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中軸 古城之美 | 9.22 美後肆時開館日招募見證官

2020-09-20     elvita威生活便簽

原標題:邂逅中軸 古城之美 | 9.22 美後肆時開館日招募見證官

從前期籌備到試運營,再到正式開館日,期間美後肆時經歷了將近一年的孵化期,終於從一個咿咿學語的嬰兒,逐漸蹣跚學步。

上下四層,總計21個空間的美後肆時,在此前試運營階段,只有一層空間和大家相見, 隨著9月22日即將到來,地下三層也將和大家say hi了

美後肆時 景山市民文化中心這層半掩的紗,也終將伴隨9.22開館日完全揭開。

在此,美後肆時全體誠邀您成為她的開館見證者,同時成為第一批美後肆時空間體驗官(有神秘定製禮品哦~)。

#邂逅中軸 古城之美

開館日招募見證官

在體驗和見證的同時,我們將記錄您的任何寶貴意見,並酌情採納,融入到後期美後肆時的成長中。

見證並參與她的誕生,也在未來與您一同編織屬於這個四合院的夢~

時間:09/22 09:00-10:05

地點:美後肆時F1美劇場

名額:20人

除此之外,開館儀式當天,您還能參與以下精彩活動:

09/22 開館日活動

09:00-10:30

09:00-10:30

09:00-10:30

09:00-10:30

09:00-10:30

09:00-10:30

09:00-10:30

09:00-10:30

09:00-10:30

10:00-11:00

10:00-11:00

「今景古韻 一城三帶」攝影展

以下是開館日具體活動

#景山會客廳

站在皇城根兒望北京

明代北京城主體就是在元大都城基礎上改造而成的,最終形成宮城、皇城、內城、外城四重方城。老北京有句諺語,叫作「內九外七皇城四」,「皇城四」指的就是皇城的四門:天安門、地安門、西安門、東安門。

北京皇城的核心就是故宮,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

站在皇城根下,感受紅牆琉璃瓦,四合院胡同巷,這裡的每一磚每一瓦都藏著一段故事。

今天讓我們從「皇城四」開始,以紫禁城結束,一同去感受歷史的厚重與變遷!

時間:09/22 09:00-10:30

地點:美後肆時F1美會館

名額:20人

費用:免費

主講人 勾超

北京史地民俗學會副秘書長、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北京曲藝家協會會員。西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評書(北京)項目評審文稿撰稿人。北京戲曲、曲藝史研究學者,曲藝文學編輯、作家。非遺項目評書(北京)傳承人馬岐先生的入室弟子。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城市管理廣播《茶餘飯後話北京》系列節目《追根溯源說曲藝》撰稿人。

#非遺零距離

少年科學家 榫卯體驗

榫為陽、卯為陰,陰陽相生,生生不息。一榫一卯,藏進中國天機,將世間美好環環相扣,凝聚古人千年的智慧。卯榫中國木質古建築和家具常用的連接方式,其特點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釘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體現出中國古老的文化和智慧。榫卯講究互相避讓,以柔克剛,環環相扣,相輔相成。

一如祖先告誡我們的——「禮」,這是中國人,為人處世的根本。在了解榫卯知識的同時,我們更準備了榫卯建築模型作品,帶領大家體會中國傳統建築的精湛技藝。

9月22日,讓我們跟隨陳俊芬老師,感受榫卯陰陽相生,環環相扣的神奇,也從中感受古人千年智慧的結晶。

時間:09/22 09:00-10:30

地點:美後肆時F1美作館

名額:10人

費用:免費

主講人 陳俊芬

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近20年,曾多次帶著科學實踐課走進北京中小學校園,展現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以及其中蘊含的科學原理,寓教於樂,有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

#四合院故事會

繪本《呀!故宮》

凰子是一隻祖祖輩輩都生活在故宮裡的小老鼠,它還有幾個要好的生活在宮外的老鼠朋友。有一天,凰子對它的幾個朋友說起它的家——皇宮,朋友們卻覺得凰子是在吹牛。於是凰子決定帶它們去宮裡看一看,看看宮裡那些雄偉的建築,還有住在宮裡的皇帝和他的嬪妃們的日常生活。

跟著凰子這隻小老鼠,我們既可以看到故宮的全貌,又能近距離觀察各個宮殿。如果你還對皇帝的工作和生活內容感到好奇,也可以從這本書中一探究竟。

我們為什麼這麼喜歡故宮?大概是希望從故宮這座建築中探尋明清兩代皇帝生活的蛛絲馬跡,感受一下帝王們奢華精緻的生活,也從中發現歷史的真實面目,畢竟那段歷史留給世人的種種迷團實在太多了。《呀!故宮》用精美細緻的插畫和詳細的文字介紹,展示了故宮這座建築以及它所歷經的歲月往事。

報名條件:3-8歲兒童

時間:09/22 09:00-10:30

地點:美後肆時F1美閱館

名額:8組親子家庭,每組限一名兒童

費用:免費

主講人 菠菠阿姨

兒童閱讀推廣人,繪本課程講師。

#景山家宴

巧克力桃山皮手工月餅

節雖未至,心卻已動。月近中秋,是一年中最具詩意的時節,月餅寄予幾多思念幾多親情,月餅厚望更多濃情更多蜜意。

如果說有一款月餅能美的讓人屏住呼吸,好吃到使人念念不忘,還承載著手工精作的匠心精神,符合現代人挑剔的口味,再順便將美味與顏值融為一體只一眼,就令人驚艷,那就是這款巧克力桃山皮手工月餅了。

桃山皮月餅,月餅中的顏值擔當,是日本和果子的一種,起源於日本桃山,採用白芸豆沙配以蛋黃、牛奶、奶油等材料秘制調配而成,口感以細膩而聞名於世。將桃山皮運用到月餅上,改變了一直以小麥粉做月餅餅皮的傳統。

在中秋將至前,由Seraphic老師帶領大家DIY巧克力桃山皮月餅,見證顏值MAX月餅的誕生吧。

時間:09/22 09:00-10:30

地點:美後肆時F1美食館

名額:10人

費用:免費

主講人:Seraphic

PI CHOCO主理人,曾從事於醫療行業6年,隨後開始學習製作手工巧克力,從師多位世界級巧克力大師。

#非遺零距離

永不凋落的絨花絨鳥

絨花如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陌生的,但若回到百年前,無人不知絨花。以蠶絲和銅絲為骨架的絨花,是一項在中國大江南北至少紅火了600年的頭飾。

北京的絨花工藝,原本是專供宮廷享用的,被稱作宮花,後來才慢慢流入民間。絨花是「榮華」的諧音,物如其名,最初的絨花,以表示吉祥寓意的圖案為主。

北京城有條花市大街,過去這裡是宮花、絨花製品的集散地。慢慢地,絨花工藝的重心從製作飾品轉向了更受大家歡迎的玩具,出現了以雞禽造型為主的產品,也就是絨鳥。

北京絨鳥製作始於清初,至今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充分顯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精湛技藝,現已被收入北京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本期活動,將與您小敘古意,體驗絨鳥絨花非遺技藝」,一起來看非遺傳人如何手指翻飛間,傳遞這份「絨華」心意。

時間:09/22 09:00-10:30

地點:美後肆時B1美衣館

名額:10人

費用:免費

主講人 蔡志偉

「絨鳥張」張寶善的再傳弟子,現為「北京絨鳥(絨花)」第六代傳人,2010年被評為該項目的傳承人。代表作品有:五彩鳳凰、雙孔雀、全家福、松鶴常青、吉祥物福娃等等;作品曾被中央二套和北京電視台報道,其中,「雙孔雀」還獲得中國工藝美術「中藝杯」銀獎。

#古城藝韻

翰墨丹青歌盛世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無論是典藏書籍,還是碑文石刻;無論是中堂條幅,還是門楣楹聯。從三山五嶽到五湖四海,從高高的廟堂,到尋常百姓家;書法的內容或說古論今警醒世人,或傳承倫理道德教人向善,或托物言志凈化心靈。書法不僅在於外在的美,更在於妙筆生出的高尚的德操。

一張柔和的宣紙上,翰墨暈開千年歷史回聲。一幅書法展開了,靈動的文字間似乎有編鐘的餘音裊裊傳來:漢家長衣寬袖的文人雅士們,居廟堂之高的官吏們,多少辭賦與奏摺,多少檄文與頌歌,摩肩接踵一路走來,都被歷史的風塵淹沒了,倒是那個喜歡放鵝睡在東床的王羲之音容猶在,留下千古佳話。

9月22日,和陳小松老師一起感受宣紙上的翰墨,體味書法之美。

時間:09/22 09:00-10:30

地點:美後肆時B1美書館

名額:8人

費用:免費

主講人 陳小松

陳小松,安徽定遠縣人,九三學社社員(北京市東城區文物美術支社),曾任海南省古籍研究會秘書長等職,現任中鴻信國際拍賣古代書畫部總經理。獨立書法家。自幼喜愛書畫,擅書法、書畫鑑定、書畫理論。書法作品及文章愈百次發表於《人民日報》、《中國文物報》、《美術報》、《中國書畫報》、《四川文藝》、《書法報》、《新民晚報》、《揚子晚報》、《海南日報》、《第一收藏》等刊物。

#古城藝韻

工筆線描下的京劇人物

京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其中的多種藝術元素被用作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符號。其中服飾豐富的樣式和色彩都包含著中國傳統美學文化,墨彩如生,吹氣欲活。

而中國國粹京劇以傳統工筆畫形式在宣紙上描繪出一個傳神的藝術造型,不枉為一種別具一格的文化展示。

那將這兩者結合到一起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本期活動劉子藝老師,帶著大家一起感受工筆線描下的京劇,在線條中領略國粹的魅力。

時間:09/22 09:00-10:30

地點:美後肆時B1美繪館

名額:10人

費用:免費

主講人 劉子藝

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史本科,工筆人物教學與研究碩士,游美社導師。

#肆時韻味

靜品一杯茶的禪境

茶道是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

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茶道美學的核心價值就是「自然」,源於自然,歸於自然,體現自然之美。一壺茶,茶壺有量,茶味無量,品的是茶,修的是心。得茶之趣,知茶之妙,盡享茶味生活。心安神寧,專注當下,才能抓住生命中的每一刻精彩。

人生的起落浮沉,是靜品一杯茶的禪境,拿起、放下、緣來,是茶。因空見茶,由茶生情。

喜歡上茶,也許是某個瞬間的事,也許是在美後肆時的一場「茶學堂」開始,感受茶的美好。

時間:09/22 09:00-10:30

地點:美後肆時B1美好交流中心

名額:16人

費用:免費

主講人 包福英

高級茶藝師和評茶員、日本里千家茶道中級、雪月花茶道高級、中國社會藝術協會理事,哈屯嘉茗品牌和《哈屯茶藝——最尊貴女主茶藝》(生活美學茶)創始人、陸羽《茶經》踐行者。

#景山票友大會

《范家店》評書專場

「馬瘦毛長蹄子肥,兒子偷爹不算賊。

瞎大爺娶個瞎大奶奶,老兩口過了多半輩兒,誰也沒看見誰!」

這段是《范家店》中的開場定場詩,在演出開始的時候,評書藝人往往先念誦四句或八句詩,這些詩句往往詼諧幽默,短小精悍且讓人印象深刻,為的是快速聚攏觀眾耳音,以便演員馬上進入表演,這樣演員就先定住了場,故稱為定場詩。

本場將由大逗相聲演員王梓鑫為大家帶來評書《范家店》,故事說的是北京前門「同福樓」飯莊跑堂李明齋和他媳婦李大奶奶啼笑皆非的家長里短。

時間:09/22 09:00-10:30

地點:美後肆時B2美好演播廳

名額:30人

費用:免費

主講人 王梓鑫

拜師相聲表演藝術家鄭健學習相聲藝術,表演風格活潑鮮明,立足傳統,不斷創新,先後創作並排演了十餘段相聲作品。

#古城記憶 如影隨行

藏匿在老物件中的老北京

我們常常將時間形容成精靈,當希望它留下的時候卻呼嘯而去,當希望它轉瞬的時候,卻歲月悠悠。

但卻突然有一天,身邊所熟知的物件兒都幾乎消失,新的占據,舊的離開,循環往復,自古如是,然而老物件兒不正是時間留下的磨痕實物嗎?

從2010年開始,安建達老師便開始留意周邊的老物件兒:有眾多老北京人做買賣人的響器,也有過往生活里司空見慣的搪瓷缸子,有北京冬天燒蜂窩煤的模子,甚至還有做紅薯粉兒的漏勺……

在重溫與回味的同時,也有著更加厚重的感受,從中體會到一種精神氣質:我們走過的路,我們延續的今天,我們從哪裡曾經出發,我們以後還會走向何種更美好的遠方,舊物都應該是見證者。

本期老物件故事分享會,讓我們在安建達老師的分享中,與老物件一起來一場時光穿梭之旅,找尋老物件背後的故事。

時間:09/22 10:00-11:00

地點:美後肆時B2美展館

名額:10人

費用:免費

主講人 安建達

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長期致力於建築壁畫浮雕、藝術壁飾的創作,獲有民間銅雕「北安」之稱,中國雕塑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室內建築師學會會員,著有短篇小說集《37傳》,設有個人公眾號「安建達銅藝術筆記本」,沉迷文字,筆耕不輟。

#景山影像館

「今景古韻 一城三帶」攝影展

北京這座現代文化和文化底蘊高度碰撞的城市,以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為根基,形成了圍繞京城的三大文化帶,即: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及西山永定河文化帶。

美後肆時作為市民文化中心,記錄、傳播北京文化的主要宣傳陣地,自始至終訴說著北京的老文化、老故事,記錄傳播北京文化,展現著北京的新面貌、新風尚。

此次攝影展,用真實客觀的視覺將北京古韻展示給大家,使古城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一城三帶」展覽作品從不同側面展現了恢弘壯麗的古都風貌,從作品極富內涵的線條和影像內容,觀眾可以品味出蘊涵其中的時代精神和北京特色,領悟到首都歷史文脈的源流和人文精神的精髓。

時間:09/22 09:00-10:30

地點:美後肆時B1美展館

本次影像展由北京市文史研究館、北京史地民俗學會、美後肆時 景山市民文化中心聯合舉辦。

交通提示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美術館后街40號

地鐵:地鐵8號線南鑼鼓巷F口出,向東步行至美術館后街,再向南步行5分鐘即到;地鐵5號線張自忠路站D口出,向西步行至美術館后街,再向南步行5分鐘即到;也可在美術館站B口或東四站D/G口出,騎單車前往。

公交:2、104、108路公交寬街路口南下車。

溫馨提示:美後肆時周邊停車不便,建議您綠色出行。

美後肆時

美後肆時,作為景山市民文化中心,是一個集生活美學、文化體驗、文化交流與傳播的城市文化生活空間,將閱讀、戲劇、演藝、國學、藝術、文創、園藝等生活方式體驗內容融入百姓日常,為在地居民乃至北京市民呈現一個兼具多元化、場景化和文化內涵的公共文化服務平台。

美後肆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EiVqnQBLq-Ct6CZhvs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