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咳不停,還易「誤診」!
兒科門急診及住院病人中,不少孩子咳嗽久治不愈,經檢查後確診為百日咳——一種被低估的疾病,近年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需各位家長足夠重視。
什麼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但冬春季多見。如果沒有經過治療,咳嗽症狀常常經久不愈,可以持續2~3個月,所以取名「百日咳」。
在百日咳疫苗問世之前,百日咳是一種流行性傳染病,每隔3年出現一次流行高峰,主要是嬰幼兒感染,病死率非常高。自從普及百日咳疫苗的預防接種,百日咳的發病率已明顯下降。
但是近20年全球百日咳出現了上升趨勢,而且發病年齡從嬰幼兒轉為各個年齡階段都有,其中小於6月齡的嬰兒和青少年、成人病例占多數,也就是「百日咳再現」。
百日咳有哪些表現?
典型的百日咳初期有低熱、輕咳、流涕、噴嚏、乏力等類似感冒症狀,持續3~4天熱退,但咳嗽逐漸加重。
發病的7~10天,出現典型的百日咳的痙攣性咳嗽,咳嗽發作時,10餘聲或20~30聲咳嗽,患兒面紅耳赤,張口伸舌,身體彎曲前傾、涕淚交流,表情痛苦,咳嗽嚴重的口唇發紫,大小便失禁,直到吐出粘稠痰液和胃內容物後咳嗽停止,部分病人伴有雞鳴樣尾音。
一般白天咳嗽少,晚上咳嗽多(晝輕夜重)。在情緒波動、恐懼、煩躁、哭吵、冷空氣刺激、聞到消毒水等異味、室內有人抽煙、進食、檢查咽部等時可以誘發咳嗽。大部分孩子不咳嗽時神情活動如常,飲食良好。
嬰兒和重症患兒容易並發肺炎、腦病。少數嬰幼兒和新生兒因為劇烈咳嗽和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而引起窒息,並且這種情況常常在夜晚發生,如果搶救不及時,可窒息缺氧危及生命。經過這種痙攣性咳嗽期2~6周,如果沒有併發症,咳嗽逐漸減少痊癒。檢查血常規有異常,一般白細胞明顯增高,淋巴細胞百分比增高。
3個月以下小嬰兒痙攣性咳嗽常常不典型,多見咳嗽數聲後口唇發紫、氣促、窒息等。
6歲以上兒童及成人症狀也不典型,沒有痙攣樣咳嗽,多表現為長期咳嗽不愈,吃阿莫西林或頭孢類藥物療效不好,檢查血常規里的白細胞也不升高,這種情況容易誤診為支氣管炎或肺炎。
百日咳的治療及護理要點
百日咳患兒需要隔離治療。為了避免誘發咳嗽,室內應保持安靜舒適,讓孩子保持安定的情緒。避免一切可誘發痙咳的因素,家長不要在室內抽煙,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痙咳發生時,可採取坐位的姿勢或側臥位,新生兒或小嬰兒也可以俯臥在大人腿上,上身前傾45~60度,用空掌心反覆自下向上拍後背幫助痰液排出,再用紗布、手帕等清理嘔吐物。
嬰兒窒息常發生在夜裡,因此急性期間,夜裡應安排專人值守,一旦發生窒息,需要及時人工呼吸、吸痰等。
如何預防百日咳?
1 預防孩子感染百日咳,首先要注意孩子營養,年齡稍大者適當運動,增強免疫力,防止感冒抵抗力下降。
2 百日咳流行期間,避免接觸病人。目前大多數傳染源是家庭成員,特別父母是小兒百日咳的重要傳染源。家庭成員中有咳嗽的話,需要及時檢查治療。
3 接種百日咳疫苗是預防百日咳的最重要措施。目前國內已經普及百白破三聯疫苗計劃免疫。
4 也可採用藥物預防,密切接觸病患後可口服紅黴素或復方新諾明,共服7~10天預防。主要推薦對於患兒以及存在高危併發症的患者親屬/親密接觸者(無免疫力或部分免疫力)進行暴露後預防。
本文首發:湖南省兒童醫院
原標題:晚上咳個不停,這種傳染病明顯增多還易「誤診」!
本文作者: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 主任醫師 劉靜
責任編輯:李小榮
版權申明
本文轉載 歡迎轉發朋友圈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AFXWGwBUcHTFCnfQC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