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多數同學在到了大三的時候都會有考研的想法,畢竟如果自己所在的學校沒有保研名額的話,那麼想要往上讀研就只有這一條路了。說起考研自然是非常辛苦的,在這一年中我們似乎和這個社會脫離了,有的同學為了抵住誘惑,把手機里的軟體都刪乾淨了,專心為考研做準備。
很多同學覺得如果自己準備考研的話是特別孤獨的,往往喜歡找一個同樣想要考研的夥伴一起去自習,一起複習共享資料等。但我們往往會發現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同一個宿舍,如果有兩個人同時想要考研的話,他們兩個往往不能夠成為朋友,反而這一年下來還會彼此討厭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說到這兒,小編就想起身邊一個真實的例子,曾經小編的一個同學和他的室友一桶想要考研,他們倆所報考的學校是同一所學校。其實同他們競爭的人是比較多的,光他們所在的學校就有很多,原本小編覺得這兩個人會成為邊疆作戰的戰友,但沒想到半年之後他們倆竟然鬧到連話都不說的地步。而考研結果出來之後,兩個人便冰釋前嫌了,結果是兩個人都沒有考上那所學校。那麼為什麼同宿舍的舍友卻不能夠在考研的時候互相幫助呢?小編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選的學校一樣
其實我們很容易和周圍的人報考的學校是一樣的,因為當初在讀大學的時候我們和這所學校的同學差不多都屬於同一個水平兒,將來考研的時候其實我們的能力相差並不多,自然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就容易選了同一所學校,在當地到985和211高校數量並不多,所以這些學校變成了熱門的選擇。
因為我們不知道還有哪些同學同樣報考了這所學校,而周圍我們知道的便是自己的室友,因此就第一時間把室友當成了敵人。因為自己的室友很可能成為自己將來的競爭對手,尤其是兩個人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如果是有晉級了,那麼自己就喪失了一個機會。
其實小編覺得這種想法有些過於狹隘了,不管水平如何,兩個人的力量要更大一些,同學們應該放平心態。如果你們兩個一起努力共享資源的話,說不定結果會更好。就像前段時間特別熱的一個新聞,一個寢室的六個人都考上了同一所名校。
二、攀比心理
不管在哪個階段,如果一個寢室的人生活習慣不同的話,就很難保持良好的關係,尤其在考研這個階段是比較緊張的時間也很緊迫,如果一天之中一個室友很早的起來去圖書館學習的話,那麼就讓同樣想要考研的室友。心理壓力比較大。無形之中就會產生一種比較心理,覺得自己第二天一定要比這個室友起得早,每天一定要比他更努力。這種心態肯定是不對的,給自己也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跟室友約定每天一同起床,一起去圖書館學習。而且同我們競爭的肯定不止是有一個人,說不定和你報考同樣一所學校的同學,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付出了百倍的努力。
對於最後的結果我們也不要有太大的負擔,不要覺得自己一定要加倍的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績。有的時候我們的努力可能只是一種表面的,有一些同學看似每天早上起得很早,在自習室一待就是一天,吃飯的時候也只花幾分鐘的時間就完成。但是這一天之中我們又真正學會了哪些知識呢?
一些真正有效率的同學可能每天只學幾個小時,但他能夠保證在這幾個小時中學到的知識全都掌握了,最終的成績肯定就比那些假努力的人要好得多。你覺得除了以上幾點原因之外,還有哪些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