誇獎孩子不是好事?夸孩子要有度,不然當心造成孩子「認知障礙」

2019-08-02     蜂蜜媽媽

文/蜂蜜媽媽

都說孩子需要被父母賞識,誇讚能給孩子更多的自信,於是父母就使勁地誇讚孩子。但是對於誇讚,如果沒用對方式那就是捧殺,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父母過度的稱讚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壓力,適當的誇讚孩子能讓孩子更自信。

但誇讚要講究方式,不然很容易就成為吹捧式教育,容易讓孩子無能玻璃心又自大。稱讚對孩子是一種鼓勵,可是過度的稱讚,往往使孩子做出不端的行為。那父母應該怎樣做才是適度呢?

有一天,小石頭幫媽媽做家務,媽媽說:「你真是個勤快的好孩子。」又有一天,小石頭從幼兒園帶回自己獨立完成的畫,媽媽說:「畫得真好,你真聰明。」媽媽以為經常誇獎孩子可以幫他建立自信心和有安全感。

當有一天小石頭和媽媽一起畫畫的時候,每畫幾筆小石頭就會停下來問媽媽:「媽媽,我聰明不聰明啊?」因為媽媽沒有及時地表揚小石頭「聰明」,小石頭竟然丟下畫筆不願意再畫了。

有些父母覺得,說說好聽的話能讓孩子高興,尤其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隨口就稱讚孩子,會讓孩子會形成一種心理期待,以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得到讚賞,那麼稱讚所能帶來的激勵作用就大大的打了個折扣。

更有甚者,孩子習慣了父母的稱讚,可能會產生一種依賴心理,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先徵得爸媽的讚許,或者因為害怕得不到稱讚而不敢嘗試有挑戰性的事物。

一、人人都喜歡聽讚美的話,小孩子也不例外

1.過猶不及

當孩子成功做到某件事情,比如第一次自己穿鞋子或者學會自己刷牙,這些當然值得父母好好讚揚。但是當慢慢的孩子長大,這些事情變成生活的一部分了,就不用再特別提出來稱讚了。因為這時候孩子已經習慣做這些事情,那麼他就會覺得,父母的稱讚也沒什麼稀奇的,稱讚能起的作用就大大降低了。

2.天生的一些特質不該贊

有些人看到孩子長得可愛漂亮,就會給孩子稱讚。但其實,像聰明和漂亮這一類東西,某種程度上都是天生的,或者說不是孩子可以自己控制的。那麼,孩子聽多了別人這麼講,反而會害怕,害怕自己變得不漂亮了,害怕嘗試新事物被人說不聰明。

3.不要泛泛而為

父母口頭禪讚揚有:「你好棒啊」「你好了不起啊」「你好厲害啊」這些話,卻完全不知道孩子做了什麼,恐怕連孩子自己也不知道他到底哪裡做得非常好,就得到了父母的肯定。所以父母讚揚孩子的時候,要指出孩子具體做了什麼事情,哪裡做得很好。

4.要實事求是

可以說孩子的感覺是非常靈敏,如果父母只是應付式的說兩句好話,孩子隨便就聽得出來。所以當你稱讚孩子的時候,一定是你認為孩子真的什麼事情做得很好。

但是父母可以稱讚孩子為此所付出的努力,還有孩子的認真堅持。稱讚就像特效藥,絕不能隨意亂用在對孩子進行誇獎時最重要的一條原則就是:儘量多誇獎孩子的努力和成就,而不是去誇獎孩子的品性、人格。

如果父母誇獎了孩子努力付出,那麼孩子就會更加重視自己努力的過程,從而學會在進行艱難任務時要堅持不懈。作為父母我們要做到欣賞孩子的努力付出,也學會可以接受孩子的局限和不足。

讓孩子可以通過父母的讚揚對自己有更深的認識,避免因外界的評價性讚揚而受到干擾,這樣孩子才不會迷失自己,形成孩子產生我認知障礙。

二、孩子一旦形成了自我認知障礙,就會缺乏分辨能力

1.不切實際的讚賞讓孩子變得虛榮

正確的教育要積極發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實事求是地對孩子進行誇讚,切記不能濫用稱讚,也忌憚只贊不批評,甚至孩子的缺點也說成完美,這樣不合理的誇讚會助長孩子的虛榮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高傲。

2.經常性的表揚讓孩子失去自我

人最可貴就是有自知之明,平時父母喜歡把表揚當做家常便飯,無論孩子做了什麼事,無論孩子是對還是錯,一律只褒不貶,漸漸孩子就容易形成自我認知障礙,無法正確分辯自己的優點、缺點。

3.常常被表揚的孩子禁不起挫折

俗話說苦口良藥,忠言逆耳。一旦孩子習慣了被表揚,虛榮心高就很難虛心地接受別人的批評,就算對方只是善意的批評,也會產生牴觸的情緒甚至不接受。

另外在讚揚聲中成長的孩子,會經不起一點點的挫折,一旦遇到困局就很容易變得消沉受不了打擊。

父母一味放大孩子的優點和成就來誇獎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的一些缺點,往往在孩子的眼裡,會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是對的,甚至認為自己是完美的,對於自己的小毛病卻視而不見。

長期下去孩子就變得接受不了批評,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的不利。當孩子踏入社會之後,如果孩子形成了自我認知障礙,通常會搞不清對方說的是不是真心話,也找不准自己的定位。

有時候別人只是隨口說了一句客套話,他也會信以為真,長期生活在浮誇和自負中,孩子的人生就很難有成就了。

三、夸孩子要掌握技巧,因此家長們學會如何去表揚孩子很重要

1.表揚孩子的點滴進步

對於生活中孩子的一點點進步都要重視,小進步也要多加表揚,這樣做可以鞏固孩子的進步,是形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手段。這樣孩子就會逐漸鞏固自己的好行為,形成好習慣。

2.用行動和語言表揚

當孩子受到委屈或經歷了失敗的事,很鬱悶的時候,或孩子傷心的時候,父母可以靜靜地陪伴著孩子,輕輕的拍一下孩子的肩膀,或都擁抱一下孩子,給孩子一個鼓勵的眼神,都會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良好表揚效果。

3表揚看結果,更要看重的是過程

孩子常常會「好心」辦「壞事」。比如孩子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卻事與願違把事情搞砸了。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好心」要值得表揚,然後再來分析搞砸的原因,正確引導孩子如何進行改正。

4.忌用物質進行獎勵

忌用任何物質對孩子進行獎勵,物質獎勵一旦形成了習慣,會讓孩子獲得讚賞的快樂感和滿足感大大減少,容易讓孩子以獲得獎勵為目的而努力,阻礙孩子良好行為的養成,讓孩子做事的動機和目的變得越來越物質化。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小缺點,如果父母一味的誇獎孩子的先天優勢,可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的驕傲心理。

萬一有一天優勢不再了,孩子可能會倍受打擊,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正因如此,誇讚有利於培養孩子一個好的習慣,或者引導孩子怎麼去做一個合理的選擇。

每個人內心都渴望得到賞識、尊重、理解和愛,人人都希望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讚賞,孩子也是一樣。父母正確的表揚,不僅能為孩子成長的注入動力,有助於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培養孩子正確的自我認識能力,提高孩子自我心理素質,讓孩子更健康地茁壯成長。

今日話題:家長你是如何誇讚你的孩子?如何做到誇讚有度的?歡迎你的評論並和我們一起交流討論。

-----------------------

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帶給您需要的有用的信息,也希望能夠在育兒方面對您有所幫助,您的支持是我們的最大動力。有任何育兒困難和疑問都可以留言或評論給我們,大家一起探討~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兒母嬰知識、心理健康、成長發育都在這裡。關注@蜂蜜媽媽,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gZCXGwBUcHTFCnfjcz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