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開市首周大漲,為科創板市場提出幾個小建議

2019-07-29     郭施亮

科創板


7月22日,科創板正式開市,從首周的市場表現分析,呈現出單周大幅上漲的走勢,科創板上市首周的造富效應明顯,為接下來即將上市的科創板企業開了一個好頭。

2019年7月22日,被定位為國內資本市場改革與創新試驗田區的科創板正式開市,首批25家企業正式上市交易。從首周的表現分析,科創板上市公司整體上呈現出普漲的局面。其中,沃爾德、交控科技、福光股份、南微醫學等還刷新了上市以來的新高價位。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首批上市的25家科創板上市公司,表現最好的,莫過於安集科技,上市首日最高漲幅達到了520%左右,隨後雖然有所回調,但股票價格依舊處於強勢震盪的格局之中。

從整體上分析,自科創板開市以來,首批上市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其首周表現基本上保持強勢,遠超過發行價格的水平。從科創板開市首周的表現來看,科創板上市公司價格表現亮眼,造富效應明顯。

如果說與十年前開市的創業板相比,科創板與創業板究竟存在哪些共同特徵?那麼,最主要的特徵,莫過於市場的造富效應。

根據數據統計,科創板上市首日就誕生出124個億萬富翁。從更細分的數據分析,華興源創實控人成為科創板的首富,但在其成為首富的背後,實際上離不開高比例的持股水平,從公開數據獲悉,華興源創實控人陳文源夫婦的持股比例達到了83.83%。由此可見,當股票價格出現大幅上漲之後,高比例持股往往會為實控人帶來非常豐厚的投資回報率。

與此同時,從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來看,經過了首日股票價格的大幅上漲之後,單一上市公司的造富能力同樣驚人。例如,睿創微納在上市首日就誕生出22個億萬富翁。又如,杭可科技上市首日就誕生出12個億萬富翁。至於嘉元科技,則是在上市首日創造出11個億萬富翁。

多年來,中國股票市場的造富能力還是非常強勁。科創板,雖然屬於新設的板塊,且實施註冊制試點,但因初期具備流動性的溢價效應,首批上市的科創板企業難免會存在爆炒的走勢。然而,當這一賺錢效應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反而會延續其流動性溢價的優勢,對隨後兩三批科創板上市公司的走勢形成刺激影響。當科創板企業成功上市之後,隨即預示著又一批群體成為億萬富翁,而這種造富能力遠遠高於國內其餘主要投資渠道。

股票市場,本質上還是財富資金再度分配的投資場所。換言之,在一批人在股市中實現暴利的同時,實際上意味著會有一批人在股市中遭到財富蒸發的風險。

然而,在中國股市裡,當一批企業家或董監高實現一夜暴富之後,往往會耐心等待限售股解禁的時機。在限售股限售期完成之後,對多數企業家來說,最首要的任務,則是儘可能把手中的股票套現,只有少數良心企業家一直持有股票,不輕易減持。

從實際情況下,仍需提防變相套利、規避減持規則的風險。面對造富潮的壓力,如何把市場衝擊降到最低仍是關鍵所在。

例如,需要警惕部分董監高打著核心技術人員的旗號,變相縮短減持的期限,提前完成套利鎖定利潤的目標。從科創板規則來看,對於技術人員而言 ,則是由3年鎖定期調整為1年,且期滿之後每年可以減持25%的首發前股份,為技術人員留有減持的空間。對此,需提防部分非核心技術人員的持股者利用規則變相套利的問題。

再者,對高比例持股的實控人乃至董監高,應該細化減持的約束限制條件,例如只允許大宗交易或協議轉讓等方式減持,且需要對每年減持數量給予進一步約束,由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1%調整為0.5%。

與此同時,可以從減持成本上加以約束,例如包括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一定稅率徵收所得稅,這一稅率比例可以視乎情況進行調整,如果牽涉到大額減持行為,可以適度提升稅率徵收比例。至於違規減持、未按照規定時間提前減持等行為,則需要承擔相應的懲罰,如沒收違規減持所得,乃至懲罰違規所得一倍以上的金額等。

除此以外,對盈利的科創板企業,應該鼓勵上市公司積極回購股份或增持股份。至於未盈利企業,應該定時披露資金具體投向情況以及研發成本的投入比重等,讓投資者更清晰了解企業的實時情況。

最後,則是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投資者索賠機制,引入集體訴訟制度,對存在信息披露違法、財務造假等問題的上市公司,應該連同中介機構賠償投資者損失,從本質上提升投資者索賠的效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d6MPWwB8g2yegNDFIf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