狗基本不會絕育,流浪狗的出現開始導致老百姓家養的藏獒不受控制地頻繁懷孕。但老百姓無力飼養這麼多狗,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加入這個循環,開始遺棄小狗。

而殺生又是當地的另一種文化禁忌,老百姓不希望這些狗餓死,所以他們會把狗遺棄在食物多的地方,譬如寺院、城鎮或是野生動物豐富的草原。

這就又催化了流浪狗數量的進一步膨脹。

玉樹的一家流浪狗收容中心

-3-

狗有多少

這些狗一回歸自然,天性釋放了,就特精神!它們可以自己捕食和繁殖。藏犬每胎少的有三四隻,多的有十三十四隻。一般的狗,一年可能要繁殖兩次。這樣算的話,兩隻成年的狗,三年後,可以繁殖出 38 只狗,是之前的 19 倍!

後來當地建了一個收容中心,面積有兩三個足球場那麼大。五天的時間,大家把三個鄉的流浪狗都趕到收容中心來,收了將近 1000 只。遠比我們想像中多。

這些狗搶食的畫面也很震撼。在大概半個足球場那麼大的區域裡,黑壓壓一片,密密麻麻堆在一起,全是狗。

這僅僅是 3 個鄉,整個玉樹州有 6 個縣,每個縣大概有 5 個鄉。你想想 30 個鄉會是什麼情況?果洛也是如此。而西藏比青海還嚴重。我的一個同事去調研時發現拉薩一個限容 1000 只狗的收容中心實際收到了 8000 只。拉薩每年都能產生七八千隻流浪狗。只是在拉薩啊!

這件事必須要解決了。

收容中心喂食的畫面

-4-

捕殺能解決問題嗎?

可是,怎麼解決?

根據亞洲動物基金會的調查,國內收容中心的平均收容量在 400 左右。像玉樹、拉薩這樣,流浪狗數量動輒成千上萬的情況,是非常極端的。

當流浪狗數量太多時,除了咬傷、捕食人類和動物,它們還容易傳染狂犬病和包蟲病。包蟲病分兩種,一種是囊包蟲,一種是泡包蟲,泡包蟲也被稱為蟲癌,致死率能達到 94%。而中國包蟲病發病率排前三的地區,青海省的達日縣、四川省的石渠縣、青海省的稱多縣,無一例外都是青藏高原上流浪狗問題嚴重的地區。

面對有傳染病風險的流浪狗,世界通用的方法是捕殺。但在藏區,這個辦法未必行得通。

我們的調查顯示,當地老百姓超過 90% 的人是反對捕殺流浪狗的。這可能跟他們的宗教信仰有關。

當地老百姓自家繁殖的藏獒 圖/鍾雪蓮攝

2016 年左右,當地有一隻狗得了狂犬病,被它咬的人也因此去世了。為了防止病毒傳播,武警出動捕殺、填埋了很多流浪狗。但我們調研時遇到一個婦女,她被狗咬後卻不敢去醫院,因為她擔心流浪狗會因此遭到捕殺。

還有一個很震撼的故事。有一個小女孩,她的半邊臉都被狗咬壞了,生活非常艱難。如果我是她媽媽的話,我會恨不得打狗隊把狗都打死,這樣我的女兒就不會再受傷了。但當打狗隊來時,她媽媽把周圍的流浪狗都趕到自己的院子裡,把它們保護起來。她怕這些狗被人打死。

很難說她對這些狗有沒有恨意,但她肯定希望這些生命活下來。在我們的訪談中,很多人都被狗咬過,自己家的牛羊也被狗吃,但一談到對待狗的方法,他們會說「還是喂喂吧!」

小孩和狗

-5-

對「外人」的忌憚

所以,通過不斷了解當地的文化觀念,我意識到,在當地,捕殺不僅不能解決流浪狗問題,還有可能使它更嚴重。

在我剛提到的那次捕殺後,我們又去過當地一次,街上還是有很多流浪狗。因為這一波狗走了,還有新的狗進入到它的生態位。老百姓不僅會繼續喂它們,基於上一次的「教訓」,他們會更加保護流浪狗。

譬如,我們問當地老百姓時,他們會說那些都不是流浪狗,是大家散養的。他們擔心還有人通過捕殺的方法處理這些狗。

還有一次,我們訪談了一位經常轉寺院的老太太。第二天,她就托朋友打電話來問「你們那幾個漢族人昨天是不是把狗帶走了?我們寺院的狗少了!」可見他們對外人是非常謹慎和忌憚的。

後來,我才明白,這份忌憚不僅來源於捕殺,還來源於捕狗隊。諷刺的是,曾經象徵著尊貴身份的藏獒,現在卻是中國重要的「肉狗」來源。

被狗販運到東北的藏犬 圖/與祂同行攝

據我所知,四川、河南、東北等地的狗販子會來藏區抓狗。他們有專業的捕狗夾和捕狗網,通常會滿載一卡車狗出省。

有些救助團隊會攔截運狗車,而藏區運出去的狗特徵鮮明。甭管毛色,它們體型就比較大,臉部特點也跟其他區域不同。

我們訪談時,遇到過一個經常照料流浪狗的人,他叫桑周。他原來就是一個藏獒老闆,因為他很愛狗,通過這樣的方式他既能維持生計,又可以跟狗呆在一起。但是,在一個飼養場親眼目睹了無法在最好時期賣出去的狗變成狗肉的過程後,他深受刺激。

<< 圖片血腥,滑動後可查看 >>

非法宰狗窩點 圖/新聞素材

他跟我們說「我不騙你,他們(蘭州老闆)牽來一條藏狗,當頭一錘,然後用鐵勾把狗吊起來,從脖子開刀活生生地把皮給剝掉。之後不知為何,把還在掙扎中的狗放到一塊黑色板子上,狗還在掙扎站起來。我問他,要殺為何不直接殺掉,還讓它這般痛苦呢?他說是為了肉,還未斷氣時的肉既好吃又營養。我就立下誓言,這輩子再也不做買賣狗的生意,並且要保護可憐無助的動物。」

有一次,狗販子到了桑周家附近。因為桑周會定時喂食,那裡聚集了很多流浪狗。有一個狗販子正準備帶走一隻母狗時,桑周看見了。他求他們放下這隻狗,但是狗販子根本不理他。

桑周很傷心,他就跪了下來,他說「千萬不要再帶走這隻母狗,小狗還在哺乳,它走了,所有小狗都會餓死。」

狗販子可能也覺得沒趣,最終放棄了這隻狗。

桑周給死去的流浪狗念經準備天葬 圖/新寨扎西攝

每次看到狗死去,桑周都很傷心,因為它們也受盡了磨難,是很可憐的生命。桑周會背著狗的屍體爬上山,一頁一頁地為它們誦經,等高山兀鷲去吃它們的屍體。他希望用天葬的方式給它們求一個來世。

桑周也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當地老百姓。生死之於每個生命,都是最大的痛苦。他們希望能去救下這份生命,緩解它們的痛苦。這其實就是他們的生態觀。

-6-

絕育計劃

既然我們的初衷是解決人犬衝突,但如果我們不尊重當地的文化,粗暴地以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最終只會製造更多衝突。

我們對解決方案的探索也是一波三折。我們曾嘗試遊說推廣「安樂死」,但當地也很難接受。最終,我們選擇推廣「領養+絕育」。可一開始也不順利。

當地有一種民間說法,即人要先轉世成狗,受盡狗的磨難才能轉世成人。出生的狗少了,轉世成人的機會也就少了。絕育就相當於封堵了這條通道。

我們一直在跟不同的人交流這種可能性,從老百姓到寺院僧侶到政府人員,最終,在生死面前,他們勉強接受了絕育。若非如此,這些狗可能這一世都活不好,兩害相權取其輕。

當地寺院推動流浪狗領養

當地老百姓帶著自家領養的狗來做絕育手術

我們第一次開展試點是在 6 月,蟲草季還沒結束。很多老百姓本該去上山挖蟲草,但得知我們從很遠的地方請來了很好的獸醫,他們都放下蟲草,帶著自己剛從寺院領養的狗來獸醫站做絕育。

為了維持無菌環境,我們不允許老百姓進入操作室。有一對老兩口,把剛養了兩個月的狗送進去以後,就趴在糊了紙的窗戶上,借著縫,非常嚴肅、緊張地注視著它。

等狗抬出來後,他們守在狗的身邊,給它準備了水和吃的,一直等到它恢復活力。老兩口特別開心,我還記得他們高興地說「我們的狗出院啦,可以回家啦!」

從 2017 年開始,我們培訓了 70 多名本地獸醫,完成了 700 多台狗只絕育手術。然而,相對於龐大的流浪狗數量,這也只是杯水車薪。但這是本地的力量,他們已經在自己的文化內,以自己認同的方式,承擔起了本地的責任。我完全相信有一天,他們能憑自己的力量處理好流浪狗問題。

2017 年第一次做絕育試點時的大合影,有外來的獸醫培訓師、寺院僧侶和政府人士

本地村級獸醫的培訓

這幾年,流浪狗不斷減少,很多地方都看不到了。但其實,發揮主要作用的還是狗販子。他們源源不斷地偷運走了大量的藏犬,這比我們和當地老百姓所堅持的絕育計劃的確要快得多。

但 2020 年因為疫情,狗販子無法自由進出藏區,不少地方的流浪狗數量又開始反彈。我當然知道,狗販子的捕殺看起來效率更高。但從長遠看,以尊重當地人信仰,也更人道的方式去給狗做絕育,才是合適的做法。

-7-

生時的期望,死時的遺言

2009 年,我第一次到青海的野外觀測點的時候,那裡的寺院外就遊蕩著六七條狗。那個時候,我一點也不怕狗,我們和狗的關係也很融洽。後來有一天,這些狗突然就被拉走了,我再也沒見過它們。

11 年過去了,青藏高原的流浪狗似乎依然沒有逃離這樣的命運。

我和雪境的夥伴曾經一起拍攝過一部紀錄片,叫做「背棄藏獒」,影片的最後,是桑周的一段獨白,他說「藏犬承受著無法想像的痛苦,希望大家持憐憫和慈悲之心善待他們,這是我生時的期望,死時的遺言。」

紀錄片《背棄藏獒》視頻

——————

尹杭說在創辦「雪境」時,她被一幅圖景深深吸引,那份圖景其實來自一個老百姓家裡的一張海報。海報里有雪山,有寺院,有城鎮,同時也能看到野氂牛、白唇鹿和雪豹,是一副特別共生共榮的場景。在未來,不論是當地的人,還是牛羊、狗,甚至是螞蟻這樣小的生命,尹杭希望都可以為他們共享這份雪域聖境而努力。

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人獸衝突問題,可以關注「 GangriNeichog雪境 」公眾號。

當地牧民家的守護犬

-封面圖及未註明來源圖片

均由 講述者 提供

搜索往期故事

Staff

講述者 |尹杭

主播 | @寇愛哲

製作人 |徐林楓

聲音設計 |@故事FM 彭寒

文字 |徐林楓

運營 | 翌辰

BGM List

01. StoryFM Main Theme - 彭寒(片頭曲)

02. Junkyard Residents - 彭寒(太多的問題)

03. Moon Light - 彭寒(包蟲病)

04. Future In Valley - 彭寒(撲殺與絕育)

05. Moon Light - 彭寒(片尾曲)

故事FM

用你的聲音,講述你的故事

蘋果播客 | 網易雲音樂 | 蜻蜓FM | 喜馬拉雅

QQ音樂 | 荔枝FM | 懶人聽書 | 酷狗音樂 | 酷我音樂

均可收聽

點擊 「閱讀原文」講出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