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山東3月18日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山東公安食藥偵部門堅決為抗擊疫情守好「糧草」安全崗,以「零容忍」態度向制售假劣疫情防護物資犯罪揮出重拳,截至3月8日,全省共破獲制售假劣防護物資刑事案件152起,搗毀制售假「黑窩點」「黑網店」205個,查獲假劣口罩237萬餘個,有力保障了防護物資質量和人民群眾健康安全。
研判指揮「零延遲」,快偵快破形成強大震懾
疫情防控期間,防護物資質量事關人民群眾特別是一線防疫人員生命安全。「持續加大對制假售假、擾亂秩序等涉疫情突出違法犯罪打擊力度,主動出擊,嚴查嚴處,形成強大震懾。」山東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范華平多次部署強調對制售假等涉疫情違法犯罪持續保持嚴打態勢。
省公安廳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偵查總隊快速反應、提早研判,以研判指揮「零延遲」確保第一時間出戰果。疫情防控伊始即成立工作專班,24小時值班備勤、高效運轉;主要負責同志靠前指揮,緊盯大要案件偵辦。早在1月22日就根據疫情形勢組織研判,第一時間將8條線索推送各地查處;同時安排各地完善工作預案,嚴控相關犯罪動向。1月23日,再次要求各地積極會同有關部門聯合查處制售假劣口罩等違法行為;主動對接省市場監管局、藥監局,解決涉案口罩檢測鑑定難題,建立經由總隊審核確認個案的檢測鑑定綠色通道,有效服務案件偵辦。1月26日以來相繼下發通知10餘個,指導各地快偵快破一批有影響的大要案件,形成嚴打高壓態勢。
戰法創新「快准狠」,「五記重拳」精準打假治劣
針對疫情防控形勢,山東公安食藥偵部門適時調整創新辦案策略,以「五個打擊」多措並舉打出精準打假治劣的「組合拳」。
——突出線索經營,實施高效打擊。制售假劣口罩案件涉網特徵突出,總隊組織各地開展網上作戰,主動研判涉網線索;為防止證據滅失、影響案件偵辦,總隊組織各市移交線索近20條;依託基層基礎工作全面摸排一批有價值信息,提升了打擊效能。
——突出協同作戰,實施合成打擊。強化警種協作,總隊協調有關警種及時解決了基層辦案技術資源緊張問題,食藥偵、經偵、治安、網安、刑偵等警種部門協同作戰偵破了一批大要案件;深化「市縣一體化」攻堅機制,集中優勢資源,同步研判收網,提升了辦案效率;加強行刑銜接,推動行政部門移交制售假劣口罩案件線索53條。
——突出以打促整,實施重點打擊。針對前期研判發現的高密、臨沂制售假劣口罩案件線索集中的問題,總隊組織兩地公安機關持續保持嚴打態勢,目前兩地已破獲案件占全省案件總數的54%。
——突出查打源頭,實施縱深打擊。向上追溯打源頭,縱深跟進端窩點,向下深挖追流向,最大限度打深打透。
——突出依法防控,實施精準打擊。為推動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總隊下發《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涉口罩等疫情防護物資刑事犯罪案件偵辦工作的通知》,提供精準指導;針對基層辦案迫切需要解決的法律適用、線索排查等問題,開展3000人次的線上實戰培訓,確保「打得狠,更要打得准」。
搗毀「黑窩點」「黑網店」205個,為抗疫站好「糧草」安全崗
1月底,濟南支隊主動摸排出一條臨沂地區銷售假冒品牌口罩線索,在總隊組織下快速移交核查,濟南、臨沂、青島三支隊精誠協作全鏈條破獲「1·26」假冒註冊商標案,搗毀生產窩點2處,查獲假冒口罩1.6萬餘個,打響了全省打擊涉疫情防護物資犯罪「第一槍」。
針對疫情發生初期高密制售假劣口罩案件多發問題,總隊主要負責同志帶隊赴當地強力督導核查打擊,目前共偵辦制售偽劣口罩及利用口罩詐騙犯罪案件14起,搗毀「黑窩點」「黑網店」18個。棗莊支隊通過公安檢查站發現嫌疑貨車運載大量「三無」口罩線索,成功偵破鄭某等人銷售偽劣產品案,查獲偽劣口罩70箱15萬個。濟南支隊在11家店鋪內查獲涉假口罩1700餘個,全部移交市場監管部門依法處理。
截至3月8日,全省共搗毀制售假「黑窩點」「黑網店」205個,查獲假劣口罩237萬餘個、假劣消毒液180餘噸、假劣酒精47噸,涉案金額4555萬元,向行政監管部門移交行政案件50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