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唯一的皇家瓷廠遺存,在景德鎮的市中心,還有新晉網紅建築

2021-01-26     郝地瓜Cynthia

原標題:世界上唯一的皇家瓷廠遺存,在景德鎮的市中心,還有新晉網紅建築

關於景德鎮的世界地位,毫無疑問是第一,而在我們心中一提起青花瓷,那肯定想到的是景德鎮,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景德鎮是以生產御窯而聞名,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便是景德鎮的御窯廠遺址。

御窯呢,它是明清兩代專為宮廷燒制和供奉瓷器的皇家瓷廠,也是我國燒造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工藝極為精湛的官辦窯場,在它誕生後的540年里,這裡是天下窯器之所聚,生產了無數精美絕倫的瓷器,更是世界上唯一的皇家瓷廠遺存。

景德鎮御窯廠遺址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好找,就在市中心,這裡大約有54300平方米。它建造於明代洪武二年,起初名叫御器廠,後來明朝滅亡後,清朝沿襲了明制御器廠叫御窯廠,但是清代的御窯廠相對明代玉器廠來說,它的面積小了很多,而直到辛亥革命爆發後推翻了帝制,御窯制度也被廢掉,御窯廠也被隨之殆盡。

回顧御窯廠的光輝歷史,是它在客觀上促進了景德鎮制瓷業的發展,也因此奠定了景德鎮成為全國制瓷中心地位的形成,更是讓景德鎮生產的皇家瓷器聞名海外,無論是絲綢之路上還是唐蕃古道上,青花瓷都占據了一定的地位。

在御窯廠遺址下發現了極為豐富的元代官窯和大量明代洪武、永樂、宣德、正統、成化、弘治、正德年間的各種器皿,而這些文物保存的也較為完整,相對北宋官窯和南宋的官窯,他們對我國研究陶瓷發展史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來到御窯廠遺址檢票入園後,繞過照壁後有一口古井,這口古井是御窯廠遺址唯一遺留下來的地面遺物。左手側是明代的陶坑遺址,有明代的門道、陶缸、灰坑,四周被欄杆圍繞了起來 ,遊客只能在四周的木棧道上看一看這曾經鑄造輝煌的地方。

在明代灰坑旁邊還有一個繕瓷房, 裡面展示的是一些修復瓷器的過程和方法,以及一些修復好的瓷器文物,而且還有擺放著一些修復瓷器的道具。

回到古井所在的中間道路,左側是另外一處更大的南麓遺址,裡面用指示牌標明了窯前工作面,窯門火膛,窯床,護窯牆,還有排煙室等地方,大體還原了當時工人們製作瓷器時的場所。

旁邊是佑陶靈祠,裡面供奉的是風火仙師童賓,這是一個徽派建築,在景德鎮童賓的故事,可是鼎鼎有名,很多地方都有他的祠堂。因為童賓在古代這是一個真真實實故事裡的人物,是他犧牲了自己的性命,用身體融入火爐內燒製成大龍缸,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因此才被眾人所供奉。

往前走是中國御窯工藝博物館,這裡講述了景德鎮瓷器的歷史,以及關於制瓷的一些工藝和用品,博物館雖然不是很大,5分鐘便可以走到底,但是如果仔細看看,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還是需要的。

從博物館出來,路的盡頭便是龍珠閣。這座閣樓最初建於唐代,叫做聚珠亭,後來在宋代休憩後,改為中立亭,直到明朝天順年間重建叫做朝天閣,淳化年間改為冰立堂,萬曆年間又改為環翠亭,清代雍正改為文昌閣,直到1925年重建後才叫做龍珠閣。我們看到的這座龍珠閣是1989年重新修建的,龍珠閣的大堂中間有一座御窯廠陶瓷雕塑微縮景觀,這個微縮景觀可以看到整個御窯廠遺址的面貌。

沿著龍珠閣一層一層往上,不僅可以看到整個遺址的面貌,還可以看到遠處景德鎮這個城市的面貌。龍珠閣右手邊的大草地上有一處瓷器堆積坑,裡面還有明代早期的葫蘆窯遺蹟群。

明早期的時候,當時因為防止落選的御用瓷器流入民間仿製民窯仿製,於是將其打碎堆積在御器廠裡面。葫蘆形窯則是吸取了龍窯和饅頭形窯的優點,前後室相連,可以燒制形體比較大的器物。

在大草地的右邊有一處景德鎮新晉的網紅景點,那邊是御窯博物館,由8個多曲面共體結構造型構成,有的建筑前面還有水池,建築倒映在裡面非常的好看,很多小姐姐都會來這邊打卡拍照,它是由中央美術學院的院長設計建造,很多人都是為了這組建築買票前來,這裡更是成為了景德鎮的網紅景點。

那麼,你來過景德鎮旅行嗎?來過這裡嗎?還去哪些地方旅行?歡迎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6OzPXcBRnIjoXcGPj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