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發生這幾種胸痛,心梗可能緊隨其後

心絞痛、心肌梗死都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心血管疾病名稱,但是您對它們之間的聯繫真的了解嗎?出現哪幾種胸痛特徵,需要警惕心梗?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簡稱「心梗」)。其實,心絞痛、心梗是冠心病不同階段或不同程度的表現。

什麼是冠心病?冠心病是指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管腔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發的心臟病,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的最常見的類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可同時或分別累及各主要的冠狀動脈,病變的狹窄程度和部位決定了缺血的症狀和預後。

由於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徵,為心絞痛;主要表現為胸骨後不適感、胸痛,常因勞累或情緒應激而誘發,一般持續3~5分鐘。當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血栓,堵塞冠脈,心肌嚴重、長時間缺血,心肌細胞壞死,即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當心梗到來時,患者同樣是感到胸悶不適、胸痛,但是和以前出現的症狀相比,胸悶、胸痛會特別嚴重,往往還會伴有冷汗、嘔吐、心悸、暈厥等其他症狀,是冠心病最嚴重的後果。

可以說,每一次心絞痛都是一次「流產」的心梗。發生心絞痛時,一隻腳已經邁進了心梗的大門,如果及時治療,另一隻腳退了回來(心絞痛緩解),那恭喜你戰勝了死神;但如果治療不及時,另一隻腳也跟著邁了進去(發生心梗),那將是生死未卜。

心梗一旦發生就十萬火急,許多患者連進醫院門的機會都沒有,因此,識別高危症狀、防患於未然非常重要。臨床上,通常有50%~80%的患者在急性心梗發生前1~2天或更久前便出現預警徵兆,胸痛是其中的重要表現,如果出現以下幾種胸痛,意味著病情兇險,必須嚴加留意。

1.無明顯誘因的胸痛

如果以前發作過心絞痛,且都能找到明確的誘因,如勞累、情緒激動等,但如今在沒有明顯誘因的安靜狀態下也出現胸痛症狀,提示病情惡化;如果同時還伴大汗淋漓、頭暈、噁心、坐立不安等,發生心梗的可能性極大,必須及時就醫。

2.胸痛症狀加重

既往有心絞痛的患者,如果近1個月內,胸痛症狀逐漸加重,或胸痛次數更頻繁、程度更重、範圍更大、持續時間更長,就更要高度警惕心梗的發生。

3.夜間發生的胸痛

人在休息或夜間睡眠時,心臟所需要的供血相對減少,此時發生的胸痛往往表明可能在冠脈狹窄的基礎上存在血管痙攣,如果不及時處理可引發心梗。

4.硝酸甘油不可緩解的胸痛

穩定型心絞痛(普通型心絞痛)發作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後,胸痛症狀可在數分鐘內得到緩解。如果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後,胸痛在15~20分鐘內依然不能有效緩解,要警惕心梗,需及時送醫。

5.活動時胸痛加重

活動時出現了以前從未出現過胸痛、胸悶、乏力、心慌、呼吸困難等症狀,或這些症狀在活動時加重,需即刻就醫。

此外,如果出現與勞累有關的其他部位疼痛,如上腹痛、牙痛、左肩臂痛、後背痛等情況也需要重視。中老年人突然出現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嚴重心律失常、暈厥等問題,又不能用其他疾病或原因解釋時,也要高度警惕心梗來襲。

對於急性心梗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應對胸痛,正確的做法是:

如果患者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或有較多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煙等,高度懷疑心絞痛、心梗時,應讓患者立即停止活動,避免情緒激動,平臥或背部有倚靠地坐著,立即撥打120。

如果家裡備有氧氣,趕快讓患者吸氧,增加心肌的氧供,以減輕症狀。有條件者可測量血壓、脈搏,如果血壓不低於90/60mmHg,且伴有壓榨性典型胸痛,或伴有上腹痛、後背痛、牙痛等不典型的胸痛症狀時,可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2~4粒/次)快速緩解症狀,恢復冠脈血供。

心梗是猝死發生率最高的急危重症,患者隨時可能發生猝死,要隨時做好心肺復甦的準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h-4c20BJleJMoPMLY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