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山:鄉村振興 信心滿滿 幹勁足

2020-01-12     武威市廣播電視台

談感受、獻良策、謀發展、話未來。每年《政府工作報告》都是兩會上的焦點,從經濟發展到民生改善,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甘肅交出了一份紮實的年度答卷,讓大家對「明天」充滿期待。

省人大代表 胡中山

今天我們聽了唐省長的報告,求真務實,實事求是,民生淳樸,也是我們民心所向,也是老百姓看到的一個好報告,我感到相當的振奮。

過去的古浪縣黃花灘荒草零稀,黃沙遍地,如今的黃花灘,四通八達的公路、白牆彩瓦的新村、並排而立的溫棚,從大山深處搬遷下來的群眾,在這片希望的熱土上建溫室、修暖棚,一步步實現著易地搬遷脫貧致富的夢想。

省人大代表 胡中山

過去我們種的茄子、辣子、西紅柿,現在已經逐步達到了14到15個品種,我們以引進外地人才為目標,把外地的人才引進來,讓他們把我們老百姓的棚轉讓過去,以分紅的形式,就是他給老百姓分3000塊錢的紅利,老百姓再在他的棚里打工,通過打工學到技術,自己再種植,從我們傳統的產品到了現在的高附加值的產品,過去我們是推著做、動員做,現在我們的老百姓是搶著做、自願做,現在的老百姓真正思想轉化了,自己做自己的產業,自己當自己的工人,自己發家致富。

2019年古浪縣黃花灘按照搬得下、能致富、可發展的思路,統籌安排移民區產業發展,讓老百姓真正嘗到產業發展帶來的實惠。

省人大代表 胡中山

截止到現在,高的日光溫室老百姓的收入達到兩萬元,低的現在已經達到6到8千元,為了更進一步的讓老百姓,多渠道發展產業,又在二號B區,136戶又建了480座養殖暖棚,現在已經投畜達到了兩千四五,讓老百姓真正嘗到產業發展的甜頭,老百姓的錢掙上了,有了笑容了,他的笑容就是對我們工作的認可,也是他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政府工作報告在統籌銜接鄉村振興中提到「優化現代絲路寒旱農業一帶五區產業布局,著力在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上狠下功夫」這句話讓胡中山對後續產業的發展信心更滿了,幹勁更足了。

省人大代表 胡中山

今天唐省長在報告中,提到了全面落實鄉村振興的規劃,優化現代的絲路寒旱農業,著力在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上狠下功夫,大力發展我們高附加值的節水農業、寒旱農業、旱作農業、設施農牧業和戈壁農業,實際就是為了更進一步的,多渠道增加農民的收入,發展產業的鏈條,我們一定要按報告的精神,更進一步的抓好做好我們設施農牧業,增加我們的移民群眾的收入,讓老百姓錢袋子鼓起來,日子越過越好。

記者 楊曉東 張興玉

​來源:武威市廣播電視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7MSmW8BxtCz63RLi-u4.html