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瀋陽發布最新疫情防控消息!

2021-01-16     瀋陽網

原標題:剛剛!瀋陽發布最新疫情防控消息!

1月16日,瀋陽市政府召開「瀋陽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十場新聞發布會,發布疫情防控最新消息。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冠肺炎救治組專家馬曉春進行新聞發布。

截至目前,瀋陽本輪疫情累計確診病例37例,無症狀感染者1例。本輪疫情,患者有如下特點:一是患者年齡大。60歲以上患者19例,占比達到50%,患者平均年齡57歲,最大年齡為95歲。二是基礎疾病多。半數以上的患者伴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長期臥床、嚴重心功能衰竭,部分患者還伴有再生障礙性貧血、感染性心內膜炎伴金葡球菌血流感染及全身多臟器播散。三是病情進展快、多數患者肺部影像學表現快速進展、病變範圍廣,發熱持續時間長,氧療需求高。危重和重症病例比例為23.7%,累計出現3例危重患者。

在實施醫療救治工作過程中,我們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工作部署,嚴格落實「四個集中」工作原則,即「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全部病例均第一時間安全轉運至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瀋陽中心接受集中隔離治療。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督導組提出的「最好醫院、最強團隊、最優設備」救治要求,不惜一切代價挽救患者生命健康,圍繞「切實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的救治目標,我們主要採取以下舉措:

一是啟動騰空預案,保障患者集中救治。12月23日,本次疫情出現「零號」確診患者的第一時間,立即全面啟用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瀋陽中心。在救治病床準備方面,3天內快速實現瀋陽中心院區整體騰空,提供救治床位758張,設置重症監護病床23張。現正在開展重症監護病區改造,擴建後重症監護病床達到70張,充分滿足救治工作需要。

二是集中專家資源,組建高水平救治團隊。統籌省市兩級醫療力量,抽調重症、呼吸、中醫、護理、院感、精神、康復等專業醫護人員201人,組建多學科整建制救治團隊。省級指定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牽頭、聯合多家大型三甲醫院組建重症醫療救治團隊,全面接管瀋陽中心重症監護病區,成立「專患專班」,實行「一患一策」,強化全程跟蹤救治。省市聯合組建整建制醫療團隊,按照病情嚴重程度分層管理,緊盯高風險病人,嚴防「輕轉重」。國家衛生健康委特別派駐4名國內頂尖專家,深度參與和指導我省新冠肺炎患者醫療救治工作,形成國家、省、市三級醫療專家及醫護團隊通力配合、協調聯動的救治工作格局。

三是統籌優質資源,建立順暢運行機制。每日常態化開展多層次、多專業現場聯合會診,實現確診病例全覆蓋。依託遠程醫療,參與重症病例全國在線會診,多名國內頂級專家參與我省病例會診並給出指導建議。啟動區域醫療資源,統籌調派綠色通道,根據救治工作需要和患者病情變化,隨時調整、補充臨床一線救治力量,做到外請會診、設備調撥、人員派駐第一時間到位的高效運行機制,最大程度保證患者救治。

四是多專業合作,全面落實應急保障。提前制定完成多維度、多場景、全方位,患者醫療救治應急預案,積極防範和有效應對患者突發病情變化,針對患有嚴重基礎疾病患者搶救需求,專用手術室保持隨時啟用狀態,建立由神外、心外、心內、普外、內鏡、泌尿、麻醉、輸血科等專業人員組成的多支應急醫療團隊,24小時待命。全面做好醫療物資儲備,瀋陽中心配備了ECMO、CRRT、具備呼吸力學等高端監測功能的呼吸機、纖維支氣管鏡等先進醫療設備,省屬醫療機構救治相關高端醫療設備實現即時共享。

五是堅持中西醫結合,發揮中醫藥在重大疾病中的協同作用。建立中西醫聯合會診和查房制度,全部患者中醫藥治療比例達到100%,針對不同患者病情,逐一辨證論治、實現「一人一方」。在康復病區,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優勢,促進康復期患者病情恢復。

六是應用綜合療法,注重患者全病程管理。及時應用康復期血漿,國家優先保障、跨省調配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近3萬毫升用於臨床治療,進一步縮短重症患者治療期,提高治癒率。及時開展患者心理危急干預,增加患者救治依從度,提高治療效果。配備專業營養師,為患者提供科學營養治療方案,加速患者健康恢復。

通過上述舉措,截至1月16日12時,本輪瀋陽新冠肺炎疫情37例確診患者中,累計已有22例患者治癒出院,救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包含大家關注的1例95歲高齡患者,腦幹梗塞,長期臥床,無自主能力,為我省目前年齡最大的新冠治癒患者。另1例87歲患者,既往有嚴重心功能衰竭,經團隊精心治療及護理,兩位老人不僅新冠肺炎順利康復,原發基礎疾病及一般狀態較入院前均明顯改善。

目前在院患者中仍有5例重症患者,經呼吸支持、俯臥位通氣、康復期血漿等綜合治療,病情相對穩定;多數在院治療患者病情向好。

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二級巡視員毛印百進行新聞發布。

疫情通報

2021年1月15日12時至1月16日12時,我市無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

1月16日,本次疫情1例本土新冠肺炎患者在市第六人民醫院治癒出院。患者治癒出院後,需在市第六人民醫院康復病房繼續進行康復治療及醫學觀察。截至目前,累計治癒出院22例。向奮戰在救治一線的國家、省醫療救治專家組和廣大醫務工作者表達崇高敬意!

遼中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孫海燕進行新聞發布並回答記者提問。

截至1月15日24時,遼中區現有二密22人,三密17人,集中隔離119人,居家隔離26人,7天健康監測47人。自疫情發生以來,遼中區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按照市防指要求,抓緊抓細抓實各項防控工作。

在全區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遼中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目前總體態勢平穩。

遼中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孫海燕

就記者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面對省外周邊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尤其是近期出現在農村地區的疫情,遼中區作為一個涉農區,農村人口比例較大,防控任務艱巨,防控難度較大,請談一談遼中區是如何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工作的?

遼中區按照「五早」原則,圍繞三個重點,切實抓好農村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落實。

一是盯緊重點人。加大對境外輸入、外來人口及中高風險地區返鄉人員網格化排查力度,組建了以「兩委」班子成員、黨員代表、村民小組長、盛京義勇為核心的排查管控隊伍,全區現有一級網格長226人,二級網格長678人,三級網格長1421人。秋冬季以來,累計排查國外和國內重點管控地區、重點關注地區來返我區2246人。集中隔離519人,其中境內重點地區348人,境外128人,二密43人。居家隔離218人,其中二密6人,三密179人,暴露人群26人,其他重點地區7人。7天健康監測52人。目前累計返鄉570人,預計春節前還有5347人返鄉。針對這部分人,我區已與其家人和所在村屯取得了聯繫,做好了登記備案工作。

二是盯住重點事。婚喪嫁娶全面從簡,紅事緩辦,白事簡辦,並實行備案制度。目前備案17起。按照滿足30天滿負荷運轉需要,以村為單位做好口罩、體溫計、消毒液等基礎性防疫物資儲備。目前已儲備防護服2894套、防護面屏1339個、防護手套17900副、醫用口罩99150個、防護口罩18600個、醫用垃圾袋6500個、消毒液4788升、氯片141瓶、垃圾袋6500個。同時按照「人」「物」同防的要求,緊盯冷鏈食品。對全區51戶涉及冷鏈食品重點企業進行全面排查,圍繞交通運輸、掏箱入庫、批發零售等環節,嚴把「四關」( 追溯關、自查關、檢測關、貯存關)。同時對我區冷鏈食品企業和進口高風險非冷鏈貨櫃貨物企業實行「一企一案」監督管理,做到全覆蓋、不落一戶、嚴管嚴控。12月1日以來,檢測冷鏈食品外環境內、外包裝429份、冷鏈食品從業人員115人份、冷鏈食品外環境及物體表面88份、冷鏈食品609份,結果均為陰性。對3.957噸的進口冷鏈食品,在核酸檢測及全面消殺後清庫。

三是盯實重點場所。17名包鎮區級幹部採取不定時間、不打招呼的方式到各鎮街進行疫情防控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充分發揮「哨點」作用,16家鄉鎮衛生診療機構、335家村衛生室、400人的醫護人員,要求嚴格執行篩查詢問就診患者流行病學史並做好登記,發現發熱患者及有流行病學旅居史患者立即轉診並上報區衛健局。同時設置隔離場所196個,配備轉運車輛230台。加強聚集性場所管控,目前暫時關閉了11家集貿市場、185個麻將社、186個文化活動場所及32處宗教活動場所。1月15日,區公安分局出動幹警143人,對小賣店、麻將社等183處人員聚集場所進行了檢查,對於聚集的28處場所128人予以驅散。截至目前,累計檢查1326家,發現聚集場所421處,驅散聚集人員876人,行政處罰5人。

瀋陽加油!

來源:瀋陽網綜合中國瀋陽發布

編輯:逄菲 責編:閆繼偉 高薇

出品:瀋陽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瀋陽網)

今天,請為瀋陽這所高校點贊!

瀋陽發布通知!關於供暖!

多地緊急通知!這件事一律取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8QiD3cBDlXMa8eqkcU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