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1、上山西歷史悠久的長治
長治是全國文明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中國特色魅力城市
中國曲藝名城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中國地級市民生髮展100強
國家首批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
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中國城市品牌評價(地級市)百強榜,位列第68位。2019年,長治再次入選「中國城市品牌評價(地級市)百強榜」,位列第68位,居全省之首。
【21/3】2、長治市基督教堂
山西省長治市基督教堂位於長治市郊區垢北莊鄉垢南莊村,是由長治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籌備建設,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是長治市最大的基督教堂,每到禮拜日,各地基督信徒慕名而來。
【21/3】3、長治明清玄帝閣
位於郊區湛上村東路口,距長治市區約 7 公里,去年郊區政府投資70餘萬元,對玄帝閣進行修繕。玄帝閣為二層建築,閣高11.7米,南北寬19米,東西長10.35米,占地面積197.6平方米,建築面積395.2平方米。這次修繕,不但復建了雲龍圖案壁畫,還保持了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和玄帝閣的歷史原貌 。
玄帝閣位於湛上村東側,立在村路中間,是屬長治市級保護文物建築。村裡的關公廟在村中部,廟不大,廟內供奉武聖關羽。
【21/3】4、長治郊區湛上村500年國槐
長治市郊區堠北莊鎮下轄村湛上村,從地理位置來講,南臨火車站,東接客運中心,西靠二賢莊,夾在西環路和長晉公路之間。在地理、交通、經濟、人文等方面都占有一定優勢。湛上村的集體經濟主要來源於租賃場地和門面收入,現在有鋼材市場一個,門面房150 間對外租賃。有36個蔬菜大棚。
現在已經開始拆遷,500年國槐希望能夠保存好。
【21/3】5、走進歷史悠久的長治市
長治,山西省地級市,古稱上黨、潞州、潞安等。「長治」原為潞安府府治所在縣名,得名於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取「長治久安」之意。長治地處晉東南,晉冀豫三省交界,全境位於由太行山太岳山環繞而成的上黨盆地中。
東倚太行山,與河北、河南兩省為鄰,西屏太岳山,與臨汾市接壤,南部與晉城市毗鄰,北部與晉中市交界,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轄4區8縣,面積13955平方千米,人口345.5萬人。
【21/3】6、常平村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常平開發區常平村位於壺關縣東北部,全村546戶,2180口人,面積4平方公里。
2007年常平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0億元,上繳國家稅金突破2億元,村民人均收入達到9000元,在長治市農村經濟行列遙遙領先。
2018年10月8日,經地方推薦和專家審核,農業農村部擬將常平村推介為2018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2019年12月31日,入選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21/3】7、長治的黃土地
長治市域主要由長治盆地及其周邊山區兩種地貌單元組成。武鄉-襄垣-潞城-壺關以東的中山區,主要為下古生界碳酸鹽岩地層分布區;襄垣-長子縣之間的長治盆地,主要為新生界鬆散堆積的紅土、黃土分布區;武鄉-沁縣-屯留-長子一線以西的低中山區,主要為上古生界碎屑岩地層分布區;太古界變質岩、中元古界長城系石英砂岩及石炭系鐵鋁岩僅零星分布。地層出露總厚度約11500米。
長治市地處黃土高原東南緣,從全市整體地貌看,山巒起伏、地形複雜,總體呈盆地狀。最高點為沁源縣太岳山主峰之一,海拔2541米,最低點為平順縣濁漳河出境處,海拔標高380米,最大切割深度為2161米。長治市地貌大致可分為山地、丘陵、盆地、河谷4種類型。
【21/3】8、走近基尼斯紀錄最長的護林牆
站在壺關十里嶺,放眼望去,林海莽莽,綠浪滔滔,猶如在天地間鋪開了一幅綠色畫卷。與此交相輝映的是就地建起的一道道白色石牆,或在山腳下,或在叢林間,或在通道邊,錯落有致,綿延不斷,成為太行山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這就是壺關幹部群眾在造林護林中創造的兩大奇蹟:一是發明「干石山上栽油松」技術,在干石山上植樹造林105萬畝,把干石山區變成了生態綠洲,被譽為新的「太行奇蹟」;二是發明「搬起石頭壘石牆」技術,用石頭壘成1萬餘里的森林防護牆,被譽為「天下第一長牆」,載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
【21/3】9、站在壺關十里嶺嘹望台上
地處太行山之巔的壺關縣,是典型的太行山干石山區。從1978年起,全縣幹部群眾堅持不懈造綠,矢志不渝護綠,40年間綠化荒山105萬畝,建成森林防護牆1萬餘里,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52.6%,是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的兩倍多,走出了一條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有機結合的綠色發展之路。
如今,站在壺關十里嶺,放眼望去,林海莽莽,綠浪滔滔,猶如在天地間鋪開了一幅綠色畫卷。
【21/3】10、走進長治市壺關縣國家公益林保護區
公益林區劃界定是公益林保護管理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是落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的基本保障,是保護好區內森林資源的重要前期工作。區劃界定成果是國家級和省級公益林保護管理的基礎,也是開展中央和省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績效考評工作的依據。
【21/3】11、自種自家田
安口村,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石坡鄉下轄村
【21/3】12、全村人信奉天主教自建大教堂
安口村位於壺關縣東南部35公里處,全村人信奉天主教,版圖面積3.6平方公里,有150戶,556口人,全村由3個自然莊(東安口,狼窪掌,後安口)組成。全村林業面積2947畝,耕地面積342.27畝。主要農作物玉米、土豆。
【21/3】13、走進自建天主教大教堂的安口村
青山如黛,綠樹成蔭,紅頂白牆的磚屋,怡然自樂的村民……儼然是一派「世外桃源」的美景。在壺關縣石坡鄉安口村,體驗到一種「人在景中游」的感覺。
【21/3】14、安口村口遇一群長治自行車驢友
由於安口村地處山區,耕地質量不好,村民的收入來源十分有限,但自從建成綠化參觀村後,前來參觀的人越來越多,也給村裡的經濟帶來了商機。
在安口村的村口,正遇上長治的一群自行車驢友,
【21/3】15、東黃花水村參加公益活動的女人們
東黃花水村位於壺關縣東南部40公里處,版畫面積2.8平方公里。全村現有104戶,392口人,全村有3個自然莊(宣凹、南嶺、圪道底)組成,居住分散。主要農作物玉米、土豆。由於地處偏遠,山大溝深,人均耕地面積少,農民增收途徑單一,主要靠外出務工。
【21/3】16、男人外出打工 女人下田種參
生長在長治地區的一種中藥材,叫「黨參」。其主要功效是養氣補血。黨,長治地區古稱上黨府。
今長治市內有「上黨門」古蹟。當地的戲曲名為:「上黨邦子」。長治地區也稱晉東南地區,也稱上黨地區。解放戰爭時在這裡曾發生了中國革命歷史上著名的「上黨戰役」,此役解放軍全殲了晉綏軍史哲波部隊。
【21/3】17、美麗鄉村南平頭塢村成彩色村莊
石坡鄉南平頭塢村位於美麗的太行山大峽谷風景區西入口處,旅遊路專線穿村而過。全村363戶,1116口人。
2016年省級美麗鄉村試點項目一一彩色村莊
2019年12月25日,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評為國家森林鄉村。
【21/3】18、山里自有自家田
南平頭塢村,一是新建了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和石坡鄉汽車站300餘㎡,開辦了大峽谷旅遊產品銷售中心和潞州飛蕾手工刺繡展銷部。二是對蔭林旅遊路邊2000米河道的環境全部進行了集中清淤治理,清理垃圾300噸,新修過橋2座,栽植大樹500株,核桃500畝,種植中藥材1300畝。三是在財政、發改、扶貧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實施移民搬遷18戶,88人,修築水泥路2700米,鋪設自來水管道1600米。四是實施了白化、美化工程,新建村中休閒長廊80米;壘砌護岸7000立方;粉刷牆壁3000平米;安裝不鏽鋼欄杆 300米。五是建設群眾文體活動廣場2000㎡,新建標準化藍球場一個;完善了民俗文化大院配套建設。
【21/3】19、從山西長治太行山大峽谷去河南林州太行山大峽谷
太行山大峽谷自然風光旅遊區地處晉豫兩省交界,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東南部,占地總面積約225平方公里。先後榮獲「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最美十大峽谷、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攀岩基地、 山西省風景名勝區」等榮譽稱號。大峽谷中著名景點有紅豆峽、八泉峽、女媧洞等五大檢票景點的一票通景區。
2019年12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確定山西太行山大峽谷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1/3】20、山西長治太行山大峽谷剛被評為AAAAA景區
2019年12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確定山西太行山大峽谷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1/3】21、山西長治太行山大峽谷一一王莽峽
王莽峽有30里畫廊之稱,以「美」而聞名,其最出名的是十八盤,它是唐朝時上黨和中原地區為進行文化商業交流而在懸崖峭壁上人工開鑿的。清代時被沖毀,康熙年間重新修建了一千三百個台階的棧道,現在作為景點存在。相傳,在王莽峽深處有一個洞穴,是王莽追殺劉秀,劉秀藏身的地方。
【21/3】22、山西長治太行山大峽谷一一黑龍潭
位於五指峽東柏坡村的河谷里,因谷內有潭,傳說曾有黑龍王棲息而得名。黑龍潭附近峰巒高峻、峭壁屹立、飛瀑濺玉、草木蔥籠,仿佛一幅大自然的工筆重彩畫屏,有龍湖蕩舟、懸梯漫步、龍潭靈澤、索橋探險、孤山巡遊等景觀。
【21/3】23、山西長治太行山大峽谷一一八泉峽
八泉峽是太行山第一峽,山內奇峰秀石林立、泉源溪流眾多、峽谷深澗幽深奇險,有「怪蟒嘯天」、「雄獅鎮山」、「南極仙翁」、「河中靈石」、「勝利之門」等峰林岩石奇景。
【21/3】24、山西長治太行山大峽谷一一紅豆峽
紅豆峽長達15公里,是龍泉峽的之峽,因天然風光、山形地貌奇特而聞名。紅豆峽有三條峽谷,分別是三疊潭、七仙峪和主峽,前兩者適合風景觀光,主峽適合探險、野營和農家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