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溪縣古稱「秦隴鎖鑰」、「蜀北屏藩」,因地處蒼溪谷而得名。西晉太康六年(285年),於巴西郡閬中縣境分置蒼溪縣,縣治所在今城關鎮農壇村(又名縣壩)。1985年9月9日,國務院批准蒼溪縣從南充地區劃歸廣元市管轄。1986年1月起,蒼溪縣成為廣元市屬縣。[1]境內有G212國道、G75蘭海高速、蘭渝鐵路穿境而過。蒼溪縣是國家現代農業示範縣、中國雪梨之鄉、中國紅心獼猴桃之鄉,[5-6]境內有白鷺湖國家級水利風景區、三溪口(玉帶峽、武當山)國家森林公園、亭子湖市級風景名勝區、九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等景點。[7]2019年3月,蒼溪縣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宗教信仰
蒼溪縣彙集了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等各種東西方宗教流派,其中道教正一派為代表的道教建築和道教文化尤為突出。道家講究「清靜無為」、逍遙自在,而廣元山高路險正是道家傳揚道法的絕佳地方,加上歷代地方政府的支持,因此在有著古蜀文化的蒼溪道觀香火不絕,反之佛寺卻在蒼溪瀕臨衰落。
地方習俗
游百病
蒼溪人民每年在農曆正月十六,有一個特色的「游百病」的民俗,意為通過郊遊散步消除百病。此民俗最初是因舊時婦女多操持家務、養兒育女,成天在家,容易悶出病,所以在每年正月十六日前後以驅除病邪為依託,成群結伴要求出門四處遊走。後成為地方民俗,據說出門的那天要走得越遠越好,以便將體內的各種病痛「丟」在山野,其後一年健健康康。
梨花節
蒼溪縣有1000多年的雪梨種植歷史。2003年3月18日,首屆「廣元·蒼溪梨花節」隆重開幕,到2013年已連續舉辦十一屆。借力梨花節,蒼溪旅外企業家聯合會順利成立、40個招商引資項目成功簽約,協議金額超45億元。[14]
地方藝術
喚馬剪紙
1700多年前,蒼溪喚馬鎮鄉民興起剪紙,有剪紙、剪影、刻紙、撕紙和雷射分割五個品種。現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以下藝術特點:
集北方剪紙的粗獷、南方剪紙的典雅兩特點,粗中有細、拙中有巧。
多為農家婦女織染描裙邊服飾條紋花朵,古樸、簡括、清晰、雅麗,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家族傳承,手藝正宗。
僅在縣域內小範圍傳播。
融入進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派生出各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蒼溪燈戲
1200多年前,湘西儺戲傳入蒼溪,在道教盛行的蒼溪,每逢春社、秋社、清明、建廟迎神、神佛生日等民俗活動就會有儺班和燈班藝術表演。這就是蒼溪「燈儺兩開」的由來。蒼溪戲班燈中有儺,儺中有燈。久而久之,蒼溪燈儺、目連、道場與蒼溪燈合而為一。蒼溪燈戲在儺戲的基礎上發展並保存下來,形成具有獨特唱腔的燈戲(川派儺戲)。「梁平燈戲」、「劍門燈戲」、「閬中儺戲」、「川北燈戲」等川派儺戲種類均起源自蒼溪。[14]2014年,蒼溪縣被命名為「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川北燈戲)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