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八件珍藏科研儀器入藏國博 見證中國諾獎級科研成果

2019-12-25   GET資訊

八件清華大學物理系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相關科學儀器實物昨天正式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國博表示,將對這些見證了我國科研發展歷程的珍貴物證認真整理、保管、研究和展示,讓後世了解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前輩們的奮鬥歷程。

分子束外延蒸發源爐、樣品台、掃描隧道顯微鏡用杜瓦……此次捐贈的這八件科學儀器是薛其坤院士及清華大學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團隊科研過程中所使用的關鍵性科學儀器實物。


在量子霍爾效應和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發現之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通常被認為為唯一一個未發現的拓撲量子化。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首次實驗發現,是世界物理學界近幾年最重要的實驗進展之一。

2013年,課題組將此項目成果發表於美國《科學》雜誌。

12月23日,中科院院士薛其坤向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介紹此次捐贈的科學儀器。

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表示,國家博物館一直致力於描繪時代的精神圖譜,構建能夠反映當代科學研究和工業技術發展歷程的系統性館藏。此前,大興新機場航站樓頂棚外部鋁網玻璃、嫦娥四號試驗隊隊旗等已經紛紛入藏。

此次捐贈進一步拓寬了國博在尖端科學研究領域的實物類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