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濕疹特別癢,皮膚主任:牢記幾點,濕疹繞道走

2019-08-22   皮膚科主任張學玲

夏天這種濕熱的季節,皮膚是最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最常見的就是濕疹了。濕疹是皮膚科常見的疾病之一,對一些得過濕疹的人來說,患病的經歷簡直就是一場夢魘。

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皮膚出現變態反應,出現病症後患病區域奇癢難耐,用手抓撓後會出現糜爛等現象,那種癢了又不能撓的感覺讓人痛不欲生。同時,作為一種慢性復發性疾病,濕疹一般時間比較長,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濕疹並不總是在深色皮膚上呈現紅色,有時看起來是深色、灰白色或淺灰色。在膚色較淺的人身上,它在較淺的膚色中呈現棕色。在黑色或深色皮膚中,這兩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並導致色素沉著不足或色素沉著過多。

它往往出現在大多數成年人的膝蓋、肘部和腳踝表面,也會出現在面部和頸部。小寶寶也是非常容易長濕疹,通常長在寶寶臉蛋的兩側、脖子上、眉間、頭皮等部位,嚴重時軀幹和四肢也會出現。用手指觸摸乾燥皮膚時,會摸到白色的小疙瘩,撫摸到皮膚時仿佛摸在砂紙上一般。

日常生活中引起濕疹的原因到處都有。濕疹一旦被誘發,皮膚乾燥潮紅,局部出現小水泡。甚至患處發紅、脫屑、裂口、流血、腫脹、滲液、結痂。。。

引起濕疹的原因?

第一點:為來自外部的因素,比方說常年居於北方的人,去了南方換了生活環境,或者有的人機體抵抗力比較低,換季就容易起濕疹,或者吃了某些敏感食物等等都可能會引起濕疹。

第二點:為來自於外部的刺激,比方說有的人陽光曝曬就會起濕疹,或者有的人接觸冷水太多會起濕疹,或者是一些羽毛類物質的刺激引發濕疹等等。

第三點:為來自人體內部的原因,比方說經常性的焦慮、睡眠質量很差、心情波動幅度很大,都有可能讓引起濕疹。

第四點:飲食因素:一些食物在食用後會誘發身體出現變態反應。比如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刺激性食物、生的食物、含細菌的食物以及海鮮等,都有可能引起皮膚過敏,導致濕疹。

日常生活中如何護理

1、應儘可能的尋找患者發病或誘發加重的原因,詳細了解病史、工作環境、生活習慣、思想情緒等;作過敏原檢查,如皮膚點刺試驗或皮內試驗、特異性。

3、生活環境要保持清潔,枕巾、被單經常換洗,睡前保持開窗20分鐘通風。生活環境中減少與花粉、塵埃黴菌、真菌等過敏源的接觸。

3、注意皮膚清潔,防止皮膚感染,避免過勞、保持樂觀穩定的情緒。患有濕疹有時會奇癢,這時應儘量避免抓撓。

有助治療濕疹的4種食物

1、冬瓜:

性涼,味甘淡,有利水和清熱作用。《本草從新》說它能利濕去風,故對急慢性濕疹者有益。

2、瓠子:

性寒,味甘,能清熱利水濕。有醫藥書中說它治瘡毒,皮膚濕疹也可以說是一種瘡毒之病,食用瓠子清利濕熱則濕疹可愈。《滇南本草》載:治諸瘡膿血流潰:瓠子用蕎麵包好,以火燒焦,去面為末,服之。這與頑固性濕疹伴感染相似。簡單有效的食法以煎湯服用為宜。

3、山藥:

性平,味甘,功在補脾胃、健脾運。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濕,皮膚濕疹患者緣於脾失健運,濕熱內生。常吃山藥健脾胃而水濕漸化。一年四季,均宜食用,炒食煮食或煎湯皆可。

4、番薯:

番薯別稱地瓜、甜薯、紅薯等,含豐富的維A和維C,可促使上皮細胞正常成熟,抑制上皮細胞異常分化,消除有致癌作用的氧自由基,阻止致癌物與細胞核中的蛋白質結合,增強人體免疫力。多吃番薯對身體有益。可以很好的祛濕解毒,可以改善皮膚濕疹。

建議大家如出現以上症狀或是已經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時,應當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治療,切不拖延病情,任其發展,給您的身體健康和日常生活帶來不便的影響。另外需注意:患上濕疹後,皮膚會出現瘙癢,甚至紅腫等症狀,癢痛難耐,患者要特別注意不用抓撓,否則容易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