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語文?深測網紅機構「明兮課堂」,大語文到底在教孩子什麼?

2019-10-06     魚sir選課筆記

在觀看了十月一號的閱兵儀式後,除了被我國軍人磅礴的氣勢給燃到之外,一些網友也總結出了這麼一套觀後感:

語文好的人看閱兵儀式的時候,都是用驚心動魄、空前絕後、氣壯山河、氣勢如虹等成語來形容。


而語文不好的人都是「臥槽,走得真齊,就跟一個人一樣」。


雖然說這只是網友們自嘲的一個段子,但語文學習確實不能被輕視。

魚sir在上一篇文章中,也提到過過去語文被忽視的現象,不過好在近兩年這種情況有所好轉,在外語、藝術體育、機器人和奧數輪番登場之後,語文終於開始火了起來。

語文能夠受到重視,這是一件好事。


但是市面上的語文機構如雨後春筍,教材也五花八門,現在的大語文教材究竟教給了孩子什麼呢?這樣的內容對孩子來說到底能起到什麼作用?

帶著這個問題,魚sir已經開始著手對目前市面上的一批大語文機構進行了調研,這次的調研對象是明兮學堂。我分別從課程體系、課堂體驗、特色不足這幾個方面具體解析了明兮學堂的課程。

1.課程體系

明兮學堂的課程定位重閱讀能力的培養,目前開設了學前、一年級、二年級和三年級的課程,分別以語言積累、國學啟蒙、少兒文學和寫作表達為主。


學前的課程比較基礎,有識字、解詞和分析句法結構等內容,從繪本和兒歌入手,教孩子基礎的漢字。對於學前的孩子來說,它是比較好的語文入門基礎學習課程。


一年級的課程主要有經典繪本、兒童歌謠、國學啟蒙等書籍,主要學習字的偏旁部首、成語,了解傳統故事,並背誦簡單的古詩詞。


二年級的課程相對豐富很多,有寓言故事、古代詩歌、文言經典等讀物,並且二年級的課程會讓孩子接觸文言文,積累一些文化底蘊較深的的作品。


三年級的課程從閱讀轉向了寫作,不僅有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還加上了科學探索類的內容。並且,明兮學堂三年級的課程和小學生三年級開始寫作也能對應,從寫《自薦信》《寫我的朋友》等命題作文,到人物記敘文和半命題作文逐步進階,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


總的來說,明兮學堂的課程主打閱讀,內容體系逐漸進階,難度坡度較緩,把好的文學作品以上課形式掰碎了喂給孩子,能打下基本的閱讀基礎,給孩子起到一定的課外閱讀輔助作用。

2.明兮學堂課堂體驗


在明兮學堂的內容體系中,它每個內容板塊的教學目標都非常清晰,那麼,具體的課堂呈現和課件內容如何呢?魚sir體驗了一節試聽課《可怕的洪水災難》,以這節課為例,來給各位家長分析分析,它的課程到底是什麼樣的,具體地我分為了內容講解和老師表現這兩個部分來講。


內容講解

1.課件設置

明兮學堂課件上的知識點比較多,《可怕的洪水災難》這個主題分為了3個小故事來講,分別是山海經上古神獸、共工觸山、大禹治水。

課程先是引入水滴、溪流和洪水,對水做了一個級別分類,播放了它們各自的聲音,老師帶讀了詞語並這三個詞語做了簡單的解釋,繼而引到了《山海經》的介紹。


再由《山海經》講到了共工和顓頊,在共工觸山這個故事中,老師先把顓頊和共工爭當天帝的故事情節講述了一遍,再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對故事進行複述,以此加深印象。出現重點成語如日月星辰、河流積水時,老師會帶著孩子跟念詞語,課堂中的語文教學意味非常明顯。

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孩子不僅學習了認字、還學習了成語,同時也鍛鍊了口語表達能力。


同樣地,第三個故事「大禹治水」和「共工觸山」的講解環節一樣,老師先講故事,再讓孩子複述故事,最後提出重點成語讓孩子跟著念、理解,來保證孩子對於內容的輸入。


2.課堂互動

整的來說,明兮學堂的互動拓展還是比較多的。它的互動主要體現在兩個地方,一個是課件中的「治水小能手」遊戲環節,另一個則是老師的互動。

「治水小能手」環節分別展示了洪水淹沒家園、用森林、土壤不能完全阻擋洪水、開闢新河道卻可以治理洪水的動畫情境,這個環節雖然說是互動性的遊戲環節,但是因為老師在講解上並沒有放鬆,重點還是放到了知識的理解上。


老師的互動還是比較豐富的,比如說講解《山海經》的上古神獸時,引導孩子對神獸特徵進行了類比,如啟發龍的角像鹿角、爪子像老鷹的爪子、身體像蛇進行了拓展;

比如說在講水神共工時,孩子們可以用課堂道具魔法棒創造共工的身體,對詞語熟悉之後還有有趣的互動環節;

老師表現:

試聽課上,老師會用較為靈活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孩子掌握課程中的內容,如利用動畫和肢體語言來幫助孩子理解成語的意思、讓每個孩子一一複述故事等。

整體上,老師比較善於引導孩子。比如說在複述共工用頭撞不周山時,孩子沒有反應過來,老師會指著自己的頭來提醒孩子繼續講解。


老師的拓展性稍微弱一些,還會比較局限在課件本身的內容上。舉個例子,課件上從「西北」、「東南」引申到「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再引到了」四面八方「,這樣的內容延伸,只是課件上出現的拓展內容,並不是老師額外給孩子補充的內容。


對於課件之外內容的延伸,老師的表現基本上是點到為止,不會繼續對一個話題進行過多的講解。拿課件的「水滴、溪流和洪水」來說,老師進行了簡單的講解但是並沒有做具體的區分,因為「水滴溪流和洪水」是課件中的第一張PPT,要把從洪水到《山海經》之間的過渡講清楚,如果沒有豐富的拓展作為銜接,課堂上會顯得稍微有些生硬。



3.特色不足


整體來說,明兮學堂的課程內容還不錯,最明顯的特色是它的課件內容呈現方式豐富,圖、文、聲並茂,有動畫播放故事,但是在一些細節上,明兮課堂也有不足。

特色的話,那就是它的課件趣味性高、課件內容延展比較多。

明兮課堂的課件結合動畫,由動畫導入主題內容,畫面上是能夠吸引孩子的眼球的。另外,它的課件中以神話故事引入來講述課堂主題,能夠牢牢地抓住孩子的興趣。


在課件的延展上,明兮學堂想要表達的東西很多。

從《山海經》到顓頊和共工再到大禹治水和治水方式,有讀物介紹、神話故事和科學實踐,想幫助孩子達到「識字」、「熟悉成語」、「提高口語表達」以及「了解科普知識」的學習目標,內容比較豐富


不足則體現在它的回放觀看和評分排名上面。

明兮學堂的試聽課回放設置比較雞肋。在它的試聽課回放中,看回放的時候並不能直接拉到你想看的第幾分鐘,明兮學堂把視頻分成了具體的小節。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聽某一個成語的解釋時,則需要從這個成語所在小節的開始部分,重新聽一遍才能聽到你想聽的內容,很浪費時間。


另一個就是,把排名放在最後,並不能在這節課中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因為課時比較長,坐不住的孩子如果沒有星星評分作為競爭激勵,容易在課堂上坐不住。


4.魚sir建議

總而言之,明兮學堂是一門以閱讀為重點的大語文課程,在課程體系和實際的課堂內容展現中,都能看出來它更偏向學科性。

因此,最後提兩點建議吧!

一.如果是考慮是否報名明兮學堂的家長:

明兮學堂的課程針對學前至三年級的孩子所設置,家長如果想提升孩子的課外閱讀能力,那麼明兮學堂是一個課後延展比較好的輔助課程;

二.如果是已經報名明兮的家長,那麼明兮學堂的課程要怎麼上呢?

一、課前預習重習慣,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做好預習,一是心理準備,二是知道接下來學什麼主題;

二、課堂學習重參與,家長如果陪同上課,切勿直接干預課堂,讓孩子充分融入課堂,和老師、同學互動;

三、課後作業重鞏固,明兮學堂的課後作業包含紙質作業、小程序作業,紙質教材上會有線上課的知識清單、每日練字、親子互動作業,小程序上是字詞理解、朗誦、複述、看圖說話等練習;

四、 階段測驗重回顧,對測驗的結果不要過於看重,引導孩子回顧自己優劣勢,讓孩子形成對學習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

當然,如果你對明兮學堂還有更細緻的問題想問,也可以找到我私聊。

在對語文機構的調研上,除了明兮學堂之外,我還調研了其它機構,之後都會以測評文章的形式一一分享給各位家長。最後做個小調查,你家孩子正在上哪家機構的語文課程or你想了解哪家機構的課程,可以在留言中告訴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UdPpm0BMH2_cNUgG5L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