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果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幼兒園開學,不僅孩子會感到焦慮,很多爸爸媽媽也會焦慮,著急孩子會吃不好睡不好,更擔心孩子會被同學欺負。最近網絡上又暴露出很多虐童的事件,更是害怕自己孩子會不會遇到這種情況。
大一點的孩子可能還會直接回家告訴家長,但有些孩子膽小不敢說,又或者孩子太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
李玫瑾:跟孩子做情景遊戲
孩子都喜歡玩遊戲,所以在遊戲中"套話"最是容易了。
著名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專門給孩子還在上幼兒園的父母,錄過這麼一段視頻,告訴家長怎麼在遊戲中得知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首先,孩子到家後,家長不要表現得情緒很激動或很焦慮,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得到放鬆,為我們下一步的行動做好鋪墊工作。
其次,找機會,詢問孩子是否願意跟自己玩一會。當孩子回答"願意"的時候,就可以順勢跟孩子玩"學學幼兒園"的遊戲,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了。
具體做法:
"我們今天學學幼兒園,你當老師,我當寶寶,好不好?"
當孩子答應後,你就模仿出孩子在幼兒園的各種情景,比如你突然鬧起來說肚子疼,我想我媽媽了,開始哭鬧,摔東西……看孩子是什麼樣的一個反應。
如果他的表現很自然,開始安慰你,那說明,他在幼兒園遇到的也大概是這種情況;相反,如果他遭遇不好,他就會表達出老師當時對待他的反應。
同理,如果你想知道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被小朋友欺負,那就模仿小朋友之間相處可能會發生的各種情景,觀察孩子的反應,適時追問來判斷。
這樣子你就知道孩子在學校發生什麼了。
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
先來看看這個故事。
一位爸爸去觀摩女兒排練芭蕾舞,卻意外發現有個小女孩故意踩自己的女兒,還用力把女兒推倒在地。
不知情的老師回過頭來,只是善意提醒女兒要站穩,女兒委屈,那個推人的小女孩卻一副得逞的挑釁眼神。
回家路上,爸爸得知女兒經常被這個小女孩打時,驚訝的問女兒為什麼不還手?女兒答"因為你不讓,你說儘量通過交流來解決。"
爸爸愣住,啞口無言。然後教孩子:"再遇到這樣的問題,你要用暴力還擊!"接著這位爸爸告訴女兒如何還擊:當她再次靠近想推你的時候,你順勢背起她,用腿別住,再用力轉身……
後來,當壞女孩再次使壞時,他女兒將人背肩摔,然後繼續淡定的跳舞。
這樣的場景,在校園中也時常發生,有些孩子就喜歡欺負弱小的同學,而且還得寸進尺。
所以,不要小瞧了個別孩子的惡。作為家長,我們既要教孩子不要欺負人,但更要告訴孩子不能被別人欺負。
當孩子被欺負了,切忌數落孩子,別讓孩子孤立無援,也別只說「打回去」,而是給予具體的幫助建議:
1.教孩子使用語言警告威懾對方
"你走開,再欺負我我就還手了""你要是這樣,我就告訴老師""住手,不然我對你不客氣"
2.尋求老師以及其他大人幫助
告訴孩子如果覺得應付不過來,可以告訴老師或尋求學校內其他大人幫助。但有的孩子,不知悔改,告訴老師也沒多大作用,只能用"打回去"的方式制服。
3.出手反擊"打回去"
直接讓孩子"打回去",孩子可能還是不知道怎麼做,一定要告訴孩子怎麼"打回去":如揪耳朵、擰胳膊、踩腳尖、向後推……總之,要讓打人者有所畏懼,而這麼做也不會傷到要害。
比如,李玫瑾孫女在幼兒園被小男孩欺負時,她鼓勵孫女打回去時是這麼說的:"兩隻手拽對方耳朵,一疼,他就把你放下了。"
越具體,孩子就越容易記住,下次再遇到被欺負,就知道怎麼還擊了。
4.打不贏就跑
有些孩子身高、體重相差懸殊,一定要告訴孩子,打不過時要趕緊跑開,別待在原地被欺負,找老師或家長幫助。
我們不支持以暴制暴,但如果不教孩子反抗,那個欺負別人的熊孩子,就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負他,傷害他。
怎麼防止孩子被欺負?
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這2類孩子最容易被欺負:內向、孤僻的孩子,個頭小、外形有缺陷的孩子。
對於這兩類孩子,家長尤其要注意,強化親子間的親密感、信任感,給予孩子支持和自信,這是他們不被欺負的底氣;幫助孩子增強社交能力,建立朋友圈,樹起外在保護圈。
此外,其他幾點建議,適合所有防止被欺負的孩子:
1. 加強身體鍛鍊,強壯的身體讓人看上去不好欺負
2. 加強防衛能力,比如學跆拳道,哪怕個頭小,但只要被欺負,強大的爆發力也會讓對方害怕;比如在家教孩子一些基本的反擊技巧。
3. 練習大聲說話,當被欺負的時候,嗓門大也可以起到威懾作用,讓人覺得不好惹。
做好孩子的後盾,告訴孩子咱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如果孩子被欺負的問題很嚴重,儘量跟孩子了解到最多的信息,心平氣和地找老師核實真實的情況,再通過合理的手段去解決問題,保護孩子。
※ 作者簡介:果媽,兩個孩子的媽媽,育兒經驗豐富,同時也是一名老師和家庭教育指導師,專注分享育兒知識、親子教育經驗、婚姻家庭感悟,我的寶媽寶爸陣地,歡迎你加入。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個贊,或轉發哦。你們的鼓勵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