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增強群眾佩戴安全頭盔、使用安全帶意識。
5月12日,人民公安報發文稱,自6月1日起,「依法查糾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以及汽車駕乘人員不使用安全帶行為」。
一時之間,原本冷落在商家庫存中的頭盔,熱度立即上漲。有人說,搶完口罩搶頭盔。
在規定的時間裡,要求國內高達三億輛的電動自行車,都配上頭盔,這頭盔立即變得「僧多粥少」了,物以稀為貴的市場規律立即被啟動了起來。原本一頂頭盔僅售幾十元的價格,迅即飆升為上百元。
就在5月20日,公安部交管局再發消息:密切關注到安全頭盔漲價問題,要求各地穩妥推進「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6月1日起,不戴頭盔的處罰限於摩托車,暫不處罰電動車。
貴州貴陽的喬先生,是做小百貨生意的,看到市場風向標的他,亦認定了頭盔這宗買賣。但是,喬先生不會料到,5月20日後,頭盔的市場風向標又變了。
喬先生為了進一批頭盔來經營,聯繫了去年認識的,同樣是做小百貨生意的梁某。梁某表示他那兒有一萬多個頭盔,叫喬先生把錢先打過去,然後他把頭盔發過來。
喬先生向梁某訂購了11594個頭盔,並將錢款30多萬元打給了對方。喬先生對於梁某還是信得過的,兩個人之前見過面,並且也有他的微信,都是在生意場上打拚,不講信譽咋在這個圈子混?
就在5月20日(周三),喬先生收到了梁某發的貨,一看居然不是頭盔,而是工地上用的那種安全帽,共1800個;還有9000個頭盔在路上,喬先生都確定不了是頭盔還是安全帽;後面還有幾百個沒發貨。
喬先生馬上跟梁某進行聯繫,梁某說「是不是物流調包了,還是其他原因。你等我電話」。
結果,之後打梁某的電話不通,發微信不見回復——梁某一下子消失了。
目前喬先生已經向當地警方報了警。
喬先生和梁某都是屬於做小百貨一行的人,也見過幾次面,且有微信可以聯絡。要說卷錢逃逸嗎?似乎也難成立,一個知根知底的人,有職業有場地的人,能逃到哪兒去!
要說欺騙嗎?這還真有可能。試想,當頭盔一時緊俏缺貨的情勢下,梁某能一下子給出這麼多的貨?
梁某行為唯一可以解釋的動機是,他貪圖這筆大生意。開年以來,疫情影響,生意難做,貿然「撞」進來偌大一筆生意,卻之不忍呀。
自己手中沒有這麼多的貨,這筆生意30多萬哪,放棄了心又不甘,只好一方面信誓旦旦,另方面玩起「小把戲」,以期拖延時間,發些安全帽代替頭盔來搪塞一下;當得知消息,電動自行車佩戴頭盔的事暫不執行了,梁某為了想做成這筆生意,一時又難以組織到這批貨,沒辦法的情況下,或許認為,中斷聯絡才是最好的辦法。
生意場有句話叫做:該你做的生意,你趕也趕不跑;不是你的生意,你拉也拉不來。
我們將全力支持各教培機構開展工作,助力合伙人實現創富夢想!歡迎全國各縣市的教培機構來諮詢:
微信1:xiaobai93402 微信2:wsry91198 更多資訊關注微信公眾號「休閒時光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