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有市民向十堰晚報秦楚網全媒體新聞熱線8110110反映,他們通過微信朋友圈廣告或好友介紹,參與一項投入980元購買機器人,每天收益45元的項目,結果被騙。記者採訪了解到,被騙人數近百,受騙金額從980元到幾萬元不等。
輕信「投資機器人」有收益,還介紹親友投資
9月21日,在城區上班的王女士(化姓)收到朋友發來的 「廣州育賢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廣告,讓她投資購買機器人,每人限購5台,每台980元,一年內每天每台有45元收益,「投資款只要22天就可回本。」
「由於是朋友推薦,並且她也參與了這項投資。」隨後,王女士添加了這家公司客服的微信,「對方說之所以有這麼高的收益,是因為客戶購買機器人後,由公司投放到各大教育機構收取租金。」
「我就向客服轉帳980元。對方還傳來一份《認購合同》,規定了收益金額、期限等事項。」起初幾天,王女士每天都收到客服轉來的45元收益,「客服還把我拉入一個微信群,群員大部分參與了這項投資。客服、群主經常鼓勵我們把項目介紹給親友,很多人都照著做了。」
與王女士一樣相信這個項目的有劉先生(化姓)和他的家人。「之前我購買了5台。收益持續了近一個月後,家人紛紛參與這個項目,我攔都攔不住……」劉先生說。
近百人被騙,十幾人損失過萬元
「9月27日,群主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當日開展促銷活動,每人可以購買50台機器人,並且送國外旅遊名額。」王女士趕緊籌錢,當日又買了5台。
劉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家人也再次買了機器人,「群里還有很多人購買。」
「當晚8點多,群主突然換了人,並解散了群,我立即跟客服、群主私聊,發現已被對方拉黑。我跟當初介紹我參與這個項目的朋友聯繫,得知她也受騙。」王女士說。
記者根據王女士提供的一份統計名單看到,有近百人參與該投資項目,金額從幾百元到幾萬元,其中超過一萬元的有十幾人。
騙子公司根本不存在,「消費返利」需警惕
記者根據企業信用系統查詢發現,沒有「廣州育賢教育投資有限公司」的相關信息,與該公司名稱相仿的企業有幾家,不過其註冊地不在廣州,經營業務也與機器人無關。其中一家企業工作人員表示,不排除是不法分子故意編造公司名稱騙錢。
目前,受害人已經向警方報案。
市消委有關負責人提醒,若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發「共享經濟、投資有收益、消費返利」等廣告時,務必提高警惕,即便是熟人發的廣告也別輕易相信,以免上當受騙。(記者 韓玉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