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四屆河北省旅發大會承辦地之一的靈壽縣,近年來一直把縣城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如今走出了一條新區建設與舊城改造齊頭並進,產業培育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生態修復與功能提升互利共贏的路子,依靠城區建設多措並舉,成功創建省級園林縣城。戳視頻
為了改善城區環境,以嶄新面貌迎接省市兩級旅發大會,靈壽縣圍繞「中山故都、山水靈壽」的主題,以生態宜居、美麗宜游為思路,對縣城城區範圍內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打造。在城區具體規划上,靈壽縣積極對接跨河發展戰略布局,結合自身區位優勢,明確以松陽河為中心向南向西發展思路,規劃建設了松陽河新區,縣城城區面積擴大了8.78平方公里。同時承借省、市旅發大會的東風,補短板、抓重點,進一步以暢通城市「主動脈」,勾勒縣城建設新藍圖。
此外,靈壽縣堅持外延發展與內涵提升並重,實施松陽河濕地修復、淤泥河黑臭水體整治和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等工程,以治理一條河、改變一座城為思路,建成718畝的松陽河濕地公園,為縣城建設帶來「新風貌」。
除了對景觀項目的建設與打造,靈壽縣還傾力打造文韻休閒慢城,投資10.7億元建設了靈石灣小鎮和記憶一條街兩個美麗街區,投資3.1億元建成了中山故都景區和紅樓大觀園,投資9800萬元,建成了石刻園、青銅博物館、民俗長廊為一體的松滹灣文化公園;同時,施劃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泊位1萬餘個,取締流動攤販1500餘個,並高標準建設18.5公里的河北大道、60公里的慈河百里畫廊,以及中山旅遊大道等三條旅遊觀光路及84公里的生態廊道,整個靈壽縣可謂煥然一新。
此外,靈壽縣還依託自身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古中山國文化為主要設計理念,高標準打造了地標建築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提升靈壽縣城建設「新品質」。綜合文化中心集博物館、展覽廳、會議室、多用途劇場、智慧城市指揮中心、開放式圖書館、餐廳為一體,可最大限度地滿足居民的娛樂、文化需求,提高人民幸福指數。屆時,靈壽縣也將以新藍圖、新風貌、新品質的全新姿態迎接即將到來的第四屆河北省旅發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