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金麒麟·2019保險高峰論壇有多火?多家媒體進行報道

2019-12-04     新浪金融研究院

11月28日,由新浪財經主辦的「金麒麟·2019保險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未來保險之路——轉型與發展」。

銀保監會賈飆、大家保險集團徐敬惠、新華保險李全、陽光保險李科、泰康保險集團劉廷軍中國人壽詹忠等多位保險大佬,結合當下金融業和保險業發展環境及現狀,分享了對目前保險業「轉型與發展」的看法。

作為保險業的盛會,「金麒麟·2019保險高峰論壇」受到中國國銀行保險報、證券時報、證券日報、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金融時報、21世紀經濟報道、經濟觀察報、華夏時報等多家媒體關注報道。

中國銀行保險報:

保險業高質量發展仍需四個堅持

中國銀行保險報在報道中指出,保險業轉型升級取得八大成效今後高質量發展仍需四個堅持。

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副主任賈飆在主題演講中對2019年保險業總體實力增強的發展狀況給予肯定,針對尚存的挑戰,提出要「堅持回歸保障,堅持擴大開放,堅持強化監管,堅持溝通。」

金融時報:

保險業轉型發展成效初顯 把握未來機遇不可忽視挑戰

金融時報報道了多位業界人士就保險業未來的進一步轉型發展發表觀點及展開的行動。

中國人壽副總裁詹忠認為,行業轉型變革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今年以來,壽險行業保費收入實現恢復性增長,前三季度保費增速不僅大大高於去年同期,也高於同期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詹忠還表示,人身險產品回歸保障態勢明顯,保障型業務發展較快;科技加速轉化為生產力,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正得到快速推廣;從銷售隊伍情況來看,前三季度壽險行業銷售隊伍數量基本穩定,隊伍質量有所提高。

中國人壽副總裁 詹忠

大家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徐敬惠在演講中提出,當前,保險消費的主體、心理、習慣和能力都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作為「網際網路原住民」的80後、90後,其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正在發生改變,表現出了自我主導、注重體驗、擅長社交、強調個性等全新且複雜的特徵,原有的產品設計理念、市場營銷理念、客戶服務理念已在一定程度上難以適應新的保險消費需求,行業需要站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重新認識及定義保險消費者。

大家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徐敬惠

中國證券報關注金麒麟·保險高峰論壇:

行業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副主任賈飆指出,行業風險得到有效控制,銀保監會堅決做好守住系統性、機遇性風險的底線。開展了短期健康險專項檢查,嚴格規範市場秩序,完善監管制度,防範系統性風險。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法定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調整機制,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下設立專家諮詢委員會,研究考慮是否調整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為監管提供參考;二是調低了普通養老年金和十年期以上普通長期年金的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三是及時叫停了責任準備金覆蓋率低於120%的公司,銷售預定利率4.025%的終身年金產品。通過這些舉措,使得市場主體充分認識到監管的導向,加強產品信息披露,今年已經下發了三次產品問題通報,中短期業務保費收入占比由2015年的31%降到目前的4%。

上海證券報:

在堅持擴大開放方面,繼續深化對外開放

上海證券報報道了銀保監會正在研究新一輪的改革開放措施,鼓勵更多的優質保險機構進入內地保險市場,引進高素質人才。在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中,積極推動創新型跨境醫療保險和保險服務中心的落地實施。據他介紹,今年第一款跨境醫療保險已經成功通過備案並且銷售,明年的一項重點工作便是,推進保險服務中心建設。

21世紀經濟報道:

聽徐敬惠講「口紅一哥」李佳琦、「相互寶」帶給保險業的啟示

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了徐敬惠在演講過程中提及兩個引起保險業思考的案例。一是,今年「雙十一」,淘寶天貓成交額2684億,增幅超過25%。人稱「口紅一哥」的李佳琦,「雙十一」的直播帶貨金額保守估計超過10億,而2018年全國商場銷量排名第一的北京SKP年銷售額為135億,「口紅一哥」單日業績占比約一成。數字化浪潮帶來了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從最初僅接受線上購買快消品,到今年「雙十一」幾大電商將「網上賣房」炒得沸沸揚揚;從最初習慣於現金或轉帳匯款的支付方式,到如今超過八成的人選擇電子支付。

徐敬惠強調,從保險業角度看,數字經濟已成大勢所趨,不可逆轉,需要我們抓住機遇,深度融入,共享數字經濟的紅利。

二是,近年來,行業對於市場失焦、營銷失語的感受越來越深刻。舉個簡單的例子,2018年出現的互助計劃「相互保」上線僅10天,加入人數高達1200多萬。與此相對,2018年壽險公司「開門紅」全面遇冷,「首爆日」新單保費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

北京商報:

賠付高企、控費困難、競爭激烈 健康險遭遇「成長的煩惱」

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今年前10月,健康險月均保費增速為30.1%,而月均賠付增速為37.21%,其中在今年4月、7月賠付增速分別高達56.64%、51.54%。

對於導致賠付高居不下的原因,陽光保險總裁李科介紹稱,保險公司缺乏有效的醫療控費手段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當前國家醫療衛生體系行政色彩比較濃,而商業保險公司在業務合作當中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目前在沒有相關支持的情況下很難建立起深層次的合作機制。保險公司是醫療費用支付方,但是對客戶醫療費用管控沒有辦法延伸到治療、康復等整個診療過程,很多情況下是被動性賠付。

和泰人壽總經理李玉泉也舉例稱,對於健康險的賠付案件,由於理賠審查相關專業人員很少,缺乏臨床醫學經驗,即便是醫院看錯了病、吃錯了藥,審查人員也很難看出來。

交銀康聯人壽董事長張宏良表示,健康險本已邁進結構分層的良性軌道,卻又陷入價格戰、繞回網際網路流量變現、零和博弈的死亡之路。所謂零和博弈,是指參與博弈的各方,在嚴格競爭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為「零」,雙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EQQ0G4BMH2_cNUguEJ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