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寶寶過敏,媽媽能做什麼呢?這些誤區你聽過嗎?

2020-02-17     鴿子醫生育兒

引發過敏症狀是身體先有抗體,後來接觸到了過敏原才會出現過敏症狀。也就是說只要身體有抗體形成,不管早喂、還是晚喂雞蛋給寶寶,都會出現症狀。

寶寶食物過敏誤區,你中了嗎?

『蛋會過敏所以不要吃?』

『高過敏性食物不要吃,吃了就會食物過敏?』

『寶寶越晚吃輔食越好?』

『喝牛奶會引發食物過敏?』

『懷孕吃蝦蟹,寶寶容易有過敏體質?』


以上這些誤區你聽過嗎?是否也深信不疑呢?


要判斷上面問題對錯與否,首先要先讓大家了解:為什麼會發生食物過敏?接著會列出『過敏原有哪些?』,最後會來談『如何預防?』。這樣大家才不會對食物過敏產生誤解!


寶寶為什麼會發生食物過敏?


當異物(病毒或細菌)進到身體時,我們體內的免疫系統就會啟動,然後形成一種叫抗體的物質,負責打擊這些異物(外敵)。只是免疫系統有可能誤認敵人,也就是會把食物和對身體有害的病毒或細菌當成同類,所以會產生過度反應,並發動攻擊,這就是『過敏』現象。


而引發過敏症狀是身體先有『抗體』,後來接觸到了『過敏原』才會出現過敏症狀。也就是說只要身體有抗體形成,不管早喂、還是晚喂雞蛋給寶寶,都會出現症狀。

其實嬰兒期的食物過敏,都是因為寶寶的消化功能和免疫調節功能還沒有發展成熟所造成的,所以當寶寶越來越大後就會慢慢改善,媽媽不用太多擔心!


食物過敏的相關研究也顯示,大部分在3歲前就有50%的孩子不會產生過敏反應了,6歲前更高達80~90%。


過敏原有哪些?


過敏原就是會造成過敏的物質都稱為過敏原。常見過敏原如下:

1.塵蹣

2.花粉

3.貓毛、狗毛

4.食物:如蛋、牛奶、小麥、蝦、蟹..等


關於預防過敏,媽媽能做什麼呢?


再回答之前我們先來思考一下:完全去掉過敏原可行嗎?(不吃蛋牛奶蝦蟹)這樣身體反而會把這些食物過敏原看成異物而容易形成抗體!而且,近幾年也有研究表示延遲給予高致敏性食物並不會減少過敏,建議不須要特別避免那些會引起過敏的食物。


所以綜合以上,建議:


1.少買絨毛娃娃給寶寶當玩偶。


2.減少使用地毯、窗簾等容易堆積塵蹣的家具。

3.無論是不是過敏兒,請4~6個月開始吃輔食,而早產兒是依據矯正年齡,所以開始吃輔食的時間會比較晚。


4.雞蛋在六個月時建議可開始少量喂食,但請記得先從蛋黃泥開始,適應後再喂蛋白,量的部分也是從1小匙開始,適應後再漸進增加2~3匙。逐步少量喂食,更能早點培養出食物耐受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8uXUnAB3uTiws8Kovb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